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哲学视野下的工学结合课程|工学结合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方法
 

哲学视野下的工学结合课程|工学结合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9-01-20 03:52:37 影响了:

  摘要: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是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举措,它体现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体现的是人的自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实践理性和技术理性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在课程管理实施中还应注意对工学结合课程的内容形式、学校工厂主客体利益的冲突与一致性、工学结合课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及工学结合课程管理上的严肃性和灵活性等哲学问题的思考,从而真正体现工学结合课程价值。
  关键词:哲学;工学结合;课程
  作者简介:应金萍(1970―),女,浙江宁波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党委副书记,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8-0019-03
  课程是高职教学改革的核心。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十一五”期间,国家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地方和学校加强课程建设。那么工学结合的课程的本质、价值究竟是什么?
  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对“工学结合”的定义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实际工作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的进一步分析与思考。”著名教育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49)中,把“对学习者的研究”、“对当代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视为教育目标(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因此,对学习者的研究、对工作岗位的研究、教育专家和技术工人的建议同样成为“工学结合”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在这三个向度中既有对学习者主体地位的确定,如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的进一步分析与思考,体现了学习者独立的存在价值;又把企业的要求、工人的技术经验经过教育专家的整合,使教育在社会中有主体地位,使高职教育是个主动选择和建构的过程,避免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依附,使企业、学校成为教育的共同体。由此可见,从哲学层面考虑工学结合课程问题,可更深入对工学结合课程的内容形式、学校工厂主客体利益的冲突与一致性、工学结合课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及工学结合课程管理上的严肃性和灵活性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工学结合”课程体现的哲学思想
  
  (一)工学结合课程体现的是人的自主性、社会性的统一
  哲学认为,人的自主性是人的自我认同感、自我体验、自我价值感等诸种自我意识或个人主题意识的整合,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人的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是人所特有的诸种社会品质不断发展的过程,正是在社会中,人具有了个体的完整性。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这正是寻找自主性与社会性统一,在企业中学生得到体验,在实践中学生有了自我认同,在反思中学生的社会品质得到发展。
  
  (二)工学结合课程实现了实践理性和技术理性的统一
  现代社会的基本内涵就是科学―技术―工业文明,现代教育的基本追求是科技理性(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德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哲学家之一哈贝马斯在其名著《知识与人的兴趣》中区分了人的三种基本认知兴趣:技术兴趣、实践兴趣与解放兴趣。实践理性就是主张问题应从具体情境出发,工学结合中的工就是学习者对各种实际需要、问题进行探索;于是在实践理性的基础上,工学结合中的学习者在企业、工厂中的实际问题具体问题有了经验的积累,在经验基础之上采取行动从而获得对环境的控制,于是学习者有了技术和技能,有了技术理性。在杜威时代,他的课程哲学观也是工具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合金。那么工学结合课程现在提出来,是对杜威哲学观的阐述还是有所超越?笔者认为现在提出的“工学结合”所体现的实践理性和技术理性的统一有更深刻的内涵,它更注重自我反思,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对“工学结合”的定义中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的进一步分析与思考就深刻地蕴涵着解放兴趣的核心:自我反思。“科技时代的人不再和自然做获益匪浅的对话,他只知和自己的产品做无意义的独白。”在工学结合的情境中已不再适用。
  
  (三)工学结合课程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人的知识有两个来源:一是感觉所提供的材料,二是理性所提供的形式。经验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对立、理智与情感的对立、知与行的,理论与实践的对立,身与心的对立往往是传统课程与教学的矛盾。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贯穿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永恒的张力,工学结合就是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作的探索,就是进步。十六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于是工学结合课程尝试不再割裂主体与客体,把教学内容与课程内容进行了融合,把企业生产车间与课堂进行了融合,也就是融合了主体与客体、经验与理性。
  
  二、工学结合课程实施应注意的哲学问题
  
  如上所述,工学结合课程在课程开发的维度、在课程评价和课程的终极价值取向等哲学问题上都体现了科学哲学的思想,但在现实高职教育中,建立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和管理坚持的原则是兼顾够用原则的经济性与可持续性;兼顾社会需要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兼顾岗位知识的针对性与可接受性;兼顾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兼顾素质教育与能力教育的关系。如何才能把这种哲学思想得到真正体现,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哲学问题。
  
