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微内容环境中的学习者体验设计初探】
 

【微内容环境中的学习者体验设计初探】

发布时间:2019-03-21 04:26:28 影响了:

  [摘 要] 本文首先描述了微内容与微型学习的概念,指出Web2.0时代学习者的个人学习环境已呈现出微内容环境的特性;接着分析了在这种微内容构成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认知方式的适应发展,着重阐述了学习者的五种注意类型,分别是聚焦式注意、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交替式注意和分配式注意,以及从主聚焦、半聚焦、边缘聚焦到随意聚焦的四层聚焦方式;最后,论述了微内容环境中学习者体验设计需加以重视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微内容;微型学习;个人学习环境;学习者体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0-0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008(2009)06―0067―04
  
  Web2.0时代的网络中充满了“小片段、松散连接、永处于动态重组中” [1]的信息组块,在这种新的在线环境中,学习的形态也在发生着变化,微型学习成为适应新环境的新模式。这种由微内容构成的环境对学习者的认知行为和学习体验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力图通过对微内容环境的特征及学习者在新环境中注意类型和聚焦方式的适应变化等方面的描述分析,对以上问题作一些初步回答。
  
  一、微内容与微型学习
  
  微内容(Microcontent)一词,1998年最初被尼尔森等人使用时,指向的是一种用以描述宏内容的短小扼要的摘要形式,比如e-mail的主题句、网页的标题介绍、元数据描述词等这一类的文本[2]。
  (一)何为微内容?
  安尼尔・达士(Anil Dash)将微内容描述为“迷因大小”(meme-sized)的信息组块(Dash, 2002),迷因在社会学研究中被认为是一种可复制传播的文化基因。达士认为:微内容是一种以短小形式发布的信息,它的长度受限于一个单一的主题,也受到时下阅读数字内容所使用的软件和设备的物理技术条件制约,并预言在未来数年迷因大小的内容组块将成为互联网的自然习语[3]。同年,美国人戴维・温伯格(David Weinberger)将微内容表述为“小片段、松散连接、永处于动态重组中”的信息单元(Weinberger, 2002),这一描述逐渐成为流传度较广的微内容通俗解释文本。此后,欧洲学者马丁・林德纳(Martin Lindner)将达士对微内容更进一步的描述归纳为一组微内容的三元特质,即自包容性、独立元素化和恰当的数据格式 [4]。自包容性指微内容是能在计算环境下和智力分析及社会文化情境中可以代表自身的最小的单元;独立地址化,是指对计算机而言具有永久可链接的地址或资源定位符,对人类而言,可作为语义的文化基因有迹可循并能不断复制;恰当的数据格式,指具有可被便捷地使用及重组、兼顾文化模式化和机器可读性的格式。
  Web2.0的应用发展激发了用户自创内容的热情,微内容随之大量涌现。新的网络应用将Web1.0时代基于文件和页面的宏内容分解碾碎,Web2.0其实就是由小片段松散联结的微内容组块构成的。微内容可能来自一封邮件、一则网络新闻、一个即时短信、一篇刚更新的博文、一句twitter里的碎语、一段土豆网上对一本新书的评论、一个Wikipedia中新增的词条、一张Flickr上的图片、一段Youtube上的视频,甚至只是一个Facebook中好友留下的电话号码……
  在线内容的微型化对在线教育和网络学习必然产生无可回避的影响,在e-learning研究领域,一些学者开始关注这一变化,并提出一种适应e-learning2.0时代的新学习模式――微型学习。
  (二)微型学习的理念
  林德纳在2004年第一次将微型学习表述为一种指向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内容和微媒体的新型学习[5]。另一位欧洲学者彼得・布鲁克(Peter Bruck)则更加关注微型学习所指向的一种新型的知识组织结构。2005年,在奥地利举办的第一届微型学习国际研讨会上,与会学者认为该术语在e-learning情境中被用以描述学习者与被分解为小型组块学习内容之间的短暂交互;微型学习的过程跨度较大,可以是几秒种,如在移动学习中,也可以是10多分钟。虽然没有公认的准确界定,但基本达成的共识是,这个词汇越来越多的被用来描述人们开展非正式学习、在微内容、微媒体和微任务环境中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特别是那些基于Web2.0和无线网络技术的活动[6]。
  国内研究者祝智庭教授和张浩等人,从词源学的角度分析“micro”具有微、小、轻、快等多层语义的基础上,将微型学习与移动学习和娱教技术以及一对一环境中的学习[7]等相关概念相关联,提出在对微型学习的理解中,既要关注其学习内容组块信息含量的微型化和学习时间跨度的短暂性,也要认识到其蕴含的独特学习品性与格调特征。并由此形成他们对微型学习理念的理解与表述:微小的学习组块,通过轻便的学习设备,轻易地获取、存储、生产和流通;学习者在轻松的心态中,获得一种轻快的、愉悦的学习体验[8]。
  微型学习理念的提出与认识的深化有赖于多学科的渗透与交叉,特别是认知科学的研究,新的内容组织形态、新的环境对于学习者认知行为提出了新的挑战,学习者需要合理的使用注意力资源以适应环境。
  
