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东”、“西”的汉英文化对比补议] 汉英文化对比
 

[“东”、“西”的汉英文化对比补议] 汉英文化对比

发布时间:2019-01-13 16:04:43 影响了:

  摘 要:本文仅对“东、西”二字在中英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作一点补充。汉语中“东、西”的传统空间定位上完全迥异于英文;包括其所代表的价值取向。另外,汉语“东、西”的派生词也远较英文的丰富。
  关键词:“东、西” 文化差异 空间与取向 派生词
  
  1. 序言
  
  英国学者I.A.Richards(1916)把语言分为两类,科学的和情感的,前者能够表达客观的信息,而后者却能反映言者的主观感受。由此,语言的情感特征很明显,这种情感还受到不同地域的文化所影响,差别很大。其中,由于英汉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文化背景、民族思维和语言表达习惯存在着差异,两个民族在方位概念及其相关事物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上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东、西、南、北”是汉英语中一组基本的方位词,文章以此为切入点,意在揭示方位词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空间关系的基本认识,还同时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地理位置等文化内涵。
  王希杰(2002)认为民族文化对方位词的制约是通过参考体、视点和论域来实现的。而才雅南(2004)则就文化输入的角度对方位词进行了对比研究。此外,吴新华、赵雄(2001)二位从上、下、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所表达的尊与卑,比较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异同。当然还有张德鑫(2002)、道尔吉(2001)等人,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方位词的汉英对比。
  本文就仅以“东”、“西”二字为例,对以上讨论中英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作一点补充。
  2 “东”、“西”文化对比
  
  2.1 空间与取向对比
  
  霍尔在《无声的语言》(1933)中说美国人毫无正式空间模式(Formal Space Pattern),换言之,在美国,除了为满足技术和实用的要求,并没有某个方向优于另一个方向的说法。而英国人虽注重利用空间来区分地位的差别,但只是强调上下左右之分,并无“东、西”之说。
  比如在西方,办公室所在的楼层高度与办公室人员的权力和地位成正比。或者在古代西方社会,最尊贵的客人的座位在主人的左边,这因为人们习惯于右手握刀,刺杀坐在左边的人较为方便。出于保护主人的目的,宾客往往被安排坐于主人的左手位置。但如今,人们已不再着眼于此,而是更注重心理保护,将客人置于主人右侧。
  汉语在左右取向时,往往源于“东、西”之分。《史记》中提到“日归于西,起明于东”(《辞海》,1999),于是东方就代表太阳、生机。“东君”,即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也就是日神。无独有偶,英文中“orient”(东方)来自拉丁文“oriens”,意思是“地平线上太阳升起的地方”,亦即东方。
  再者,“东皇”是司春之神,所以“东”又象征春天。“东风”往往是春风的代名词。朱熹的《春日》中后两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巧妙地以“东风面”借代春天。但是在英文中,“east wind”意指冰冷刺骨的寒风,同汉语的西、北风。例:“biting east wind” (Samuel Butler);“a piercing east wind”;而Charles Dickens也曾写道“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standing blue 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正相反,西风在英国人看来是如此的可爱,温暖,是和煦的春风。英国浪漫派大诗人雪莱写了著名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John Milton 有“west wind with musky wing”(带有芳香翅膀的西风)的描写;桂冠诗人John Mansfield 写的《西风歌》(The West Wind)里这样写道:“It’s a warm wind,the west wind,full of cries // And April (come) in the west wind”。
  在中国“东风”还有其他喻意。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All is ready except for the east wind // All is ready except for the final decisive thing // The whole scene is set,only the east wind we lack!此“东风”代表有利条件。
  因此汉语在空间取向上,“东”总是“尊崇、美好”的一方。“东宫”是古代太子住所,也是太子的代称。民间长幼择屋时,也遵循“兄东弟西”。“东”还可释义为“主人”,源于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辞海》,1999)。如“东家”英文可译为“employer”,或者“landlord”,“东道”的英文却是“host”。“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红楼梦》),这里的“东风压倒了西风”可译为:“The East wind prevails over the West wind”。而“东风”和“西风”是比喻正反两种力量。
  另一个方位词“西”往往被认为是黑暗和死亡的象征(王希杰,2002),因而也蕴含贬义。比如人的死亡,汉语委婉语有“驾鹤西游”、“一命归西”等等。再比如,正因为“东”优于“西”,“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称谓录》卷八)
  因为中西方的地理位置关系,汉语在处理近代外来词时,很多名称前多冠以“西”或“西洋”等字。如“西药”、“西医”、“西语”、“西乐”以及“西服”;又若“西洋画”、“西洋景”和“西洋参”等等说法。在英文中也有类似的现象,所区别的是英文往往用“Oriental”作为“东方”的特指。例:“Oriental”意为东方佬,用于对亚洲人的蔑称。
  2.2 “东西”派生词对比
  “东西”在汉语中常作为一个词使用。在其基本的方位功能外,还往往表示物品、人和动物。这样的用法背后,关于来源众说纷纭,较为流行的有两种。一者认为,唐朝时长安城里不允许小商贩们随意沿街“摆摊”叫卖,而是在郭城(百姓的居所)建立了两个特别大的市场,分别称作“东市”和“西市”,所有商铺都集中在这里。长安城的老百姓买东西,就只能到东市或西市,久而久之,“买东西”的俗语就流传下来了。另一者说,按照中国传统的五行观念,东西南北中的方向和金木水火土是一一对应的:东代表金,西代表木,南代表水,北代表火,中代表土。古人认为,人们生活使用的所有物品,差不多都是由金和木两种物质做成的,因此,便很自然地把“东西”二字当成了物质、物体的代名词。(杨培华,2004,《万事由来》)本人认为更可信的是二者合一的道理。即确是和古时候城市的规划规则有关。但为何市场只在东面和西面?据五行阴阳说(邹衍)所论,北属水,水能走金,于财不利;南属火,中国古代建筑多为木质结构,最是怕火,所以也不敢在南面建,看来古人对于方位和各自的属性还是很在意甚至是恭奉的,不敢违背。
  英文中相应的派生词汇很少。“East”、“West”合用时更要借助连词“and”或者“or”。如:“East or west,home is the best”。值得一提的是这里“east or west”涵盖了各个方向,而汉语需要“东南西北”或“四方”才能表达。
  
  3. 总结
  
  基本上我们可以认为上文是对“语言是复杂的,既与思维有关又与文化有关”这一论断的一个有力证明,应该反对外语的教学只重形式、忽略意义。
  
  参考文献:
  [1]才雅南.英文方位词的文化输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2]何瑶.汉英方位词的文化蕴涵[J].江西社会科学,2003,(04).
  [3]张德鑫.方位词的文化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1996,(03).
  [4]吴新华,赵雄.英汉方位词所表达的尊与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0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