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理性特质的教育家型_教育家型校长精神特质研究
 

理性特质的教育家型_教育家型校长精神特质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13 16:38:52 影响了:

  摘要:教育家型校长的提出,是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是尊重教育规律的实质所在,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现实选择,是提高学校内涵和质量的根本保证。本文在对世界近当代中小学校长特征的回顾与理性反思的基础上,分析了教育家型校长的内涵及其重要价值,重点探讨了教育家型校长的精神特质,并分析了我国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策略途径,进而有利于推进中小学校的持续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校 教育家型校长 精神特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个校长的教育思想、理论水平、业务素质、管理能力决定着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办学实力和持续发展的前景。自我国中小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以来,特别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小学校长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校长队伍越来越壮大,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着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基于此,依据当前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探讨中小学教育家型校长精神特质问题,并思考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策略途径,对于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具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对我国以往中小学校长特征的回顾与理性反思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校长成长的典型特征主要有:(1)经验型校长。经验型校长是建国之后我国中小学校长的典型代表。经验型校长往往根据经验办学,他们善于总结自己的办学经验,同时乐于吸收其他学校的办学经验。他们注重发挥本人积累的学校管理经验,能够较快地适应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并在某些方面提出富有创意的举措,并进行经验总结,从而形成某种办学特色。但是经验型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缺乏理论色彩,缺乏对学校发展整体平衡的思考,同时致使学校发展缺乏持久动力和活力。(2)行政型校长。目前,行政型校长在我国中小学校长中占有着相当大的比例。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中小学校长均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任命,使校长成为一种“行政职务”,同时校长任用机制和任职标准缺乏专业性内涵,校长更多地被赋予了行政干部的角色和职能。行政型校长擅长于掌握学校管理常规,精于制订学校规章制度,熟悉学校管理程序,采用刻板的管理方法。他们能够使学校正常的运转,也能够把学校的各项事务安排的井井有条。但是由于行政型校长往往热衷于职务的晋升,精力大多都投入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往往忽视学校的长远规划与发展,从而致使学校发展缺乏活力。(3)专家型校长。专家型校长是最近几年才在我国中小学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且占有比例较少。专家型校长是校长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获得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表现出较高的专业理论和水平,并逐步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名懂管理、懂专业的校长。专家型校长不仅熟悉学校常规管理,而且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善于灵活运用,因校制宜;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善于理性分析;不仅精通管理理论,而且善于应用。可以说,专家型校长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推进学校持续创新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同时也为我国的中小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验表明,经验型校长、行政型校长也可以做好常规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工作缺少持续的活力,缺少特色与创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他们只能随着基础教育发展而缓步而行,不具备积极主动创造性开展教育工作的精神特质。专家型校长是目前我国校长队伍的精英,其发展的最高境界是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
  二、教育家型校长的内涵及其价值解读
  目前,对于教育家型校长并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对于教育家型校长的理解,首先取决于对教育家的理解。教育家是一个总的称谓,有着不同的领域和层次之分。德・朗特里在《西方教育词典》中指出:“教育学家是指教育领域中知名的研究者或理论家,和具有比教师威信更高的人(他们可能不再当教师,或甚至从来未当过教师)。”而教育家并不等同于教育学家,或者说教育家至少应该具备两个特征:一是有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和独到的教育认识,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次,是教育领域的理论家;二是要有丰富的办学实践经验和突出的工作实绩。如果只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只能称之为教育思想家或教育学家,而不能冠之以教育家;如果只有突出的办学业绩和实践经验,则可称之为教育实干家或教育实践家,也不能冠之以教育家。因此,这两个特征缺一不可,即教育家是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实践家的整合体。基于此,校长成长为教育家是一种可能而不是一种必然。由此,我们可以对教育家型校长进行描述性的定义:教育家型校长是指专门对教育和管理有着系统的理论研究,拥有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治校理念,并取得卓越的实践成就,对学校教育和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并得到社会的一致认可,甚至是以普遍的教育创新为本国乃至全世界教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融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实践家为一体的学校校长。教育家型校长不应是政府或某个机构评出来的,而是人民公认的。教育家型校长是校长的最高称号,也是校长的最高典型和最高境界。