  二、微内容环境中学习者的注意类型与聚焦层次
  
  大量用户自创内容的涌现在带来互联网内容资源空前繁荣的同时,也引发了对注意力资源稀缺和信息过载的问题。信息爆炸带来信息过载: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却常常感觉到饥渴。关注由技术发展而带来的人类注意模式的变化发展成为微内容环境研究的热点领域。
  (一)连续部分注意与信息过载
  1998年,琳达・斯通(Linda Stone)还是微软的研究员时便开始关注一种她称其为“连续部分注意”的信息认知模式,在2005年,她提出了一个现在已很有影响的理念:连续部分注意是后多任务时代的一种适应性行为。被连接着让我们感到自身存在的鲜活……这不是生产力的需要,只是一种被连接的需要[9]。琳达是最早一批用积极的态度看待“连续部分注意”这一认知现象的专家中一员,虽然这种现象现在仍被一些研究者认为是具有消极和阻碍作业的,他们坚持认为这会分散注意力、会打断生活流。
  琳达认为当过时的组织结构和心理模式面对着由不同结构的微信息所构成的新环境时,“信息过载”现象便会典型性地发生。与她的观点近似,温伯格觉得:要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不是去减少信息,而是去获得更多的信息[10]。布莱恩特更直接指出,需要去获得的这些信息应是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构成并呈现的,如微内容和元内容的形式[11]。
  人们现在确实越来越需要同时或接近同时地注意并聚焦若干个多样而动态的信息源。这在从前可能只是高级管理者们需要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这个词的现在被广泛使用在一些曾被认为是普通日常的工作上。当然,注意力的问题不只是“信息过载”的后果,在城市文明中始终存在着“太多的信息”。信息过载的形成本质上是由于过滤机制太薄弱。在数字化(微型)媒体使用情境中,这些问题特别会发生在当建立在数字接入点的新主体面临着具有更传统角色和概念的知识和信息工作时,缺乏精心设计的自适应性的应用和界面的支持。
  为找到一种克服这些问题的方法,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关于“注意”的理论。如卡范娜和阿尔瓦雷斯假设在注意力经济中可以切分出一种如货币般运行的基本的“注意单位”[12],然而实验研究中还没有拿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成果。即便经济学上真有这样的方法,最后很可能的结果是,将这种方法用于对如此复杂的心理现象做建模还是显得过于简单化了。毕竟,注意力的问题交织着认知模式、神经计算、媒体功能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若干复杂因素。尽管如此,神经认知心理学家索尔博格和马特尔(Sohlberg & Mateer,1989)所提出的五种注意类型依然不失为一种可资借鉴的经典分类。
  (二)注意的五种类型
  索尔博格和马特尔认为人类在认知过程中至少存在五种不同类型的注意方式,包括聚焦式注意、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交替式注意和分配式注意[13]。
  聚焦式注意(Focused Attention)指向认知主体对特定的视觉、听觉或触觉刺激加以区别并分别做出反应的能力;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是当认知主体在认知环境中面对干扰或多个具有竞争性的刺激时,保持原有认知或行为状态的能力,是一种具暂时排他性的注意方式;持续性注意(Sustained Attention)描述了认知主体在连续和重复的活动中,保持一致的行为反应或状态的能力;交替式注意(Alternating Attention)指向个人的心理灵活性,它表征了认知主体能灵活的转变注意聚焦和在不同认知要求的任务之间游移的能力;分配式注意(Divided Attention)则是主体同时向多个任务需求做出反应的能力。
