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借你一双“顺风耳”_农村娃有一双顺风耳
 

借你一双“顺风耳”_农村娃有一双顺风耳

发布时间:2019-01-27 03:54:34 影响了:

  中国古代神话有所谓“千里眼”、“顺风耳”的神人神技。“顺风耳”即听力之最。教师要一双“顺风耳”做什么?去“倾听”学生的课堂反应啊。要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做出教学上的相应调整),教师就得放下身段,细心“倾听”,虚心整改,让教学形成良性互动。
  
  一、“倾听”是一种教学态度,也是师德的重要表现
  
  有的教师会因为课堂嘈杂、吵闹而放弃“倾听”;有的教师也会因为学生的发言随意、无聊而放弃“倾听”。有个老师她在课堂上有两句“口头禅”,一句是“我不听闲话”(塞耳法:我不听),另一句是“少说废话”(堵嘴术:你别说)。她们放弃“倾听”的不仅是学生的废话闲话吧?还有学生正当的学习诉求吧!双向交流岂可省!?省不得也!
  
  二、“倾听”是一种教学手段,是师生课堂沟通与交流的桥梁
  
  课堂上,教师的“倾听”往往可以营造民主气氛,促进师生良性交流与互动。这样,学生必将打消原有的心理障碍与隔阂,畅所欲言。师生做到语言沟通,进而达到心理沟通,最后达到心灵契合。此时教学效果自不待言!从这个角度说,“倾听”也是一种教学必要手段。
  
  三、“倾听”是课堂行为的“矫正仪”
  
  它可以由教师“矫正”学生的学习错误,也可以由教师“矫正”自身教学失误。(即双向“矫正”)
  十几年前,我初为人师,教初一某班语文。在上课时,一个前排女生常会咕哝:“这么快!坐飞机!”我不明所以,也无暇问及。一学期下来,语文她考了个最差!我找她谈话,她抱怨说:“我基础差,你讲得太快!”哦,是这样!也怪我当时没学会“倾听”呀!自此以后,我在课堂上常提醒自己:要多“听”学生的反响,不可忽视。
  现今,我喜欢让学生读课文给我听。学生台下整齐读,我在台上眯眼听。他们读完了,我眼一睁,把他们读错的地方一一道出:哪个生词读错了音,哪句话读错了调,哪个词语的搭配读错了,哪个词“拆”成两个词读了……学生服了,送我雅号“顺风耳”。(这当然是溢美之词了)
  
  四、“倾听”是一种能力,要善于“倾听”
  
  1.要“听”人所未能“听”。别人“听”不出的,你能“听”得出。比如:学生的满意度,学生的薄弱点,学生的兴趣何在……
  2.于无声处“听”“心声”。有的学生内向,从不在课堂上表白。这就易造成教师“倾听”的“盲点”。此时,教师要熟悉他们的表达方式,从细微幽僻处(如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倾听”他们的“心声”。这种“心声”与其说是“倾听”出来的,不如说是感觉出来的。
  3.因势利导,借“听”发力,直指主题,变废为宝。有时学生爱发无聊之问,无关之言。我讲《杨修之死》时,一个学生突发奇问:“杨修的父亲是谁?他是个官吗?”对于这个无关之问,我却借机引向主题:“他父亲叫杨彪,官至太尉。杨修出身名门,受过良好教育,所以才华惊人。又因他是官宦子弟,也易养成放旷性格。该性格是他日后被杀的一大诱因……”这样,我就把杨修身处的环境、性格、被杀主题串成一线。把无理之问变成有理之问(变废为宝)。这确是技巧性的“倾听”啊!这种“倾听”技巧不是短期所能获得的!
  君“听”臣则国治,师“听”生则学强。借你一双“顺风耳”,“听”出课堂一片天。让我们从认真“倾听”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一轮课改浪潮中去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