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小学语文教学_浅议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_浅议小学语文教学

发布时间:2019-07-12 04:01:46 影响了: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是教学的重点,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很重要的措施是因材施教,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因材施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作业、课内外指导、测评等方面体现层次性,才能不断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7-0029-02
  在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并表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因此,教学应该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布卢姆认为,要使每个学生对所学学科都能达到掌握水平,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那种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标准课堂教学情景和假设。这正如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因材施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要打破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中“一刀切”、“一锅煮”的局面,要切实体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在一个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
  所谓“分类指导”就是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爱好、品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类,实施层次性的指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呢?
  一、教学内容体现层次性
  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建立在人的个体差异之上的。可以让有差异的学生,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学习内容,这是在实际教学完全可以实现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针对学生层次,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按其重要性及其难易程度划分为若干层次,即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的“基本层次”,多数学生经努力后可以达到的“中等层次”,少数智商高的学生可以达到的“较高层次”。对差生适当降低教学起点,要求学会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掌握基本方法,会做基础题,发展基本能力;对中等生要求在熟悉、熟练上下工夫,发展综合能力,逐步转变为优等生;对优等生要求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启迪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特长。
  二、教学目标体现层次性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个体的差异,制订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并做到在保底的前提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的水平。在具体实施上,做到给学生以自由度。也就是由学生自行决定自己的目标,不强制学生按教师的预定目标进行学习,并且学生可要求老师按不同目标要求给予检测,给学生创造追求最高目标的权利,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制订教学目标要从课程标准、教材出发,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去考虑达标目标和发展目标(即提高目标)。这样制订出来的目标才恰当、全面、具体,体现层次性。
  三、教学方法分类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层、适时、有效地进行分类指导。对优生,以“放”为主,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放”中有“扶”,“扶”在引导深化理解和深入探究上。对中等生,实施半“扶”半“放”的策略,在适当点拨之后,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或先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探究,在遇到困难时适时予以指导。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每个学生创新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又注意做到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策略,上课时,尽量做到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掌握知识。对学困生,以“扶”为主,“扶”在引导深化理解知识和指导学习方法上。
  四、课堂教学体现层次性
  在课堂教学中,依据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接受能力,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使他们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分为:分层设疑——看书自学——尝试练习——教师分类指导——归纳小结——分层作业。上课时,分层提出思考问题、启发思维,引导大家看书学习,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层钻研、尝试练习。
  如问题的设计已经分层,在提问时就要注意分层实施,让各个层面的学生在课堂上受到触及,都动起来,做学习的主人。如设计的A题就是提问中下层面的学生,B题提问中等生,C题提问中上生。这样做,可以解决学困生吃得消,优生吃得饱的问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得更有信心。
  与此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分类指导,宏观指导是针对全体学生或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或面向学生逐个进行启发指导;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对本节课进行归纳小结,强化学习重点,强化学生训练,进行分层练习。
  五、学生作业体现层次性
  课堂作业是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练习,一般布置基础题,全体学生必须当堂做。对差生应该强化练习,优生感到“吃不饱”时,适当补充一些综合运用题。课外作业亦分类要求,学困生做基本练习题,中等生多做几道自选题,优生还可多做有难度的题,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得法、得体和得力的练习能唤起并强化已学知识,诱发追求新知识的欲望,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评价作业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中下生应以鼓励为主,可稍降低评价标准,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
  六、课内课外分类指导
  这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生品质的指导,都要因人因层次而异。辅导时,对学困生力争面批面改,对优生加强检查督促和提示。
  如成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兴趣小组,结成“一帮一”对子。有一个同学很聪明,但懒惰,数学成绩不错,语文成绩不好,为帮助他迅速提高语文成绩,而独把他调出来,与我搭对,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要他完成一定量的作业,讲清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使其对语文学习产生了一定兴趣。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语文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
  合理安排座位,同学之间相互帮带。在安排学生座位时,应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把好动的与比较安静的、内向与外向、好讲话的与话不多的学生协调搭配。让自觉性强的、成绩较好的同学、提醒、帮助身边的同学,改掉其不良的学习习惯,共同进步提高。
  七、测评体现层次性
  布鲁纳认为:“教育目标既要追求优异成绩,也要培养参差不齐的才能,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为此,要探求的是计划一套向优秀学生挑战的材料,而又不破坏那些不很幸运的学生的信心和学习意志”。鉴于这个指导思想和达标反馈的原则,采用“多途径的反馈,及时补救”的教学策略,设计不同层次的达标测评题目,做到既分层又不固定,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促进教学的互动,这有利于建立民主的、平等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形成互帮互学、携手共进的团体精神。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的时候,做到既看到进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长善救失,扬长避短,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正确的评价,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总之,无论是分层教学,还是分类指导,都是很有必要的,它确实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但它需要老师全面地、科学地了解学生、组织学生、引导学生。分层教学、分层指导使我所教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及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这是努力探索课改的一份收获!
  责任编辑 王开贵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