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初学者学国画 谈国画中的笔墨形式教学
 

初学者学国画 谈国画中的笔墨形式教学

发布时间:2019-01-21 04:11:16 影响了:

  摘要:中国画笔墨教学是中国画教学的重要内容,而笔墨形式教学则是使学生创造和形成自己艺术个性和风格的开始。重视笔墨和笔墨形式教学,是搞好中国画教学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笔墨共性;笔墨形式;艺术个性和风格;探索和创新
  
  一、笔墨与笔墨形式的关系
  
  笔墨是中国画重要的艺术表现语言,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的支点,也是中国人文精神的载体,体现了画家的绘画功力。笔墨形式则是艺术家艺术作品的风格和审美价值的具体表现。长期以来笔墨和笔墨形式在中国画教学中形成的两种倾向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单纯的笔墨共性教育容易使学生“千人一面”,缺少个性,很难体现学生对艺术价值的追求。二是过分重视笔墨形式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一味求新、求异、求怪,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到头来得到的只是一个艺术的“空壳”。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泛滥,我们有必要理清笔墨和笔墨形式的关系。
  笔墨是中国画用笔和用墨的合称,包含笔法、墨法、章法等基础表现手段,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画作品的质量,成为评判中国画的重要标准。在中国画的具体表现中,毛笔中锋、侧锋、偏锋、逆锋的运用,勾、点、皴、擦的绘画技法,墨的浓淡干湿与泼墨、破墨、飞墨等表现手法,落在纸上所形成的视觉效果就是中国画的笔墨。笔墨教学注重的是继承。
  笔墨形式则是艺术家经过长期的笔墨锤炼而寻找到的一种独具个人气质的绘画语言和艺术表现形式,属于笔墨的个性。由于艺术家个体的差异,具体到笔性、笔法、墨法以及不同的绘画材料上,就会形成不同的笔墨形式和画面效果,这也是艺术家艺术风格的重要标志,它能带给人们不同的艺术感受,也就是所谓的“画如其人”。
  
  二、笔墨形式教学的意义
  
  笔墨形式教学注重的是创新,它个性突出、风格鲜明、视觉张力强、影响力大。国画作品失去了笔墨形式也就失去了艺术家自身的艺术特色,笔墨形式是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和在为画面主题服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倾注了艺术家多年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积淀,是艺术家艺术思想和审美价值的集中体现。
  现代中国画创作开始将各种绘画技法和材料运用其中,创作出了具有丰富多彩的笔墨形式的中国画。这些中国画新颖别致、冲击力强,具有很强的视觉张力和独特的画面效果,能体现画家的创新精神和时代风貌,在各类展览和比赛中也能获得奖项,创造出很好的社会效益。重视笔墨形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中国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充足的创新人才。
  
