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整式的认识 [素质教育观下的整式教学认识]
 

整式的认识 [素质教育观下的整式教学认识]

发布时间:2019-01-24 03:45:04 影响了:

  本文将探讨如何以数学新课标教材内容为线索,以数学知识为明线,以学生通过教与学的活动,从中获得数学经验,掌握数学方法为暗线,使学生能在获取知识与素质发展上达到双丰收,从而获得初中数学教与学的高效益.
  
  1 从算术到代数的跨越
  
  关于“整式”这一单元的具体内容,不同的课标新教材,在安排方式上不尽相同(内容分散或集中,前后位置安排等).但作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还是相同的,大致如下所示:
  
  “数学课程标准”[1]对本单元的要求是: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求代数式的值.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乘法运算(其中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会推导乘法公式.
  整式及其运算是本单元的主体内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是本单元最早遇到的问题.用字母表示数,使得数学具有更简洁的语言,能更普遍、更清晰地反映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未知数,能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未知数变得具体,探讨问题就有了着手的地方.一百多年前,清代数学家李善兰译出“Algebra”为代数学.这是西方近代代数学的第一个中文翻译本.李善兰认为这门学科的特点是:“以字代数,或不定数,或未知已定数……恒用之已知数或因太繁,亦以字代.”[2]这就是说,代数学从一开始就是以“字母代数”为基础的.有了字母代数,代数式才能从算术式中脱颖而出;有了字母代数,作为“数学模型”的方程式,才有机会“闪亮登场”,为大众所接受;有了字母代数,这才在真正意义下,完成了从算术到代数的跨越.
  那么,对于算术与代数的认识,过去常以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称为算术,进入中学所学的称为代数.也有人以引进负数作为标志来区分算术与代数.其实,我们可以站得更高一点来看,即从思维形式上看,“算术主要是由程序思维来刻画的,算术程序思维的核心是获取一个正确的答案,以及获取这个正确答案与验证这个答案是否正确的方法;而代数思维的核心则是由关系思维来描述的,代数关系思维的目的是发现一般化的关系,明确结构,并把它们联结起来.”[3]当学生升入中学,就数学学科而言,学生思维方式应从“算术思维”进入“代数思维”,而实现这一跨越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字母代数”的作用.
  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字母代数的优越性,并通过实际应用,在应用中弄清字母代数时应注意的地方.当字母代数在反复应用中被学生接受,接下来的就应该是代数式了,作为“一般性的算式”,它就是字母代数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求代数式的值,更能体现字母代数,表明这时的字母表示的就是一个具体的数,用这个数来代替式中的字母,通过运算得到代数式的值.
  注意到字母代数不仅能代表具体的作为“个体”的数,还能代表一般的作为“整体”的式.特别是后一种代表,它极大地拓展了字母代数的空间.例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会采用一种被称为“整体代入”的方法.教师在向学生介绍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解题时,常常夸大了它的作用和技巧.其实不过就是用字母代表式子的一种拓展而已.
  看看下面的例子:
  
  以上两例都是求代数式的值,只不过没有按通常的方法,将字母的值代入,然后化简求值.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整体代入”或巧妙地将已知代数式变形后的值,再整体代入,从而获得所求代数式的值.教师有目的地介绍或与学生共同探讨,通过不同形式的代换求值的范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真正达到“会求代数式的值”的目的.
  
  2 记住“回到定义中去”的提示
  
  我们在关注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时,往往容易忽加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写过一本关于解题方法的书[4],这本书的第三部分是“探索法小词典”,其中谈到“定义”时说:“你是否已经考虑了问题中所包含的所有基本概念?你是怎样利用这个概念的?你是否利用过它的意义,它的定义?你是否利用了它的基本事实,有关它的已知定理?”G・波利亚在书中,举了一个关于“对称”的例子,并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到对称的定义中去”,弄清对称的意义,再考虑如何利用对称这个概念.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时,或在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请记住“回到定义中去”的提示.
  在整式这个单元里,有很多重要的概念.例如,代数式、代数式的值;单项式、多项式,以及系数、次数;整式、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等等.要掌握整式及其运算的知识,首先要弄清定义所揭示这些概念的内涵,掌握定义所反映的对象所共有的本质属性,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熟悉这些概念的优势.其实,我们在教学中,每当遇到新的概念时,总是提醒学生要弄清概念,明确这个新概念和与它相关的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事实上,过去通常要求数学教师,要讲清概念,学生要掌握概念,特别是那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在提倡情景创设,合作互动,情感交流,以及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今天,是否发生有忽略概念教学的倾向?还是有必要重提一下这个问题,重提“回到定义中去”的口号,既是为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作为一种被G・波利亚称为的解题方法加以应用,同时也是为了在数学教学中,作为要重视数学概念教学的提醒.
  下面,我们将通过两个例子,来表明“回到定义中去”的提示有多么的重要.
  
