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大学生人文素质目标 民办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人文素质目标 民办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8 03:52:02 影响了: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出,给大学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遇,大胆地实践尝试使我国大学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层次,而人文素质教育恰恰是高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文章以人文素质教育为研究主线,以民办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和揭示出民办学院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缺陷,重新审视民办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探索出符合民办独立学院办学规律和学生特点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之路。
  [关键词]人文素质 民办学院 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沈伟峰(1982- ),男,江苏武进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郑晓坤(1981- ),女,山东济南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会计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44)
  [课题项目]本文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第二期教改课题“民办学院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创新研究”的结题成果。(课题编号:2011JY0012)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053-02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文素质成为一个国家全民文化素质的集中表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灵、美好的人格,引导大学生勇于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新时代接班人。民办学院作为大学生本科教育的重要载体,担负着培养国家栋梁的重任,如何能结合本三学生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摆在教育部门和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谋求民办学院长远发展和寻求长足进步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民办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人文素质,一般是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人文知识,是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涵盖历史、政治、法律、艺术、哲学、道德等;二是人文思想,是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和内在逻辑;三是人文方法,是人文精神中内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四是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①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涵盖了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能力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等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综合实力评估的重要衡量标准。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为例,该校成立于2002年,至今办学近十年,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现在校生已达万人,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相毗邻,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享有较好的社会声誉,学院一直以来积极培育校园文化,努力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虽取得一些成果,但是还明显存在诸多问题。
  1.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不明确,制度尚未形成。学院坚持“技能、出国、考研”三个导向,将“应用型、创业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还没有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中。学院主要依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享人文素质教育资源,自身未形成独立的人文素质教育制度,没有将人文素质内容列入各专业的培养计划,也没有开设专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的理论或实践课程,更没有将人文素质水平纳入到大学生学业考评机制中来。
  2.人文素质教育形式过于单一,教育水平不高。学院的人文素质教育单纯依靠学术讲座,形式过于单一,很难满足学生多方面的人文需求。在团委或者学生社团举办的各类人文素质讲座中,受各种条件限制,要么讲座难以请到高水平的讲座嘉宾,要么讲座主题与人文素质教育差距较远,要么讲座内容注重理论说教,比较乏味枯燥。这样的讲座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必然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导致学生普遍采用一种应付的态度面对人文素质教育。
  3.人文素质教育主体意识不强,处于被动接受。民办学院的学生往往表现出来“高分低能”“高能低分”、人文知识匮乏、过弱的文化陶冶、过重的功利导向等,其中最根本在于:首先人文意识淡薄,原本知识结构就比较狭窄,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更多地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忽视人文知识在人生观中的重要导向作用。其次部分学生存在精神空虚,缺乏责任感,生活品位不高,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的现象,造成价值观混乱,并没有主动改变现状的意愿,因此缺乏主动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
  二、民办学院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高校尚未形成浓厚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满足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需求。大学精神是大学在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内涵,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的集中体现。大学精神的核心是以育人为第一要旨,以全面人才教育为大学使命。育人的重点,首先是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培养有抱负、有政治远见、有广博知识、有责任心的人。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精神的塑造或发扬应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步进行。然而民办学院办学历史不长,未经历足够的历史沉淀,尚未形成符合学校自己办学理念和优良传统的大学精神,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大学精神外化为校风校训等没有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精神层面的价值,甚至尚未形成学院独特的校风校训等作为高校自身的标志,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良好的人文环境,难以满足人文素质教育的需求。
  2.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随着科技时代的飞速发展,民办学院成立后,为了在短短几年中迅速做大做强,普遍将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作为自己短期奋斗目标,学院的发展普遍带有短期功利主义色彩,注重见效最快的学校发展模式,往往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指导功能,一味强调专业建设、学科竞赛、科研转化等功利性的发展指标,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只着眼于人才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等“专才教育”方面,不能从长远的角度进行“通识课程”教学,更不能广泛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片面性和功利性,忽视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不能科学地制定兼顾知识与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