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中国英语学习者母语负迁移及其应对策略]
 

[中国英语学习者母语负迁移及其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19-01-13 15:59:31 影响了:

  摘 要: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常见的母语负迁移形式,并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中国学习者 母语 负迁移
  
  引言
  
  当人们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一般都会受到母语的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已有的汉语及汉语文化知识必然会影响对英语的习得和运用,这种影响和作用叫作迁移(transfer)。当汉语与英语之间的相似或趋同部分对英语学习有着促进作用,叫作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汉语与英语之间的不同或趋异部分对英语学习起着阻碍作用,叫作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本文着重分析汉语对英语的负迁移。汉语属汉藏语系,而英语属印欧语系,二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我们必须认识到汉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作用,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负迁移分析
  
  汉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作用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等方面。英语教师必须认识到这几方面中英汉之间的差异,以改进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1. 语音的负迁移
  在语音层次,在汉语里,有一个辅音必须接一个元音的规律,而在英语里并无这种规律,所以,在学习英语语音时,对那些两个辅音连接在一起的词很难准确地发音。此外,一些英语的音在汉语里没有,只有相似的发音。汉语属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通过一、二、三、四声声调来区分词义,如“张(zhāng)和涨(zhǎng)”等不同词义的词就是靠声调来区分的。然而,英语属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英语句子通过不同的语调来表达说话人不同的目的、态度和感情。这些差异形成了中国学习者在发音方面的阻碍。
  2. 词汇的负迁移
  词汇就像修建一座房子的砖瓦,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同样会受到汉语的负迁移。
  (1)动词词性
  我们都知道,英语动词有及物与不及物之分。简单来说,及物就是指动词后直接跟宾语,而不及物就是指动词后不能直接跟宾语,须接介词才能跟宾语。而汉语里没有这样的区分,这就导致中国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英语动词时像汉语动那样一律直接跟宾语。例如:他在等我。/He is waiting me.这种错误源自汉语动词与英语动词之间的及物与不及物的区别。
  (2)连词并用
  在英语词汇学习中一个很显著的汉语负迁移体现在连词的使用上。在汉语里,有“虽然……但是……”、“因为……所以……”这种句型,而在英语里,只能用一个连词。但是,很多学习者会将汉语习惯错误地延用到英语里,例如:
  Although I failed to pass the examination but I didn’t lose heart.(虽然我考试失败了,但我不灰心。)
  Because I didn’t catch the bus,so I was late for work yesterday.(因为昨天我没赶上公共汽车,所以上班迟到了。)
  (3)名词的数
  英语名词中的可数名词有单复数之分,单数用原形,复数则须将名词变化成-s形式。而汉语里没有这样的变化,有时只在表示一个以上的人时在名词后加上一个“们”字,如:人们,学生们,孩子们等等。
  (4)内涵意义的差异
  英汉文化的差异会导致学习者对英汉词汇内涵意义把握不到位。如:trade union一词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是一种为工人的权益而不断与政府、工厂抗争的组织,而与其对应的汉语词“工会”仅仅指在党领导下的一种工人群众组织。Landlord指的是出租房屋的人,而“地主”是一个贬义词,常与剥削、残暴等概念联系起来。“drangon”在英语文化中是凶残、邪恶的象征,而在汉语文化中“龙”象征着美好、吉祥、强大。
  3. 语法的负迁移
  (1)时态
  在英语中,用不同的时态来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不同时间,有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等十六种时态,而汉语里却没有时态之分。汉语里通常是用“……了”、“……过”、“曾经”、“已经”、“将要”、“正在”等来表达不同的时间概念。汉语里的动词也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例如:
  He wants(I want) to be a doctor.�他(我)想成为一名医生。
  (2)定语从句的迁移
  在汉语里,当以一个句子作为定语修饰人或物时,通常在该句句末加上一个助词“的”,而在英语中,必须要有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如who、whom、that、which、where、when等等。试比较以下几句子:
  ①那个抱着小孩的妇女是他的母亲。�The woman who is holding a child is his mother.
  ②这是我两年前曾住过的房子。�This is the house where I once lived two years ago.
  对中国学习者来说,英语中的定语从句总是一个难题,尤其对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的使用甚感困难。
  (3)If假设条件句的负迁移
  在汉语里,表达假设某种条件时,无论这种条件是否真实,均用“如果……”、“假如”、“要是”或“倘若”等表示假设的连词。而在英语里有两种表达假设的条件句式,一种是真实性条件从句,表示有可能实现的事情,另一种是非真实性条件句,所表达的条件与事实相反或者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它和真实条件句同样以if引导,但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变化而变化。它因在时间上分为与现在、过去、将来事实相反而产生不同的表达句式,这对于很多中国学习者来说都是一个难题。
  4. 语用负迁移
  英汉语在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以汉语为母语者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按照汉语文化规约、套用汉语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而说出不符合英语本族人的语言习惯的话语,这就是语用负迁移。比如:中国人见面相互打招呼会说“你吃了吗?”或“你到哪里去?”这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很亲切、友好的问候方式,而如果用“Have you eaten?”或“Where are you going?”与外国朋友打招呼,前者会被对方误认为是一种邀请,而后者会被误认为你想打探他的隐私,引起对方不悦。当应答“谢谢”时,中国人常说“不客气”、“没关系”、“不要紧”等,因此,很多中国学习者错误地以“It doesn’t matter”或“Never mind”作为对“Thank you”的应答,实际上前者表示某件事情不重要、不要紧之意,后者是在接受别人道歉时常用的话语,在英语中作为对别人感谢的回答,一般以“You are welcome”、 “Don’t mention it ”或“Not at all”此外,中国人因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通常会对别人的称赞持以谦逊的态度,甚至是贬低自己来抬高别人。如:
  ①A:你的字儿写得太好了!?摇?摇?摇?摇?摇②A:你的裙子真漂亮!
  B:哪里哪里,不如你。?摇?摇?摇 B:我不觉得呢。
  但西方人个性张扬,崇尚自我价值的体现,对别人的称赞一般说“Thank you”,表达一种接受的态度。
  
