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成长的轨迹 孩子成长轨迹怎么写
 

成长的轨迹 孩子成长轨迹怎么写

发布时间:2019-01-30 04:23:12 影响了:

  近年来,“名师”一词被逐渐推广使用,同时也涌现了一批“名师”,出现了许多“名师工程”、“名师现象”。在我看来,名师应指在学术研究上造诣很深、成果卓著、影响深远、为同行所尊崇的人。但名师又不同于仅仅从事学术研究的大师,名师必须教书育人,而且侧重于教书育人。
  学校需要名师,可以说名师体现着学校的精神,代表着学校的高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引领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1941年4月写的《大学一解》一文里,就精彩地阐发了名师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古者学子从师受业,谓之从游,孟子曰,‘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间尝思之,游之时义大矣哉。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反观今日师生之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去从游之义不綦远哉!”梅贻琦先生的这个比喻极为形象、生动、贴切、准确,他的担忧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社会大众对于教师的期望与隐忧,要想超脱“奏技者”与“看客”的关系,我想这是对于名师最基本的要求。
  由于社会大众对于名师迫切的需求心理,各种关于教师的培养措施也纷纷出台,也因此造就了一大批“名师”。曾听过一位专家这样说培养名师的做法:一位教师按照他的模式要求去做,两年之内就能在全国讲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从而就可以被认定为“名师”,以证明这种培养模式的成效。但是对于短短两年就速成的“名师”,对此我不敢苟同。真正的名师并非一夕之间诞生的,也并不需要华丽的包装。名师的形成需要反复的磨练与不断的反思,此外名师的成长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也需要一定的周期。名师的成长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教师主体与外界环境包括社会(人事、历史、条件等)和自然(时间、地域等)等影响因素的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它既是教师主体在长期的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勤于探索、自我完善、教学相长的过程,又是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悉心培养、辛勤浇灌的结果。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看到了通派的名师之路这样一个样本。南通于2006年上半年就开始制定并执行名师培养工程,在全市中小学遴选了具有发展潜力,可望成为名师的首批22位培养对象,正式启动了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工程,并特聘专家组成名师导师团,一对一甚至多对一地指导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仔细描画他们的成长轨迹,我们看到他们的生长并不是短期内速成的,而是在教学实践与理论反思中历经打磨的。时隔五年,他们用行动自信地表达这样的成长轨迹是超越功利主义且遵循教师成长规律的,正如南通朱嘉耀先生所言“若仅从功利的目的出发,用简单化、程序化的‘评选――认定――授衔――推出’的速成通道来打造名师,就有可能造出虚幻的结果,特别是当这种评选脱离了教师的现实教育情境,缺乏对其真实的思想、情意、成长轨迹、发展诉求的内在联系,仅依凭简历、论文、总结、数字统计等书面材料加以评判,其结果就难免诟病了。”只有跳脱了这种功利的目的,才能经得起推敲与质问。
  浸润在南通自古历来尊师重教的传统思维中,社会的期待、文化的涵养与制度的保障给了名师成长的空间,探索的可能与展翅高飞的平台,因此我们也就毫不惊讶这里能够出现李吉林、李庾南这样的名师,也有理由期待更多名师的崛起。
  
  (赵�,《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210013)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