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论邓小平哲学思想及其发展]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哲学思想读后感
 

[论邓小平哲学思想及其发展]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哲学思想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2-05 04:09:57 影响了:

  摘 要:邓小平同志的哲学思想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科学体系,这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与完善、运用矛盾学说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以唯物史观的自我完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所以,邓小平哲学思想来源于毛泽东思想,同时又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邓小平;哲学;思想;发展
  
  邓小平同志的哲学思想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活的、最实现的毛泽东思想。因此,可以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来源与基础,而后者又是对前者的继承、发展和划时代的突破。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把邓小平同志的哲学思维方式概括为:整体性、系统性,善于从大局、整体和本质上把握事物;战略性、设计性,着眼于事物的发展和未来,并用之指导现在,实践性,即注意实践、讲究效益,根据情况变化调整实践形式。其哲学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与完善�
  
  邓小平同志不但阐述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而且率领全党批判了极“左”思潮和“两个凡是”的错误倾向,打破了思想僵化的局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恢复和重建了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指导和支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人们解放了思想,从而建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对这场讨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我们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立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或者说恢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思想路线”。[1]毛泽东同志虽然反复讲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但是没有把它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合起来论述。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为这一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尤其是重要的是邓小平同志在真理标准问题这场讨论的基本上,纠正了“左”的和“两个凡是”的错误倾向,对党的基本路线作出了精辟的阐述,他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2]邓小平同志在这里为全党阐述了一条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他对我党思想路线的坚持和捍卫,也是他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发展。在思想路线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坚持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据社会实践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党的思想路线第一次作出的新的概括和总结,这个以实事求是是为核心的思想路线植根于实际,像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在有机联系,突出地深刻地表明了邓小平同志哲学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特点。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们遵循这条思想路线,在实践中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他的论著中,诸如,关于生产与消费、红与专、德与才、民主与集中、民主与专政、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等许多问题上,无不体现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辩证思想。在其哲学思想中,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与其说是逻辑思辩,倒不如说是指导实践的方法论。�
  
  二、运用矛盾学说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总是根据事物的特殊性,去选用适合的方法和道路,解决不同的问题,而不是生搬硬套马列主义原理。毛泽东同志上述的这些方法。政策和道路,是根据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典范地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思想中这一精华领会得最深,把握得最准。他根据任何事物都具有特殊性的这一原理,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这一思想。他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的基本内容就是要求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遍原理在中国具体化,形成一整套适应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方针政策,走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对毛泽东同志民主革命时期关于“农村包围城市”;三大发行时期关于“和平赎买”民族资产阶级政策,以及《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所强调的走我国自己工业化道路等这一系列思想的发展。��[3]�毛泽东同志上述这些思想是前人没有的,是毛泽东同志根据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确良国情提出来的。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这些思想,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定要走自己的道路。他说:“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就明确告诉人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既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套,又不能从别人那里购买搬进来,而只能靠走自己的路去建设实现。从而解决了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道路问题。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比如,他强调,八亿农民不摆脱贫困,中国就不能摆脱贫困,就无法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历来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重视。恩格斯早就指出:“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4]��
  同样,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还解决了十年改革中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一国两制”的构想就是其中一例。“一国两制”的思想蓝图是为了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前进和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分析中国国情。香港,台湾的现状,以及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而得出的逻辑结论。面对收回香港主权问题,既要考虑到国内现状和整个国际形势,又要考虑到这是处理历史遗留问题。选择的方案,需要考虑中国,英国和香港同胞三方都适应,才能被各方接受,不采取“一国两制”的方式,可以这样说,香港问题就很难顺利的圆满解决。一国两制的提出,是一个创举,也是一个崭新的观点和概念,符合对待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方法解决这一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也是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哲学思想一个新的贡献。�
  
  三、以唯物史观的自我完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其哲学理论的核心,是揭示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准问题,坚持生产力标准,是他的思想体系中的主轴。邓小平同志的思想理论中的许多基本观点,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一国两制理论等等,都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而进一步发挥和发展的。他多次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早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就代表有党中央讲话,一句叫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一句叫做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成为我党有关知识分子的一项基本政策。他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我们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这些都是指导科技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这既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原理,又是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他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把“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中国在过去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没有把经济搞上去,是一个很大的失误。�
  根据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新形势,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要研究中国的国情。他说:“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的必须看到的,一是底子薄,第二是人口多、耕地少。”他还说:“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在改革开放中,中国十多亿人的吃、穿、住、行的问题,始终是一个重大的现实的问题。不仅如此,能不能把经济搞上去,还是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关系到能否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能否有吸引力的大问题。
  在对外开放方面,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要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也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但必然要以自力更生为
  主。” ��[5]�这就为我国对外开放确定了基本方针。他还语重心长地告诫说:“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同时,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
  滥。”��[6]�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二者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本质区别,又要看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互联系的一面,使我们能够头脑清醒冷静地开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工作。�
  综上所述,邓小平同志的哲学思想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活的、最现实的毛泽东思想。因此,可以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来源与基础,而后者又是对前者的继承,发展和划时代的突破。��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一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 第208页�
  [2]《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 第242页�
  [3]《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一版 第621――622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一版 第295页�
  [5][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23页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