  二、对负迁移的应对策略
  
  (1)培养学习者对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提高学习者对英语的兴趣。在这一阶段,教师应使用一些轻松活泼的教学活动,如将一些经典的英文歌或英文故事作为教学内容来讲解,还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展示附有英语介绍的一些英美国家的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图片,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从而激发和提高学习者对英语的兴趣。
  (2)对语音、词汇、语法负迁移的应对策略
  ①耐心是关键。
  正确地掌握发音是一个既漫长又枯燥的过程,英语教师首先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尤其是对那些难发的音,不能操之过急,即使学习者重复地犯错也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因为语音学习是学习一门语言开端,如果一开始就没了积极性,那么以后的学习就不堪设想了。
  ②在注重英汉语语音体系之间的差异上反复练习,对比分析,寻找规律。
  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英汉语音体系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对比分析,让学生多听原声语音磁带,跟着练习,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让学生将自己的发音录下来与原声磁带相对比,教师在对比中给予纠正,让其在不断的练习中掌握正确的发音。
  在教词汇时,教师除了讲解词汇的基本意义,更重要的是找出英汉语汇的差异,尤其在词汇的搭配方面应多下功夫,使学习者能灵活地运用英语词汇。在语法方面,教师应对英汉语语法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探索出规律,使学习者习得和运用语法知识。
  (3)对语用负迁移的应对策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民族均通过语言表现它们独特的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能照搬汉语文化规约和表达习惯,否则就会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从而导致交际失败。
  ①培养学生的元语用能力(metapragmatic competence)。
  元语用能力(metapragmatic competence)指“一种有意识地分析语言使用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需有意识地根据某些语用参数如风俗习惯,社交礼仪等文化差异和语言特征去分析语言使用的恰当性,得体性”。(冉永平:2006)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教师除了强调一些基本套语如称赞、道谢等外,还应对英汉两种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文化的差异,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嵌入一些关于英语文化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元语用能力(metapragmatic competence)。
  ②增加口语训练,丰富课堂活动。
  由于中国学习者是在一种非自然的环境中学习英语,课堂成了学习者获取英语知识的主要来源,所以,教师应尽量丰富课堂活动,让学生多听多看多读英语节目、英语电影和英语文章,使其深入地了解英语文化,提高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度,逐步培养英语思维习惯。除了汉语及汉语文化的干扰外,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低而不得不借助汉语的表达方式也是导致语用负迁移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多组织一些背诵、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习者尽可能地多说,提高学习者的表达能力,从而克服因表达能力低下而借助汉语的表达方式导致的语用负迁移。
  
  结束语
  
  克服母语干扰,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需要英语教师将语言知识对比和语言文化对比结合起来,细心研究,探寻规律,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和教学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文化意识和英语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Ellis,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2]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王福祥.对比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4]高东晓.大学英语教学中避免汉语负迁移的对策分析[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4).
  [5]宁莉.英语学习应重视母语的负迁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5).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