  这个表实际上就是使用最早,最著名的二项式(a+b)的n次方展开式的系数表(按a的降幂排列).
  在不同的初中数学课本(课标本或非课标本)里,这个表通常都是作为阅读材料,附在多项式乘法内容之后,作为“数学文化”的一种形式,提供给学生自学之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材中要注重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在对数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材可以在适当的地方插入一些有关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知识,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对后续学习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事实上,好的阅读材料能发挥重要的教育作用,能使学生对数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所了解,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负数的发现”、“杨辉三角”、“无理数的发现”等,让学生了解我国数学文化传统,认识世界数学发展历史等,其教育作用是别的内容所无法取代的.
  但是,对阅读材料的处理方式,据我们了解,有“不理不睬的”,因阅读材料对付“应试”的确没多大用处,不过是白白浪费时间而已;有“过分渲染的”,有意或无意地扩大介绍范围,有意或无意地夸大历史人物或史事的作用.脱离与所学的数学知识基础,往往会适得其反.最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建议学生认真阅读,注意和所学数学知识的联系,适当组织讨论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也可介绍相关的背景材料或相关联的书籍(或网站),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好奇之心.
  另外,关于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文化,通常认为就是那些介绍中外数学史料,或中外数学家简史,以及一些有趣的数学轶闻趣事.但有学者认为[5],数学文化的呈现并不局限于这些史料的介绍上,“数学的文化性要求我们必须教学具有开放的、多元的、动态联系的数学.”因此,“必须拓宽对数学课程中有关数学文化的理解,认识数学文化中所具有的丰富联系……主要指与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所处的文化背景的联系,以及与学生的‘数学现实’(学生所接触的数学规律、概念以及相关的数学知识结构)的联系;还指与学生学习的其他学科的联系,其中又始终贯穿着数学与思维领域的丰富联系.”总之,在更广泛意义下理解数学文化,当我们在数学课程中更加重视数学文化,重视数学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与感染,将有利于学生通过数学课的学习,不仅仅学到一些孤立的数学知识(一些公式、法则,以及一些计算方法),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 尝试“分离系数法”
  
  华东师大版新课标教材[6]七年级(上)第三章整式的加减,安排有一个阅读材料“用分离系数法进行加减运算”.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算法,即对整式的四则运算,改变为对整式中各项的系数进行运算.事实上,我们知道整式的加、减就是在做“并项”.而并项的方法,是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减,作为并项后的系数,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
  例如
  
  上例中参加运算的整式,先按同一字母降幂排列后,将系数从各项中分离出来,按原顺序以竖式对齐,凡缺项可留出空位或添零,计算出结果后,再把字母和相应的指数补充上去.这种简化计算的方法,我们称为分离系数法.
  
  注意到算式中最下面的一行,前两个数是商式的系数,末尾一个数是余数.这种除式为x-a时的整式除法的简化计算,通常称为综合除法.计算过程为:(1) 在第一行写被除式的系数3,-7,10;(2) 把除式的常数项-2改变符号后,写在左侧;(3) 移下被除式的首项系数3,然后用3×2=6作为下一步的加数,写在被除式第二项系数-7的下面,-7+6=-1是商式中的常数项,末尾的一个数8是余数.
  这里我们并不想详细地叙述综合除法,而只是在分析整式乘、除法的简化运算方法时,通过介绍分离系数法,而引起对另外一种数学中的重要方法(综合除法)产生兴趣.我们需要通过分离系数法得到一条重要的启示:即只要对事物细心观察,抓住实质进行探索,或许就会有所新的发现.数学课堂教学应该重视学生观察、猜想,以及发现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教师应该注意将它落实到数学教学内容,以及这些内容的拓展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李俨,杜石然.中国古代数学简史.中华书局出版,1964
  3 徐文彬,杨玉东.“本原性问题”及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数学教育学报,2005[14(3)]
  4 G・波利亚(美).怎样解题.阎有苏译.科学出版社,1982
  5 傅赢芳,张维中.对数学课程中有关数学文化的思考.数学教学学报,2005[14(3)]
  6 王建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 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 陈重穆,宋乃庆.新编初中代数第一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