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浅议高职教育中的就业导向】高职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
 

【浅议高职教育中的就业导向】高职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

发布时间:2019-02-04 04:18:14 影响了:

  【摘要】高职教育是一种在目标、形式、内容等方面提供多种选择,满足多种学习和发展需要的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导向;着力点
  
  2010年9月13日至14日,全国高职改革与发展工作会在杭州召开。这是一次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新一轮改革发展,全面部署未来10年高等职业教育战线发展战略及发展任务而专门召开的一次全国性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出席今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指出,今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
  
  一、职院办学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1.以就业为导向,体现教育的职业自觉
  世界的未来是经济全球化,告别工业经济时代,不同时代的教育有不同的特征,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是创新教育,即培养创新人才,把创意落实为创业,与经济一体化的教育。高等教育与时俱进,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其中的社会服务,首要的是适应市场需求,为经济的发展服务,走出“象牙塔”,从经济的边缘进入经济的中心。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北京联合大学校长张妙第教授提出“职业自觉”的概念,认为就业的实质是人与职业岗位的结合”,“真正的结合是自觉的结合”“自觉才能自愿,自愿才能自动,自主行动是创业成功的保证”。当代许多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成果,“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做出来的,科学家的研究行为带有强烈的经济目的和市场行为的色彩”,“产学研结合,市场拉动才保证了有效的经济活动。”职院以就业为导向,才能自我觉悟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作用,对其准确定位,既不失高等性的品位,更张扬职业教育的地位,克服那种在追求学术水平与针对狭隘岗位之间左右摇摆的钟摆现象,纠正某些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彼此分离的偏激行为,彰显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与职业紧密结合的特征,体现教育的职业自觉。
  2.以就业为导向,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发展经济要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自然资源和信息资源,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一多三少”:人口总数多(包括劳动力人口、没有劳动能力和丧失劳动力的人口共13亿数千万,居世界之首);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少,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现代信息技术的设施设备少。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天下大事,无才不兴“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三国志.董允传》)。人才资源与自然相比,有三点不同:一是对社会再生产所起的作用不同。自然资源有被动性,人才资源有自身的能动性,一旦进入生产过程,就能实现产品增值。二是存在的方式不同,自然资源没有开发,也以无生命的物质形态存在,而人才资源有生命期限,若不开发或不及时开发,就会因为时间的消逝而降低效能甚至失去效能,因而具有时效性。三是变化的条件不同,自然资源的量变和质变主要以自然因素为条件,人才资源的变化条件主要是教育程度、就业状况和人事劳动制度,因而具有社会性。职院培养高技能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就能化解人才市场的供求矛盾,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3.以就业为导向,符合职院的自身需求
  对任何高校来说,生源就是生命,师生比直接影响社会评价和办学效益,因此,年年都有高校招生“争夺战”。学校经营虽然与企业经营存在经营目标、经营内容、经营方式等等不同,但是,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对高校的招生策略不无借鉴。高校招生先要引起考生关注,对专业感到兴趣,产生求学的欲望,出现报考的行为。就职院的专业而言,引起考生特别关注,感到浓厚兴趣的,是这一专业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才能提高新生入学率,这就是俗语说的“出口畅才能进口旺”。就业好的专业门庭若市,就业难的专业“门庭冷落”,不但没有发展条件,而且面临生存危机。只有以就业为导向,才有生存与发展的希望。
  4.以就业为导向,符合家长的投资意愿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实行教育成本分担制,地方财政、主管行业、学生家长分别承担了一定比例的教育成本。教育需要投资,投资需要效益,学生家长的投资效率表现为学生毕业就业后,获得了劳动报酬,减轻了经济负担。如果学生毕业即失业,家长不仅花费了不少的教育成本,而且浪费了更多的机会成本,既有经济压力,又有精神压力,一人无业,全家不安,许多人无业,社会就不和谐。某些城乡,入学难,治病难、购房难,被称为压在人民头痛上的“三座大山”,难在何处?收费标准与缴费能力悬殊太大!统计表明:我国有近两亿贫困人口,城乡居民流行这样的话:“要想富,学技术”在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条件下,学生家长投资兴办高等职业教育,意愿只是子女就业,脱贫致富。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符合家长的投资意愿,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构建就业为导向的几个着力点
  
  1.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院校在调整和设置专业时,要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要将就业状况作为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调整的依据,对不符合市场和社会需要的专业应予以撤消。
  2.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核心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学院的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培训,增强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经验,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改进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3.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要把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教材,实行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以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4.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职学生的就业素质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职院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不断提高职院毕业生的政治素质、拓宽职院毕业生的知识面、提升职院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增强职院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引导职院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切实提高职学生的就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办学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使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新的提升,办学体制机制上有新的突破,结构布局更加合理,社会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实现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是我们高职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黄中益.职业指导学[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9:100-101.
  [2]张妙弟.就业导向迈向职业自觉的战略抉择-对高职教育战略定位的理性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6.
  [3] 常兴华.就业、人才与企业发展[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4]王有存.高校行政人员专业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5.
  [5]周业友.论实施科学发展观与高校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08,4.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