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民族性多声思维|视唱练耳谱子
 

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民族性多声思维|视唱练耳谱子

发布时间:2019-06-12 03:55:39 影响了:

  [摘 要]通过对视唱练耳教学中“民族性多声思维”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初步探索,对我国民间音乐发展规律及艺术特点进行一般原则和普遍意义的总结和分析,来寻找适合学生“民族音乐多声思维”学习的理论依据和训练途径,为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民族民间多声部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多声思维 民族性
  随着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以及京剧戏曲票友大赛等形式比赛,其中多声部的原生态唱法逐渐被人们欣赏和喜爱,它不断的带给人们精神上和心灵上的美感享受。这一方面说明越来越多的民族音乐形式得到重视和发展,使得人们的审美观和社会需求发生着变化。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的民族音乐具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此,作为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多声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的视唱练耳教学,更应当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合理的组织和选择民族音乐多声思维知识内容,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促进教师民族音乐知识结构和能力状况的提高。只有将教育社会学价值目标融入音乐基础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才能使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得到更好的传承。
  一、 现今视唱练耳教学现状分析
  在我国,对于西方大小调体系下的视唱练耳教学研究已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方式,并且获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然而,在视唱练耳教学中,不论从教材的组织与选择还是从内容的编排上,对于长期处于西方大小调体系“统治”下的“民族音乐多声思维”教学来讲仍然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民族音乐的和声、作曲技法在思维形式上与传统调性音乐在听觉思维和听觉心理上虽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是采用西方传统调性音乐的听觉方式来聆听本民族音乐,我们很难全面、深刻的理解作品。因此,应该尽早的、全方位的进行民族音乐多声音感训练,通过对音准、节奏、和声、音色、调性感等民族多声音乐要素的训练,使学生真正建立起具有属于本民族音乐多声音感的“耳朵”。学生对视唱练耳课“民族音乐多声思维"学习内容兴趣程度和自我效能感偏低,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自身民族音乐知识结构和能力偏低,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民族音乐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视唱练耳“民族音乐多声思维"教学还受到教材以及社会因素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从“民族音乐多声思维"教材内容组织和选择上看,部分高校所选视唱练耳教材明显存在带伴奏的民族音乐多声思维视唱曲少,视唱及听音训练方面有价值的文字说明和教法建议少;并且缺少从实际的音乐作品出发培养学生多声思维音乐能力的练习,忽视了视唱练耳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二、如何提高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民族性思维
  要提高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民族性多声部思维要走“多元化”的道路;以期建立新型的“民族音乐多声思维"教学关系;并且提出了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
  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音乐文化和教学思路的有益成果,为视唱练耳“民族音乐多声思维"教学提供丰富的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
  1、民族性思维的含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的一种间接、概括的反映.感知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以及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而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间内在的、必然联系的认识则是通过思维来完成的.大脑通过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形式,对“多声部’’音乐知识进行认知和加工,达到对各音乐要素的理解与记忆。多声思维主要体现于各声部相互结合的结构形态(即多声织体)与由不同高度的音同时相结合及其运动所产生的和声关系(即和声)两个方面。“多声思维"是人类在多声部音乐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随着多声感觉、听觉及多声欣赏习惯与能力的发展,逐渐形成起来的一种立体状的音乐思维方式。它从不自觉走向自觉,并逐步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多声思维又是一种多层次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它纵横交错的多旋律线条涵盖了音乐各要素,从音高、音程、音区、音色、节拍、节奏、旋律、和弦到调式、转调、离调、乐句、乐段、和声织体、曲式、体裁等无所不有,它有别于单纯的多声部训练,是通过对音乐各要素的认知和把握,更好的去理解、分析多声部音乐结构和纵横旋律发展的手法。为培养学生横向纵向、立体交错的音乐分析能力,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民族音乐多声思维"就是指研究民族音乐纵横织体形态、和音结合及调性发展等方面。因为,我国的传统音乐,一向重视横向的线条进行,其旋律形态之发达、丰富,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但是,我国各民族的音乐也不都是单声部的,在实际的民间音乐活动中,无论是民歌、戏曲、曲艺音乐,还是器乐、歌舞音乐,都广泛地存在着多声部音乐形式,只不过这些多声部音乐与单一声部的旋律相仿。在多种形式下,各民族音乐多声思维体现出的音乐要素之间的规律是不平衡
  的,本研究所讨论的,当指从总体出发的一般原则与一般规律而言。
  2、教师的综合素养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传授知识,而是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师如何总结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的提高知识和技能修养,将成为十分关键的问题。
  学习兴趣是学生能否自觉和积极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学习的催化剂。它是使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的原动力。浓厚的兴趣会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注意集中于学习,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并乐于迎接音乐学习中的各种技能的挑战,学生如果没有对学习产生兴趣,那就表明他的学习是枯燥的、乏味的,必然导致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下降。
  教师有比较大的空间可以根据学生对民族音乐知识的认知建构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质,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方面,不能很好的进行,比例占到了49.94%。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对于教师自身民族音乐知识能力和教学经验的增长,起着十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利于教师自身不断的总结和反思,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能够及时的改变教学方法和策略,在信息和知识的反馈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团队的合作,教师之间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之外,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团队的科研能力和竞争能力,为视唱练耳教学体系的形成和规模的扩大提供条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