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写作提升版 如何提升写作水平
 

写作提升版 如何提升写作水平

发布时间:2019-06-18 03:50:19 影响了:

  病文评析一  志当存高远  有没有一出戏,活色生香却激流暗涌?有没有一支笔,起伏跌宕后又静若处子?有没有一个人,在曲终人散后却永不寂寞地走向永恒?(如此起笔,虽则用排比句式,但难免有玩弄辞藻之嫌。综观全文,此段和文章主旨相距甚远。)
  我常常这样傻傻地追问。
  清点岁月枯荣,潺潺的流水渗入记忆深处的缺口,色泽如昔青翠。回望过往的那段峥嵘岁月,究竟涌现出了多少数不清的仁人志士?(入题太慢,三段过去了才提及“仁人志士”,且与标题“志当存高远”联系不够,此处应明确提出观点。)
  他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永恒。他带给我们的又岂止是一幅幅展现旧中国封建落后面貌的现实画卷?他给我们一个关于人生问题的答复:志当存高远。(可直接点出“他”是鲁迅,没必要设置悬念。)
  几度逃避,几度疏远,他终究还是回归祖国了。百草园是他儿时的乐土,是他精神的源泉,那片无忧的土地曾是他不可动摇的坚定。然而,美好的时光毕竟是短暂的。没多久,随着家道中落,他跟着自己的家人搬到了绍兴的一个镇上。从那时起,他便开始了另一种生活。他尝尽了人间疾苦、世态炎凉,更重要的是他看清了国民的愚昧麻木,看清了现实的残酷。于是,他弃医从文,走上了救赎国民的新的征途。(结合鲁迅生平固然可行,但应抓住核心问题来写,强调“志”之高远。可抓住鲁迅“弃医从文”这一志向改变的事实大做文章,指出其“从文”之志比“学医”之志更高远。)
  然而,逝者如斯,生命何其短暂啊!他用如椽的巨笔写出了一篇篇犀利的文章,唤醒了多少无知的民众。他短暂的生命留给了世人一道至高无上的光芒。
  既然有这样的永恒的先驱,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有什么理由不珍惜青春?(三个追问本可顺理成章地联系现实,但由于论据不充分,缺乏与“志当存高远”的逻辑关联,导致思维跳跃性太大,让人有些莫名其妙。)
  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总有太多的失望与痛苦在前方招手,以至于我们只看到远方的地平线,却看不见终点的曙光。那么,可以说,青春是无奈的。可无奈的青春才有冲劲,才会给年轻的生命以动力和勇气。(此段可删去,才可与下文紧密联系。)
  珍惜青春,当然离不开立志。他的志向从来就是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不仅充实了自己,也在精神上救赎了别人,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志存高远。(此处可联系学过的鲁迅的作品进行分析,才会更具说服力)或许我们和他不同,我们生活在一个崭新的时代,但道理是相通的。
  立志过后,就是坚持,这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命中的险恶没有什么恐怖,生命中的高墙与埋没无关。关键是,我们在无人注目的暗夜里,要努力为实现心中的理想而默默奋斗,以此答谢青春的赐予。
  升格建议
  本文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文体意识不强,二是线索意识不够。
  一、要增强文体意识。这是一篇典型的“故事(事例或人物)+感悟”类的文章,不是典型的记叙文或散文。针对本文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提升:捕捉细节,强化细节的力度,本文可以对鲁迅弃医从文的事例作些细节上的打磨;若能对鲁迅的塑造更立体化,或者加入其他人物的事例能更好地表达“志当存高远”的主旨。
  二、要增强线索意识。本文试图以第一人称作为叙事线索,然而又插入感情作为叙事线索。本文确立线索时应优先考虑三个问题:一是要恰到好处地起到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二是线索的选择要耐人寻味;三是线索确立后要贯串到底,
  应尽力克服有头无尾的毛病。
  病文评析二
  残躯里的傲骨
  静谧的夜,寂寥如水,空气里透着一股湿气,一个人坐在阳台上,手中捧着《报任安书》,耳畔充盈的只有远处花园里樱花盛开的声音。突然,一阵风夹杂着泥土的芬芳,带走了我的思绪……
  恍惚间,衣袂纷飞,大殿之上,一位白衣书生直立其中,笔挺的身躯如松,坚定的眼神如铁,透露的竟是那般的不屈不甘。他坚守心中的正直,不愿被世俗污染,心中的那一片净土,他渴望永远守住。但命运弄人,抑或者说,他的命运注定是悲剧的。他没有遇上一位明主,他的坚持,得来的只是一道执行宫刑的残酷圣旨。于是乎,长叹一声,傲立如松的司马迁在无情的命运下也生出退缩之意了。(“命运弄人”的说法不能很好地凸显司马迁的傲骨和人格,应把其获罪原委简述一二。)
  我们总说面对苦难应当乐观,应当坚强。但当真正的苦难铺天盖地而来,碾碎了你的自尊,碾碎了你的骄傲,碾碎了你最后一丝希望时,又有几个人仍能自信地屹立于天地间,高喊“我还乐观”?又有几个人能够挺立傲骨,迈开步伐,继续奋然前行?(可与同时代或稍后的文人在逆境中的选择作对比,如李白、苏轼等,以彰显司马迁的选择是独一无二的。)
  但梅花终究是不甘为严寒所打败的,司马迁的傲气终是在苦难面前爆
  发出来,他不甘成为命运的奴隶(“命运”当为“残酷现实”),因此,他选择了“从俗浮沉,与世俯仰”,苟活于世,为的只是在身躯受残的情况下,保护残躯下的那一身傲骨,著述立说,名传后世。(可以承接上段,表明这种执著不能用“身残志坚”来简单概括,而是自尊与自立的驱使;身体已然残疾,但精神的巨大价值才会载入史册。)
  当我们感慨于《史记》获得“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如此高的评价时,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去体会司马迁那残躯里的傲骨,那不屈的灵魂。突然间,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我们不能阻挡命运的脚步,我们也不能阻止命运摧残我们的躯体。是啊,我们是弱小的,但我们无疑也是强大的。越是命运折磨,精神的力量将越强大。面对磨难,挺起胸膛,命运使躯体残缺,但残躯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因为那残躯下的傲骨会支撑我们走得更远。(至此,“傲骨”是什么应该呼之欲出了,应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指出“傲骨”的精神实质和价值所在。)
  忽然,远处飘来一阵琴声,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合上书本,站起身望着阳台外那一望无际的黑暗,北方,启明星不知何时已升起,正发出璀璨的光辉。
  夜,就要过去了。(结尾虽然含蓄蕴藉,但过于隐晦。夜过去了,“光明”是什么,可以联系实际指出当代人在面临困境时应如何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而不被击垮,以升华主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