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浅谈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策略_恢复策略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灾难
 

浅谈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策略_恢复策略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灾难

发布时间:2019-07-10 03:46:48 影响了:

  摘要:突发性灾难事件由于其突然性、破坏性、负面性、多变性,涉及范围之广,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在突发性灾难面前,我国新闻媒体承担着社会道义与职业责任,文章简要探讨媒体在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前提下,正确引导舆论,全方位、全天候、多角度的报道突发性灾难事件的策略。
  关键词: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问题;策略
  突发性灾难事件就是给人类和整个社会带来重大灾难的事件,包括自然灾难和社会人为因素所致的灾难事件。由于其突然性、破坏性、负面性、多变性、反常性、震撼性、影响广泛而巨大等原因,成为各大新闻媒体报道的对象。
  一、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的特点
  (一)真实性
  真实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都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真实是新闻的力量,是受众对新闻的共同要求。在突发性灾难发生后,我国各大新闻媒体、记者迅速深入灾难现场,用手中的笔、话筒和镜头记录所感,将现场第一时间反馈给大众,真实的信息指引着救援工作者在灾难现场,挽救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让人们见证了生命的奇迹。
  (二)及时性
  对灾难的及时报道是减轻和克服灾难的基础。灾难发生后,各大媒体第一时间、迅速投入灾难事件中,利用电话连线、记者现场目击和采访对象、专家解读等多种报道手段进行报道。信息的不断更新、层层递进,让人们第一时间掌握并了解灾区的最新情况,并为救援工作者提供了重大参考。这些迅速、及时的报道将13亿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灾难现场,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三)完整性
  对灾难的报道,新闻媒体不仅用声音、画面记录了灾难发生的全过程,而且对灾难成因的探究也做了连续报道。报道的完整性满足了人们一片空白后对信息的巨大需求和思想混乱时的心理需求,及对灾难成因的了解。
  (四)人文性
  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人的价值和尊严上。新闻作品应该是以人为本,即把对人的关怀放在第一位。灾难报道中,新闻媒体不仅引导公众关注事件本身,更关注着灾难中人的命运,通过关注报道“灾难中的普通人”,真实而真诚的反映受灾民众的损失情况,心理创伤、灾后生活状态、情绪心态等方面的情况。“人性化的视角”彰显了新闻媒体的服务功能。
  (五)透明性
  公开透明是灾难报道在新闻理念上的要求。公开报道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公民知情权得以普遍实行的通道和基本保障。对于灾难引发的后果,公开灾难信息不隐瞒,对外开放不受阻,制度保障公开透明,安抚了受灾群众的情绪,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党和政府全力以赴救灾的坚定绝心,更让灾难中的人民看到了整个社会的亲切关怀。
  从《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到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些都为公众的知情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也为报道的公开透明提供了有力的制度环境。媒体通过报道,让信息与公众直接见面,消除了谣言和公众的恐慌,有力地证明了报道公开透明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媒体的公信力。
  二、我国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的误区
  普利策曾说,社会是航行在大海上的一艘大船,记者就是那站在船头的瞭望者,他要为社会负责,为社会守望,发现大船在行进过程中的暗礁险滩,及其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毛病,及时向船长报告,确保大船的安全 ,保护每一个船员的生命与财产。在突发性灾难事件面前,新闻媒体更是充当着瞭望者的角色,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新闻媒体在面对突发性灾难事件时,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老套的坚守“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的报道原则
  在很多新闻报道中,记者没有把报道的重点放在灾难上,而放在了当地官员、党员的奋力救灾上,救灾尚在进行,就急于塑造各种典型、模范,这是众多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通病。在天灾人祸面前,受众更关心的是灾情。
  (二)过多的看重时宜性,忽略时效性
  新闻是保质期最短的产品,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它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但是,仍然有很多媒体包括某些中央媒体在一些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中以“报道时机”为由,隐忍不发、保持静默,甚至帮助政府说谎,一些别有用心者借机造谣,弄的人心惶惶,危害社会稳定,影响群众生产生活,酿成了非常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令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千岛湖时间、“非典”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新闻报道多是主流新闻,灾后社会伦理新闻较少
  在以往的灾难新闻报道中,报道最多的是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抢险救灾类的新闻,这些需要报道,但不宜过多,新闻媒体还应看到救灾后的新闻。
  灾区的人们可能会因为灾难而一无所有、家庭破碎、持久的心理伤害,可能会由此出现很多孤儿,孤老,孤残,他们如何生活,如何安置也应是媒体报道的重点。
  三、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的策略
  突发性灾难事件由于其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往往难以把握,因此报道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互动融合、内外并重、阶段意识则是搞好突发性灾难报道的重要方法。
  (一)互动融合
  近年来,由于突发性灾难事件频频发生,进一步推动着新闻媒体的改革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手机、微博等传播互动的日益成熟和更新,传播媒介之间的互动融合不断加强,受众与媒体积极参与互动,使互动融合的概念深入人心。
  灾难报道中的互动一是指媒体本身与受众的传播互动,二是指各个媒体之间的传播互动。
  如央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等媒体对7·23甬温线特大事故的报道中,设计和受众的互动环节,并通过微博,发布灾民的遇难或生还信息,为灾民祈福及对小伊伊等伤者的恢复情况及时更新在微博上。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微博等互动基础上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也积极参与,全方位、立体的报道了受灾地区的最新消息。在这场特大灾难事故中,微博这个强大的沟通平台,记录着历史,点亮了生命之光,诠释着爱的温暖,向全社会展现了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动车事故伊始到调查问责,微博已是信息传递最快、民意渗透性和动员性最强的新媒体。在千万微博网友的围观力量下,微博充当着事件公开的助推器、社会监督者和救援平台,推动着事故调查问责逐步透明化,最终将真相展现在公众面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