  三、笔墨形式在教学中的实施
  
  笔墨形式是建立在中国画笔墨共性基础上的一种外在的、个体的表现形式,教学的目的是实践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传统笔墨共性的教授,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笔墨功底,这样学生才能有实践创新的本钱。
  笔墨教学注重的是在实践中实现创新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
  1.读画的训练
  读画是理解的过程,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好地把握。因此读画要求学生在临摹学习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不但要了解作者的社会历史背景、艺术表现思想,还要了解与作者有关的艺术评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把握艺术家的笔墨形式语言。
  2.意临的训练
  意临是要求学生在对临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变换材料进行艺术实践。意临是临摹在思想上的深入,能检验学生临摹学习的效果。同一件作品用不同性能的材料加上不同的理解,就会形成不同的笔墨形式和画面效果,笔墨形式的创新也正是在这种实践过程中积累和产生的。
  3.笔墨意趣的训练
  笔墨意趣是笔墨形式产生的技术基础,是画家用笔的“味儿”,它来源于画家对笔势、笔趣、笔意、墨意、墨趣的研究和实践,它的基础是笔性、笔力。笔性是指对各种毛笔性能的掌握和适应,包括正确良好的用笔习惯。笔性好比艺术感觉,三分靠天赋,七分靠培养,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对经典的学习和临摹,再加上书法的熏陶,培养笔性。而笔力则是用笔的功力,靠的是勤学苦练。
  4.从一种笔墨技法中寻求突破
  在熟悉各种笔墨技法的基础上再从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技法语言进行突破,历代名家圣手莫不如此:梁楷的泼墨、石涛的破墨、龚贤的积墨、张大千的泼墨泼彩等。他们的成功可以给我们的笔墨形式教学以有益的启发:让学生对某一种技法和技术进行大量的艺术实践,可以促进学生艺术风格的形成。
  5.笔墨形式教学要注重师法自然
  艺术的学习和创新是从无法到有法再到无法。自然本身不会向学生显示画法,学生要从他人那里学习和借鉴,再以自然为师,并从实际存在的自然规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笔墨形式的学习和继承也是这样,他人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来讲只是一种启发,探索和寻求自己的笔墨形式是在以自然为师的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艰苦训练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表现语言和方法。
  6.注重吸收其他艺术的营养
  在笔墨共性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吸收外来文化艺术的精髓,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不可否认,西方艺术思维改变了我们的绘画观念,打破了画种语言的限定,非书法用笔的表现性笔墨代替了传统的笔墨形式,并在客观上开辟了中国画的新时代,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发展了中国画的表现空间,打破了中国画陈陈相因的陋习,不仅使死气沉沉的中国画有了新的生命力和活力,增强了中国画的视觉冲击力,带给人们新的审美感受,而且扩大了中国画的受众群体,使许多新生代也开始接受并欣赏中国画。可以说,西方艺术思维对中国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现实中,现代国画专业学生由于大都具有严格的西方绘画造型手段和理念,对于形体的把握更具科学性和写实性,笔下的艺术形象和造型西画味道较浓。因此,有必要发展形式感很强的笔墨语言对此进行补救。而新材料、新技术、新思想给国画专业教学提供了更大的教学发展空间,教师有理由、有条件也有责任带领学生共同探索和实践,发掘出更多的中国画笔墨艺术的表现语言。
  
  四、笔墨形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现代中国画摆脱了传统笔墨形式的束缚,对当下笔墨形式教学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显。现代社会经济浪潮的冲击使人们在追名逐利中失去了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为形式而形式的道路上愈走愈远,甚至有人说:“当今中国画坛出作品不出人才,这个时代更不是出大师的时代。”这些都给我们当下的国画笔墨形式教学敲响了警钟。因此,教师在笔墨形式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笔墨形式毕竟只是中国画的表现手段,不是目的。画家将自然物象在心中和笔下充分地精神化、笔墨化,将其升华到情趣化的艺术符号,其目的在于在应物象形中抒情达意。因此,教学中要将笔墨形式的训练与应物象形、抒情达意结合起来,以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2.对传统的继承要注重思想精髓
  我们借鉴优秀的传统是学习和继承它的思想精髓,而不是使学生只停留在表面的笔墨形式上,因为单纯的技术模仿会使学生永远“用别人的眼睛去看世界”。“师古人之迹不若师古人之心”,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会从古人的笔墨形式中脱离出来,借鉴古人的智慧,学习古人的思想,理解古人处理自然的方法,为揭开自己的艺术面目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笔墨形式教学是中国画专业学生由学习走向创作的重要环节,对学生艺术风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现代社会,传统审美价值的丧失和审美的多样化为艺术家创造新的笔墨形式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各种艺术形式的广泛交流也为笔墨形式的创新和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要抓住这些有利条件搞好笔墨形式教学,在教学中注重运用科学的方法,克服急功近利的急躁情绪,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走进传统、走进自然、走进真正意义上的绘画,用眼、用手、用心去观察、感受、体验、亲近传统和自然,进而获得形式语言上的丰富和内心的深切感动。
  责编:一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