  在Web2.0应用情境下,学习认知流程变得越来越破碎、重叠,分散式和交替式的部分注意不再是特例,而往往成为普遍的行为方式,当然这也导致了习惯性的注意压力。微内容环境中的学习设计所面临的挑战,即是帮助创建和管理这种新形式的“非连续部分注意流”,它既可能存在于某些软件环境中,如Windows操作系统、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网络浏览器等,也存在于更广泛的传播媒介的使用情境中,如办公室、教室、宿舍或路上。为此,我们还必须考虑不同的媒体和设备各自的空间和社会文化关系。在这样一种复杂的环境中,主体的聚焦是非单一平面的,而是有若干不同层次的。
  (三)聚焦的四个层次
  在具有“连续部分注意”特征的微内容环境中,林德纳认为学习者将面临在四种不同层面上的聚焦抉择[14]。与多维的真实世界中的情景(如办公室)相比较而言,数字媒体跨越平台和设备,有倾向性地建构了一个丰富结构化的应用环境。
  1.主聚焦(Main Focus)。主聚焦的方式存在于一段时间中只有一个目标和一个应用,通常是对某种形式的文本,所变化的是聚焦对象的性质和粒度。当注意和聚焦日益分散和交替,主聚焦限制在一个“单位注意”中所能掌控的东西,这种单位可长可短。以前所谓的宏内容已被新的注意模式和谷歌搜索结果或博客撕碎了。因而,在主聚焦中所谓较大的“对象”也失去了明确的界限,越来越多的是一些类似“小片段、松散连接”的东西,一些具有较强“引力”的微内容会凸显而区别于围绕它们的其他内容,这种引力可能是个人兴趣、内在语义、设计和注意结果的综合作用。主聚焦是无论宏内容时代和微内容环境中都需要“定睛一看”。
  2.半聚焦(Semi-focus)。在宏内容环境中,半聚焦是保留给辅助的应用和内容的,类似用于阅读时手边查阅的字典,或如论证的主线中一个备考的例证。在Web2.0微内容环境中,这种半聚焦方式变得更为重要。譬如正在扩大的视野,取代“主聚焦”的这种新的“半聚焦”方式,带来了新的水平模式和视觉模式,这当然降低了垂直“深度”和线性论证。无论是在语言修辞和图像层面,微内容似乎都是专为半聚焦关注设计的,它们可被“一瞥而获”。
  3.周边聚焦(Peripheral Focus)。在物体表层上的“半聚焦”,既有同时对不同空间的关注,也有时间上交替的情况,存在于从眼角“侧面一瞥即得”的更广泛的范围内。周边结构中的信息嵌入了情境化聚焦的内容,在微内容环境中主体应用这种聚焦方式也是为了确保必要的快速反应。认知主体将高等级的对象保持在聚焦中,并扫描边缘以防更重要的东西出现[15]。为周边聚焦设计的应用,如动态提示箱、可显示新传入的电子邮件或新闻小挂件等。基本上,采用这种聚焦方式可以将周边信息“一扫而过”。
  4.随意聚焦(Casual Focus)。随意聚焦可看做是周边聚焦的一种变体,它是一种典型的网络和手机媒体所带来的认知效应。因为总是有更多的信息“在那儿”,主体被不断唤起、吸引去探索一个永远充满着无限可能性的空间。事实上,这甚至就是Web2.0的一个特征,因此它也被称为“随意网络”。任何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都知道,进入这种可能性的境界对高级创造是非常重要的。保持这种开放的境界,并使其成为整个创造力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以这样的方式设计新的应用和界面是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基于微内容的新的学习环境边界模糊的,不仅在工作和学习之间、工作和私人生活之间,而且在工作和娱乐之间。精心设计的“微型注意”应用考虑到这一点。这种“一念之间”也许只是“一时之快”的聚焦方式,却也为“一切皆有可能”提供了机会。
   5.背景或无聚焦(Non-focus)。一般来说,在较低程度上引起关注或聚焦的环境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可被视为“背景”,它一直潜存着。但是,也有一种永久的背景,通常是没有聚焦,但仍被永久感知,稳定或破坏整个情境。这就是一种由数字媒体呈现和传达出的用户在其间所感受到的或“公开”或“封闭”的总体感觉。两者在不同场合对不同的人都是有意义的。比如使用Microsoft Office工具时,会有一种在“每一个方面都已经考虑到的”封闭的系统中稳定沟通的感觉,而互联网则是无序变化的,个人必须面对可能发生在任何角落、任何时间的突发事件。因而这种背景性的聚焦有时似乎是“一览无遗”的,但其实又是“一望无际”。
  基于以上认识,在设计和开发基于微内容环境的学习项目和活动时,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到微内容环境中学习者认知行为中注意类型的变化和聚焦方式的丰富性。
  
