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语文教学中的讲与练]语文点讲练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讲与练]语文点讲练下载

发布时间:2019-01-24 03:50:47 影响了:

  一个人的价值是在不断地创造活动中实现的。“应试教育”重压下的教师恰恰失去了创造的客观条件,就像长期被关进铁笼里的东北虎一样,只能退化,不能进步。为此,语文教师必须辞去“课文讲师”的旧职,肩负起“读写教练”的新任。
  我认为教师对课文讲解是让学生能在练习中自主运用,在语言交际中自觉迁移而已。新大纲里明确提出以“感悟”代“讲析”,所以教师就要像姚竹青先生说的那样:要当读写“教练”,莫做文章“讲师”。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是为了不教。
  其实语文教学效果主要不是全靠老师的“讲”,而是靠学生的“练”。教师要讲,但“讲”是为了指导学生练,“讲”是为“练”服务的。这里所说的“练”绝不是尽“教”学生去“练”那些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五花八门的测试题,而是从“听、说、读、写”几方面“教”学生去“练”,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如:写字能力、讲普通话、文明礼貌用语的能力、品读美文的能力、写有物有序能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的能力、独自操办图文并茂的手抄报的能力、神态自若地登台作三五分钟的表情朗读和即席演讲的能力。这些能力靠教师“讲”是不能达到的,只有让学生“下水游泳”,在具体“操练”中逐渐形成。
  为了“教”学生“练”能力,“读”是首当其冲。苏东坡说:“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让阅读成为课外功。鼓励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中外名著,特别是原著,可以不求甚解,允许“二度创作”――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而在课堂上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力求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如通过有目的的朗读和默读,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然而,要改变讲解教学费时多,收效少的局面,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讲”来引导学生,促使学生自己动手,“亲口尝尝苹果的味道”。对于词语的含义和运用,句子、段落间的关系以及文章的重点等,可以让学生结合语境,反复阅读,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在“感悟”中形成答案。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指点,帮助学生去掌握语言文字规律,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只有让学生“读”,才能形成“感悟”――亲口品尝苹果的甜味,学生才不至于感到“语文课上不上差不多”、“越听越烦”
  为了“教”学生“练”能力,教师要坚持在教学过程中亲自“下水”,现身说法。教师跟学生一起阅读,一起讨论,一起写作,一起修改。我认为写作是语文教学的终结。“写”――学生“练”的“结大成”。作文限时但不限题、不限材、不限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的“讲”应是画龙点睛。首先,教师指导作文时,要学会倾听。因为学生的情感有时是一瞬间的,错过了这一瞬间,也许再谈之便索然无味了,所以高明的教师善于捕捉孩子心灵的那一瞬间,抓住这一瞬间,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即时倾诉出心中的美丽,把它成为了永恒。这就是“练”学生说的能力,即学生心里怎么想,嘴里怎么说,就让他怎么写罢了。其次,作文时可以用美文来感化学生美丽的心灵,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训练学生优美的语言。从中外古典名著到当今时尚美文,从名人巨匠到身边学生习作,只要是对学生有益的作品都应当让学生认真拜读,在美文的大海中尽情畅游。再次,作文后指导学生学会修改。教师必须讲清修改的一些着眼点,如:斟酌用词是否恰当,造句是否通顺,标点符号是否正确,前后词语是否照应,句子之间是否连贯,整段文章表达的中心意思是否突出,层次是否清楚等等。学生在修改过程中要重视多读多分析,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努力增强自己的修改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为了“教”学生“练”能力,除了“读、写”训练外,教师还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把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表现欲最大限度地激发、鼓动起来,提高学生“练”的效益。
  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渊博的科学知识,有深厚的文字功底,能写得一手好文章,说得一口流利普通话,有相当的朗诵和演讲能力,很强的读书识字能力和灵活应变的思维能力。否则教师就很难辞去“课文讲师”的旧职,担起“读写教练”的新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