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狗自我管理意识表情包 [在自我反思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狗自我管理意识表情包 [在自我反思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发布时间:2019-02-05 04:06:36 影响了:

  摘要: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小学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在课堂合作学习中通过学生自我反思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关键词:小组合作 自我反思 自我管理
  
  现代化的发展使独生子女的自我管理教育成为必要,而学校首先是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的重要基地。学生自我管理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步。通过课堂学习的自我反思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的培养,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让学生在逐渐反思、逐渐认识的基础上达到自由、自觉的状态。结合我的多年实践,我认为通过以下策略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一、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
  在实践考察中我发现,学生往往由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而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请看下面的案例:在小学三年级科学课上,教师想让学生探讨如何使不规则的土豆保持平衡状态。实验器材包括:土豆、矿泉(带盖)空瓶子、铁的以及塑料的叉子。教师刚刚布置了任务,学生立即一哄而上开始抢实验材料,唯恐自己拿不到材料。首先拿到材料的学生带着一股神气的表情看着没有拿到材料的学生,而其他学生也都为快点拿到材料而争抢。教室里一片拥挤和混乱。各小组拿到材料后,本应开始有组织地研究,可是学生们却各自占着自己拿到的材料摆弄着、玩耍着,好像这些材料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一样。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也缺乏合作精神,有的学生总是情不自禁地捣乱一下,如当有学生把土豆放在矿泉水瓶子盖上想办法使土豆保持平衡的时候,有的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推一下瓶子或者摸一下土豆,结果就使土豆掉下来了。此时,有的组长就充当了“小权威”“小霸主”的角色。这些“小权威”或者由于自己在班级中有某种职位而觉得自己地位较高,或者由于自己学习成绩比较好而觉得自己发言具有权威性,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其他同学横加指责,尤其是对捣乱的学生或者学习不好的学生,有时甚至拒绝与他们一起做实验。面对这样情况,有的学生默默接受了这个决定,而有的同学则故意找茬,破坏他们的实验。这样小组实验谈什么成功,又何谈成效。
  针对这一情况,我会及时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指导他们进行明确的分工,让他们各司其职,友好合作。课后我还会就小组合作的问题,继续跟学生探讨:“有的合作小组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并没有完成规定的任务,你们说说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们纷纷发言,说道:“都是某某不好,他总是捣乱”“都是某某不好,他总是不让我们参与”“都是某某不好,他总是不好好配合我们”……看着他们相互争辩、指责、推诿责任,我话题一转,说道:“我们很多同学都说是别人做得不好,那让我们自己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什么错误呢?”这时,学生们一下子都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学生低声说:“老师,其实我也有错误,我不该总是欺负别人,扰乱别人实验。”这个学生话音刚落,其他学生也纷纷开口:“其实,我也总是走神,没有积极参与进去”“我不应该阻止其他学生参与实验”……看见学生们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性的认识,我感到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只要学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过错,并能够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这就是学生自我管理的起步,也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成功的起步。
  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的教师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在刚开始阶段通过实施“小组长”制度,让小组长全面负责整个小组的学习。实践证明,小组长对调节、控制整个小组学习进程是比较有效的,但缺乏学生自我反思意识的“小组长”管理制度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容易导致小组长的硬性管理。小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容易产生冲动的情绪,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往往为所欲为。小组长管理可以压制学生某些情况下的某些行为,但“外在的制度约束”不容易被其他成员所接受,其他成员或者带着不满情绪被动接受规则,或者想方设法阻碍小组学习。缺乏自我认识的、长期由小组长管理的小组合作将导致小组长的霸权管理,而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行为将会延伸到班级的其他活动中,直接影响班级的管理活动。
  所以,教师应改变从外部对学生强加政策的方式,从一开始便要努力培养学生自我反思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自我反思、自我认识能力必须通过具体活动来实施,让他们在具体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中开展自我反思,认识到自己对整个团体的重要性。
  二、在自我反思基础上对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
  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反思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步,但开始自我反思并不等同于学生已经有了自我管理的意识。自我管理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在完成自己应尽义务与责任的同时不妨碍他人。所以,在学生有自我反思的意识之后,教师应逐渐培养他们团队意识、集体意识,使他们对集体产生一种责任感,进而通过集体意识的培养达到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目的。
  在小学六年级的一节数学课上,我安排合作学习的任务是:讨论圆的面积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之间有什么关系?一个小组组长拿到材料之后,就让各个成员摆弄起来,可是这个小组长却没有动手,而是权威地说:“你们说说圆的面积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你们不知道的话,我就告诉你们。”学生抬起头,有的用崇拜的眼神、有的用惊奇的眼神看着小组长,小组长得意洋洋地说:“这个很简单!圆的面积肯定是与圆的半径有关系。”他一边说,一边开始摆弄实验材料,而旁边的小组成员却一脸迷惑。
  这样的合作学习显然违背了合作学习原有的精神与原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学生这种没有合作精神、集体意识的行为将不利于整个班级的健康发展。为此,我决定采取一些策略,通过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这种策略能使小组长有意识地去考虑其他同学、帮助其他同学,也能使他对自己原有的、喜欢独揽一切的行为进行有意识的克制与反思。这种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生活在集体当中,自己的行为将时时处处影响集体的形象。在课堂上,优秀生要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不要以自己的言行去压制他人,而后进生为了维护集体的利益,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对自己不断提高要求,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为集体的成功做出贡献。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有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保证教学质量。只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如果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就是一种奢望。在课堂学习中自觉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自身成长以及班级管理的高效性,能对学生学习的有效进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东桂,张东,黄玉华著.班级教育管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丁榕.班级管理科学与艺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杨妮妮,李振义.合作学习中的几点困惑与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4).
  [4] 陈旭远,李杨.贝里的合作学习观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5(9).
  (责编 张晶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