  (一)学校工厂主客体利益的冲突与一致性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指导的执行上是有选择的,学校与企业的价值取向也是不一致的,在人的全面发展与企业利益最大化当中怎样找准合作点是给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目前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应承担的教育义务不明确,目标不一致等情况下,校企合作中企业冷,学校热,双方的合作肯定会有利益的冲突。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就更要自己有所作为,发挥优势,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推行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中,使学校、企业做到双赢,促进共同和谐发展。
   我院在2004年9月与宁海县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在宁海模具城与当地政府一起共同建设宁海机电产学研基地。宁海模具城已经建成标准厂房27万平方米,综合大楼6000平方米,入城企业260多家,我院的产学研基地既依托宁海模具城和宁海的经济特点建立的,为把政府、企业和学校的优势集中起来。又利用我校师资参与到宁海模具业开发中心、宁海县模具产业培训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发挥高校优势,同时也为地方模具产业培养人才。
  我院与生命力模具企业的合作就是其中一例。生命力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是2005年成立的集团公司,以塑料模具为主要产品,是集设计、制造、服务为一体的企业,具备培养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良好环境和条件。我院给公司出一定的培训费,教育经费由学院按照学生人均经费的一定比例拨给企业,公司划出约500平方米的场地与学院共同建设模具实训车间,使学生在全真环境中了解了塑料模具的整个设计、制造过程,亲身参与实际产品的制造流程。
   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会碰到多种矛盾,学校的利益、学生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找到一个共振点才是最重要的,在冲突中寻找一致。
  
  (二)工学结合课程内容与形式的问题
   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除了基本规律之外,还包括了一系列的基本范畴,内容和形式就是其中之一。它揭示了事物的内在要素和它的结构、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现实中的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特定的内容只能有一种特定的形式,一种内容可以用多种形式表达出来。
  所以工学结合课程不是单一的形式,由于专业不同,教学目标不同,人才培养方案是不同的,核心能力素质要求也不一样,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教学实施中的形式方式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学习者的情况、企业的情况、学校的情况设计不同的工学结合课程。如以前的职教课程中有三段式、双元制、CBE、MES等,工学结合课程根据不同情况要吸取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人本主义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等优势开发出在工学结合的理念下的多种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体现技术教育、体现文化教育、体现素质教育,使技术、知识、思想融为一体,真正服务地方经济。
  
  (三)工学结合课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
  矛盾分析法是矛盾共性与个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方法,精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是要分析该矛盾与其它矛盾的质的区别,其次是分析该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的特点,第三是分析该矛盾内部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具体地把握事物所处的位置,这不仅是认识和解决矛盾的出发点,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基础。
  如宏观课程、中观课程、微观课程的设计原则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一致的,如何把工作与学习结合,如何提供真实的环境,如何进行反思等,但这三类课程具体设计的原则又会有所区别。宏观课程的原则以能力本位开发专业课程;设计中观课程的原则则是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设计链路课程;设计微观课程的原则是以应用为目的的多元范型单元课程,根据工学结合要求,可以有问题中心课程、训练中心课程、任务中心课程、体验中心课程、培训中心课程等五种范式。
  
  (四)课程管理上的严肃性和灵活性问题
  工学结合课程编制、实施等需要多方参与,是个严肃科学的过程,按照系统性、封闭性等原则事先都做好规划,以确保课程实施。但工学结合课程管理比普通课程管理难度更大,要协调的因素从校内到校外,学生的观念需要引导、家长的观念需要引导、企业工厂需要沟通、技术师傅与带队教师需要磨合,根据企业的生产任务进度等对教学计划、课程内容等都可能需要改动。教育管理中需要严肃性,但同时根据弹性原则和最优化原则,及时适应市场、企业的变化、技术的更新,管理应当有灵活性,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变化来行动从而达到教育的最优化。
  
  三、结语
  
  从哲学视野看工学结合课程对课程的价值有了全面的认识,它的价值在于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本文仅从宏观层面讨论工学
  结合课程问题,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哲学思考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期待[J].中国高教研究,2006.8.
  [2]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6.
  [3]陈红英.核心能力理论的哲学方法论意义[J].忻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4.
  [4]彭治民.哲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研究[J].唐都学刊,2007.7.
  [5]童学敏.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思考.https://www.省略/ldbzb/xwzx/ylpl/19316.shtml2007年5月30日.
  [6]刘伟.对职业教育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的哲学思考[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7.3.
  本文系2007年浙江省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工学结合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67,课题负责人:应金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