  教育家型校长的提出,表明了一种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即校长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教育家,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校长。教育家型校长的提出,既是对我国中小学校长成长经验特征的理性反思,同时又是时代发展的呼唤,更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教育家型校长的提出,既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为校长的自身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家型校长的提出,有利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我国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有利于我国顺利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总之,教育家型校长的提出,是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是尊重教育规律的实质所在,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现实选择,是提高学校内涵和质量的根本保证。
  三、教育家型校长的精神特质分析
  1.执着的奉献精神
  教育家型校长必须乐于奉献,以奉献才智、培育人才、振兴国家为己任。这种精神特质乃是成为一名教育家型校长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教育家型校长视教育工作为生命,将个人的生命价值寄托于教育。而一般中小学校长则往往计较名利,只注重个人的发展,以行政职务的方式来看待和履行校长职责,缺乏对教育工作的基本奉献精神,他们不具备教育家型校长的情怀,更不可能成为教育家型校长。奉献精神乃是教育家型校长的灵魂。这种奉献精神就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而心甘情愿地、毫无怨言地勤奋耕耘、无私献身的精神。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1927年毅然辞去了东南大学教授的职务,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在南京老山小庄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后改名为晓庄师范。他立志要培养100万个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和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教师,进而创办100万所乡村学校,以达到改造落后农村的目的。这种精神即陶行知先生所言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奉献精神。教育家型校长的奉献精神是学校稳定教师队伍的巨大精神支柱,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动力和前进方向。
  2.独特的办学理念
  能否形成融会时代要求的以独特的办学理念为支撑的先进教育思想,是教育家型校长区别于一般校长的重要标志。历数中外的教育家型校长,无不拥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如苏霍姆林斯基始终坚持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他创办的享誉世界的的帕夫雷什中学,致力于构建实力雄厚的教育集体;维护凝聚智慧和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教育环境;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信念,强调学科爱好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确信劳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视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创造丰富多彩的业余教育生活和精神生活;完善整合一体的学校家庭教育体系;坚信大自然是美育的源泉;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当代教育家魏书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独特的民主教育思想。魏书生提倡教学民主,强调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发展学生的个性和人性,决策过程要民主,要让学生参与教学决策。魏书生提倡班级管理要民主,学校管理也是一靠民主二靠科学。魏书生著述颇丰并不断在全国各地讲学,其民主教育的思想在中国基础教育界产生深远影响。这些事实告诉我们,独特的办学理念是教育家型校长的重要精神特质。作为教育家型校长,要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明确价值目标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独特办学精神,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理性思考。独特的办学理念标示着学校是“这一所”,而不是“那一所”,彰显着独特的教育特色和教育精神。
  3.理性的批判精神
  孔子说“勇者无惧”。古今中外,所有著名教育家都有这样一种特质:他们不受经典书籍所束缚,不被诸多名家学说所牵制,不盲从于官僚和权威的论调,而是自由地运用各种知识学说,辨别其真伪,不断提出创造性的新观点与新理论。教育家型校长同时也是教育理论家,有较高的教育管理理论修养,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与实践进行不断的总结概括提炼,并使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因此,教育家型校长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能够用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按教育规律办事。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还没有完全走出计划管理模式,“官本位”的文化和意识严重影响和阻碍教育家型校长的出现和成长。因此,教育家型校长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去冲破行政束缚,同时也还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去解决现实问题。在教育日益社会化,学校管理日益开放化的今天,教育家型校长的眼光和视界必然要超越常规的学校管理问题,而要在社会转型和多元价值选择的背景下,思考学校教育和管理问题。这就要求教育家型校长能够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寻求教育的突破口,建立有特色有社会价值的办学模式。现实生活中被普遍认可的成功校长,都不同程度地具备这一特征。理性的批判精神是教育家型校长在心智模式上的核心特征,也是教育家型校长工作方式和价值追寻的精神来源。在这一精神特质下,教育家型校长拥有的世界广泛而深刻,而每一次行动选择都是成熟的自我意识、反思意识、批判意识的硕果。
  4.实践的创新精神
  实践的创新精神是教育家型校长的核心精神特质之一。锐意改革,勇于创新,这是教育家型校长的共同特点,离开这一点,一个校长既不可能在教育理论上有独到见解,也不可能在教育实践上取得重大突破。这种实践的创新精神主要表现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办学规律基础上,在实践中创新追求办学路径、方法和手段,把有个性特色的教育理念转化为独特的办学实践主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实践的创新精神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它应该有明确的目标、现实的基础、理论的支撑、科学的依据、可行的手段,这就需要校长准确把握学校内部与外部的客观现实,不断增强问题意识,把教育的整体与局部、一般与特殊相结合进行哲学思考,从而发现教育中带有规律性的深层次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实践路径,提高解决问题的质量,这样才能具备教育家型校长的实践创新精神。