  三、微内容环境中的学习者体验设计
  
  在设计领域,Web2.0设计大师彼得・莫霍尔兹(Peter Merholz)提出应“停止设计产品,开始设计体验!” [16]。另一句名言“进程不是程序”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即开发者不能先第一步确定“单纯”的核心功能,然后第二步将它封装进一个“可用的界面”。影响到教育技术领域,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便是如何从“学习体验设计”开始,而不是首先选择教学方法然后结合一个特定的软件系统。但是,设计学习体验之前,有必要从技术、社会文化和人类学等维度重建和理解究竟什么是数字时代的“学习体验”,作为学习体验的主体――学习者在环境中是怎样的主体地位?
  (一)主体地位和媒体姿态
  以社会文化论的观点,不同的技术和媒体构成了使用者特定的“主体地位”(Subject Position),限定了可能的体验和活动领域[17],它们以某种特定姿态的存在已天然地将一定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附加于使用该技术媒体的个体之上。界面的外观和感觉、互动的可能与程度、结构和流程以及内容的语义……所有这些方面已确定了一个使用者必须进入且自适其间的“场所”。
  在一个具体的数字媒体使用情境中,总体的主体地位可能被描述为局部主体地位的重叠效果。它们是由特定软件(如MS Word)、软件所被嵌入的更广泛的“软件环境”(如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特定设备(如掌上电脑、智能手机等)的功能和界面构成的。所有这些“局部地位”以及整体地位,本身就是一个特定技术、文化和社会因素融入媒体设计和媒体使用模式中的复杂作用结果。
  到目前为止,开发者为用户设计的大多是阿兰库珀(Alan Cooper)等人所谓的具有“统治姿态”(sovereign posture)的桌面程序[18]。它们都“以全屏使用最佳”、“垄断用户长时间注意”、“提供一整套有关功能和特性”,且往往被“持续启动和运行”,作为主要工具占据了用户的整个工作流。但现在桌面终端的工具范式逐渐开始让位给新的网络信息空间范式,软件只是被看作更广泛的生态环境系统中的一部分。
  (二)界面与交互设计
  学习体验设计中学习者将面对若干种不同的界面类型。首先是学习终端设备及其所加载的操作系统的界面,如微软Windows系列的笔记本电脑、塞班6.0的诺基亚智能手机等。其次,应用软件的界面,如Word文档处理软件之类。再者,小挂件(Widget)客户端界面,一个挂件一般只涉及一种微内容,提供一个网络服务,如天气、时钟或新闻小品等。另外,浏览器已经不能仅看做是一种单纯的应用软件了,云计算的兴起已使它成为了一种新的操作系统,一些在线服务提供商如谷歌几乎可以让学习者通过浏览器登录完成所有桌面软件所可以实现的功能。
  如此,界面设计必须考虑多任务空间和时间中若干不同的设备和应用:在空间上,通过浏览器标签、小挂件客户端等,若干窗口是同时打开的;在时间上,因为在一个多任务微内容的情境中,伴随着的必是连续的部分注意,所以要能允许跳转而又不至于破坏工作学习流(Flow)。流的概念超越了传统的关注单个焦点和强势主权姿态软件情境的交互设计。
  (三)流的设计
  “流”或称为“心流”的概念来自美国心理学家奇克森特米哈伊(Csikszentmihalyi),早在1975年他便使用了Flow这一概念来描述他观察到的当人们投入体育运动或创造性工作时的那种体验[19]。奇克森特米哈伊认为,心流体验具有如下的一些特质:它是一种从一瞬间到下一瞬间毫不费力的滑移过去的感觉;常常出现对自我和环境、刺激和反应、甚至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不可分辨性;在心流体验中常伴有非外界刺激的自我激励和奖赏;具有高度的满足感甚至接近某种欣快状态;心流的产生似乎既不是主动也不是被动;处于其中的主体有一种完全是来自直觉的,并没有意识到是在“操纵对象”的掌控感。
  流的概念被库珀等人迁移至人机交互领域,库珀在《直面2.0:交互设计精要》一书中详细分析了交互设计中三个维度的流[20]。一是可用性流,它是被程序化的系统活动和交互的通常流程,是基于视觉的和逻辑的;二是用户工作流,既在一个任务中,也在相关任务之间;第三维度的流指向软件透明性的特定设计,与奇克森特米哈伊所谓的流体验非常相似,正是以动作驱动的内嵌式交互为主要特征的。对流的第一和第三维度,可感知的简易性(perceived simplicity)特别重要。著名的例子有苹果和谷歌的商业设计,简易性在这里不仅指逻辑层面的可用性交互结构,而且是指向美学层面的。
  流的设计几乎是微内容环境中学习者体验设计最重要的问题。在微内容环境中,学习者基本处于一种边缘性的投入与连续的部分注意状态之中,学习体验设计应考虑如何调节和引导学习者的注意力,不断给予可激发学习投入和持续注意的刺激与反馈。既要考虑微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又要在松散的内容背后隐藏某种关联,并在不断的学习体验中逐渐形成一个隐性而连续的结构流程,同时让学习者在微型学习体验中始终有一种自由开放快乐愉悦的心流状态,这是对学习设计者们新的挑战和要求。
  
