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后浇带在图纸上怎么看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分析
 

后浇带在图纸上怎么看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9-07-20 03:58:24 影响了:

  摘 要: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设置间距、宽度以及后浇带段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都有一定的要求。后浇带可以降低施工期间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对结构的影响,但不能降低使用期间季节温差以及日照温差对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 后浇带 混凝土收缩当量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051-01
  1 后浇带的作用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经常利用“先放后抗”的原理在结构施工阶段设置后浇带,即在施工时把整个结构分为几段,同时与施工缝结合起来,以达到降低混凝土收缩应力的目的;在施工后期,把结构各段浇筑形成整体,再继续承受结构使用阶段的温差和收缩。两个阶段的温差和收缩应力叠加小于混凝土的设计抗拉强度,避免结构产生裂缝,这就是通过设置后浇带降低结构温度应力和控制裂缝,以达到不设伸缩缝的原理,因为设置伸缩缝对建筑防水、消防和美观都不利。因此,后浇带可以定义为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在施工阶段保留的临时性温度、收缩、沉降的变形缝。按照一般工程的施工要求,后浇带在施工时需保留一段时间,然后再用混凝土进行填筑,成为一个连续的无缝结构。由于后浇带只在施工期间存在,所以后浇带可看成一种特殊的伸缩缝,但是又因为设置后浇带的目的是为了取消或者减少结构中的永久性伸缩缝,所以它又是一种设计中的伸缩缝,可认为是一种临时性的施工措施。后浇带首先要起到降低温度应力的作用,其次还要将后浇带与施工缝结合,尽量降低施工难度。
  目前,后浇带在大型或者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人民大会堂主体结构设计、国典大厦设计和大容量机组火电发电厂等。通过对以往工程实践进行经验总结,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后浇带应尽量布置在结构内力较小的部位,对于地下室应设置在结构形式变化的交界处;对于超长钢筋混凝土楼面的设计应综合考虑降低温差和收缩应力的要求。后浇带的设置距离见表1所示。
  (2)后浇带的留设宽度应考虑施工简便、便于操作,同时还应避免应力集中。对于施工操作而言,一般700mm~I000mm的距离比较合适。一般工程建设中,后浇带宽度的选取与墙板的厚度密切相关,所以可以按不同的墙板厚度来选取缝宽,见表2所示。
  (3)浇筑后浇带段混凝土最有利的时间是在结构的伸缩充分释放之后,这样对充分发挥后浇带的作用很有利。由于混凝土早期的收缩量大,相对于1年的收缩量,半月可完成收缩量的30%~40%;1个月可完成收缩量的45%~55%;两个月可完成收缩量的65%~75%;半年可完成收缩量的80%~90%。所以,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时间一般不应少于60天。
  2 设置后浇带的优缺点
  2.1 后浇带的优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阶段设置后浇带,对释放施工期的温度应力能起到有效作用,同时,也能降低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对结构的影响。除此之外,设置后浇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还具有以下两个优点。
  (1)由于后浇带只是施工阶段预留的临时变形缝,在施工后期又被浇筑成整体,因此不会影响建筑物立面的美观。
  (2)在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结构的整体性并没有被削弱,在地震来临时,不会增加结构的破坏程度。
  2.2 后浇带的缺点
  当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设置后浇带的方法来控制温度应力时,对于结构的施工和使用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因素,具体反映在一下两点。
  (1)由于后浇带段的混凝土浇注通常需要在两个月后进行,这势必将会延长整个结构的施工周期。
  (2)当后浇带封闭后,结构成为了一个整体,因此不能够减小季节性温差及日照温差对整个结构的温度应力的影响。
  3 结语
  本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作用进行了简要概述,简单介绍了后浇带的设置间距、设置宽度以及后浇带段混凝土浇筑的时间,另外,还对比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的优缺点。总的来讲,设置后浇带是目前大型结构及超长结构常采用的施工方式,后浇带可看作是施工期时临时预设的伸缩缝,因此后浇带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期间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对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影响,而在结构使用期间,后浇带段混凝土己经浇筑完毕,所以不能降低使用期间季节温差以及日照温差对结构的影响,但是由于结构仍然是一个整体,所以结构的整体性比较好,有利于结构的抗震。
  参考文献
  [1] 贾旭伟.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08,34(1):41~142.
  [2] 王铁梦.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 樊江,陶燕.框架结构的温度应力、变形计算及构造措施[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2,25(l):4~9.
  [4] 高宇峰.谈降低混凝土收缩与温度裂缝的措施[J].山西建筑,2002,28(11):10~11.
  [5] 王国林,梦少平.超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后浇带设计新方法[J].建筑技术,2008,39(12):947~95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