  四、促进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策略途径
  目前,我国传统社会环境、教育体制以及办学条件都制约着教育家型校长的诞生与成长。同时,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校长长期从事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结果。因此,促进教育家型校长成长需要从外在策略和内在策略进行双重考量,唯有如此,才能促进教育家型校长健康的成长。
  就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外在策略而言:首先,政府要为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培植适宜的社会环境。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基于中小学校长在整个基础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迫切需要政府为中小学校长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培植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适应的发展空间。其次,要借鉴国外教育家型校长培养的有益经验。再次,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现有的中小学校教育制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在“效率至上”、“标准管理”的思想指引下逐渐演变成高度集权化得行政管理架构,校长是一种“职务”而不是一种“职业”。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中小学制度,在管办分离的原则下推进政校分开,让中小学校长能在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法制环境下真正做到依法办学、自主管理,充分施展校长的教育理念和聪明才智。最后,建构科学的培养和培训体系。“对于教育家型校长,培训有用但不是万能的,培训可以为校长提供理论的支持、交流的场所和展现的舞台。不管是对合格校长的培训还是教育家型校长的培养,培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要充分开展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现场教学、专题讨论、学术沙龙、海外考察等多种形式的培训,而且在培训过程中不能用整齐划一的要求和千篇一律的内容和模式,培训要适应校长的现实需求和特点,突出培训的个性化,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科学的培训体系,推动校长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的转变,使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成为内在动力。
  就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内在策略而言,首先,校长要实现自我解放,提升职业化水平。在1999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已经旗帜鲜明地将中小学校长列为一个独立的职业。因此,中小学校长应当从日常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由职务校长转变为职业校长。校长职业化就是要催生出一批视野开阔、头脑敏锐,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的新型校长。教育家型校长不是凭借行政权力来影响学校的,而是靠他的教育思想、教育家胸怀和教育信念建立起来的威望,主要任务是通过制定符合中小学发展需要的教育思想观念,进而从战略上把握中小学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因此,中小学校长的职业化是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的必经阶段。其次,改变办学理念,要用思想办学、用知识办学、用文化办学、用人格办学、用艺术办学、用规律办学。长期以来的“公家”办学思想致使中小学校长只认权力与职务,而不认知识和思想,办学往往是凭借经验和权力,而难以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因此,中小学校长要敢于改变办学理念,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按照教育规律进行办学。再次,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中小学校长要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如教育学、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等,特别要注重对教育经典著作的学习。学习教育经典著作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在吸取前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这是成为教育家型校长必不可少的一步。最后,要致力于教学改革实践。纵观世界教育发展史,著名的教育家都是从实践中历练出来的。杜威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采取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经过8年的实践,终于成为名誉中外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从30岁开始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历时22年,为了推进教学改革,他几乎承担过该校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广泛地接触教师和学生,写下了大量的教育日记,这种教育改革实践精神,更是令人无比敬佩。因此,教育家型校长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办学实践中造就出来的。只有从实践中积累经验,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论,才能最终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
  总之,学校决不只是一个空间的概念,而是负载着人类文化和文明的承续和发展,也承载着人类的理想和希望。教育家型校长是每一个中小学校长的努力方向,因此,我们要消除教育家型校长的认识误区,努力塑造和提升教育家型校长的精神特质,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和凝练教育理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深深植根于教育实践,从而无限地接近教育家型校长的发展目标,进而推进中小学校的持续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宝良.陶行知教育学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12.
  [2]德・朗特里.西方教育词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81.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14.
  [4]陈俊珂,苗铁创.国外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特色[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7):55-57.
  [5]苏令.为校长成“家”添薪加火[N].中国教育报,2009-5-5.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