  [参考文献]
  [1][9]David Weinberger.Small Pieces Loosely Joined[M].New York: Peruses Books Group,2002.
  [2]Jakob Nielsen. Microcontent: How to Write Headlines, Page Titles, and Subject Lines[DB/OL].https://www.省略/alertbox/980906.html,2007-09-14.
  [3] Anil Dash. Introducing the Microcontent Client[DB/OL].https://www.省略/magazine/2002/11/introducing_the.html,2007-09-16.
  [4][5]Martin Lindner.Micro Buzz Honey[DB/OL].https://www.省略/micropresentations/lindner_presentation_microlearning
  2006.
  [6]Theo Hug, Martin Lindner,Peter A.Bruck. Microlearning: Emerging Concepts,Practices and Technologies after e-Learning[M]. Innsbruck: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2007.(8).
  [7]张浩,祝智庭. 一对一环境下的学习变革[J]. 远程教育杂志, 2008,(5).
  [8]祝智庭,张浩,顾小清. 微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J]. 中国电化教育,2008,(2).
  [10][15] Linda Stone. Continuous Partial Attention[DB/OL].省略anic.com/2006/06/continuous_partial_attention.html,2008-06-05.
  [11]Bryant, L.Humanising the Enterprise through Ambient Social Knowledge.[EB/OL].https://www.省略/archives/002895.cfm,2008-09-03.
  [12]Cavanagh, P., Alvarez, G.A.Tracking Multiple Targets With Multifocal Attention[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July,2005(9):349-354.
  [13]McKay Moore Sohlberg, Catherine A. Mateer.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An Integrative Neuropsychological Approach[M].New York:Guilford Press,2001.
  [14][22]Martin Lindner,Peter Bruck. Micromedia and Corporate Learning--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Microlearning 2007 Conference [M].Innsbruck: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2007.
  [16]Peter Merholz. Stop Designing Products[DB/OL].https:// www.省略/blog/2006/09/29/stop-designing-products/, 2008-07-08.
  [17]Foucault.The Subject and Power[DB/OL].省略/documents/foucault.power.en.html,2008-07-12.
  [18][20]Alan Cooper,Robert Reimann. About Face 2.0: The essentials of interaction design[M].Indianapolis, Indiana: Wiley publishing. Inc, 2003.
  [19]邓鹏.心流:体验生命的潜能和乐趣[J].远程教育杂志,2006,(3).省略);杨凌霞,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陈盼,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本科生。
  
  
  Learner Experience Design in Microcontent-based Environment
  Zhang HaoYang Lingxia & Chen Pan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Yang zhou University, Jiansu Yang zhou 2250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Microcontent and Microlearning. Then, it analyzes learners’ five kinds of attentions and four levels of focuses in the microcontent-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Finally, it depicts some related issues about learner experience design.
  【Keywords】 Microcontent;Microlearning;PLE;Learner experience design
  
  本文责编:陶 侃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