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 标准化在实现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 标准化在实现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2019-02-14 04:30:00 影响了:

  摘要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我国农业的腾飞能起到积极作用。对农业标准化在产业化运作中起到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农业产业化;作用;问题;对策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在对原有的生产方式进行变革时,除了要求进行企业化经营、规模化建设、集约化生产、系列化加工外,产品的规格化、标准化也是其重要特征和基础,而且农业标准化在产业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标准是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农业标准化就是指按照工业生产中“统一、协调、简化、优化”的标准化原理和方法,通过制定标准,组织实施和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把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的轨道。使其在向市场化、规模化和深加工方向发展进程各环节中不断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它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结构调整进程;优化农产品品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保护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依据及技术基础,更是应对农业入世的重要举措。
  
  1标准化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1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技术及产品质量的提高
  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的原则下,作为先进经验、科技成果及技术的载体,农业的标准化将会促使其生产措施从生产、管理到销售都趋于规范,并将相关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易于理解和掌握的技术,促进劳动者生产素质的提高。
  另外,作为判断产品质量的依据之一,农产品按标准生产是保证质量的前提,而标准水平的不断发展可使农业产品在质量逐步提高的同时,产量及生产规模得到增长。按国际标准生产农产品, 并进行农产品的国际监督检验和认证,还可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使之逐步走上集约化经营的道路[1]。
  1.2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保障
  近年来,随着农药、化肥、激素、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农业污染变得日益突出。关注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改善我国在农业出口中的国际形象,增强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这些都对农作物的生产规程和无公害生产新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1)注重农产品的安全性,健全与国际标准相配套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环境标准,使产业化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可循。在农产品生产中推广生态农业;对生产中农药、化肥、激素等限制用量,加强环境治理。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使我国农产品的安全性生产得到保证,并对诸如运用转基因等现代科技成果生产的农作物的安全性开展研究,制定相关标准。我们还要制定相应标准,加大对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我国独特的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成果的流失,以及WTO中有关知识产权的协议对国家农业和产品生产和贸易造成影响[2]。
  (2)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推行规划化种植,统一技术支持、统一农业用药用肥供应、统一质量标准,发挥规模效益,规划建设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发挥生产基地的示范样板作用,带动整个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健康发展。同时,注重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相结合,全面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具体技术操作规程,通过严格实施与管理,科学试验与示范,指导农业生产者按标准从事农业生产,建立起高标准的示范基地[3]。
  1.3对农业相关品牌的建立有促进作用
  近年来农业出现的增产不增收现象,给广大农民造成了很大损失。参照其他行业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要解决该问题就必须把对产量的关注转移到提高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及品牌建立上来。
  由于受社会、经济及自然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市场上的农产品优劣混杂,真伪难辨。要确保农产品质量的优质和稳定就必须建立统一的产品管理规程及质量标准,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抓好优势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和精细包装设计工作。突出抓好NY 5000系列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搞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质量认证,积极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系列国际环境体系认证和GMP、HACCP质量体系认证,使企业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争创农业名牌[3]。只有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增加,其身价才能得到提高,才可以解决“卖难”问题,从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的目的[2]。
  1.4可使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化竞争
  自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市场日趋国际化,相关技术及信息的交流也更加频繁,区域经济变得一体化和竞争变得全球化。在此背景下,要使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农业标准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发达国家的农业,都是以高度的标准化为基础的。建立我国自己的农业标准体系,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且对市场的有序、贸易的规范和公平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加入WTO后,相关贸易壁垒逐渐被拆除,但“绿色、环保一类的健康标准”却在不断地提高。为此,我们除了要在出口农产品标准和质量上下功夫以外,还要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标准化的水平,并积极参加规则的制定,保护自己的利益。实施“走出去”战略,重点拓展周边国家市场,扩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2]。
  
  2标准化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目前,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普遍存在着对农业标准化建设重视不够,实施的深度有限;标准离国际水平还有一定距离;制订和实施标准还处于自发和分散状态,缺乏统一规划,针对性及对重点问题的把握不强,无法适应产业化要求,而且产后标准和系列标准缺乏,标准与实际需要结合不够;农业生产中存在着重制订标准轻实施的现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
  2.1加强对农业标准化重要性的认识
  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支撑,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针对我国广大地区农民基本素质较低、标准化认识不强的实际,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手段和方法切实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宣传,使农民群众懂得农业标准化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收入的必要性。
  2.2农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应从注重产量逐渐转变到质量的提高上来,缩小与国际水平的距离,增强产品竞争力
  由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目前我国农产品供求也发生了转变,并开始出现因农产品品质低下卖不出去,以及高品质、绿色农产品供应不足的尴尬局面。这是市场在提醒我们――单纯追求产量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必须重视质量,对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要重视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而这一切就要求农业标准的制定、修订要与国内外市场的实际需要挂勾,要与国际水平接轨。只有全面系统地开展高质量标准的农业生产,切实提高农产品品质,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使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2.3加快和完善农业综合标准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和生产规程
  要改变目前我国农业分散经营的生产模式和生产计划、管理规程和产品加工中的随意性,其关键是建立起一个高质量的涵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综合标准体系,并加强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有效性”连接、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标准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农业标准、农业监测、农业标准评价、农业标准推广和农业标准管理等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为此,我们要加快完善农业综合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使标准的系统化、监测网络的全面完善、培育优质农产品和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以及相关技术操作规程的推广问题和检查督导系统对标准的监测得以实现[2]。
  2.4在农业生产标准化实施办法中,应将生产的全过程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坚持做到“四个标准化”
  (1)品种布局标准化。为保证农作物品种的纯度,实行品种按区域划分。种子引用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决不从疫区引种。
  (2)田间作业标准化。要求农业生产者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实现标准化作业。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作物生长整齐一致。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坚持作业时间、农药配方、技术措施、防治的统一运作,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肥、农药,推广有机肥、生物或矿物源农药和肥料的使用,实行生态良性循环。对生产中所使用的农药和肥料实行全程监控。农作物收获时分品种收割,单品种储存,严防品种混杂,为加工标准化打下基础。
  (3)农艺措施标准化。要求各生产区域和生产者根据统一规范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落实种植的技术要点,建立田间作业档案,对作物生长进程全程记录,制定肥水计划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对农业记载和资料方面的术语、符号、代号,种子的品种分类、质量核定,以及试验、检测、生产、加工、包装、存储、运输等过程,都要按照统一标准的技术要求执行。
  (4)人员素质标准化。对农技人员,定期安排学习,进行知识更新和技术交流,总结生产经验。对生产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针对相关生产技术要点、科学运筹肥水、病虫草害的处理办法等细致讲解,提高实际操作者的处理能力。
  
  3参考文献
  
  [1] 焦玉屏.农业标准化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10):6-7.
  [2] 彭克明,李彦玲.关于加速推进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2):248-250.
  [3] 王福毅,李振山.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实践[J].农业质量标准,2005(4):26-27.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