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特色建设研究_英语专业院校排名
 

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特色建设研究_英语专业院校排名

发布时间:2019-01-17 03:43:15 影响了:

   [摘要]:从英语专业办学这个角度来说,如何利用理工科院校的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和教育资源,培养出既有特色,又能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使英语学科与其他优势学科相互融合,实现资源整合,才能使培养的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这也关系到英语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办学思路。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 英语专业 发展模式
  一、引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校外语专业教学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传统的英语专业最初主要设置在单一的外语院校、综合性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央和地方的一些重点理工院校率先创办了“科技英语专业”或“专业用途英语专业”。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越来越多的理工科院校也相继设置了英语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设有外语学院或外语系的院校达近千所,其中1/3以上设置在理工院校。而在外语专业内部,英语、日语、俄语专业数最多。其中,英语专业学科点发展最为快速,尤其在高校扩招这10余年中更是突飞猛进,一举成为学科点膨胀最快的专业之一。
  理工类院校的理工类学科通常具有较高的实力,知识结构的分布也比较宽广。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的特色在于将学校的理工科背景和氛围加入到外语办学理念中,将英语与科技传播相联系。理工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大都是建立在长期的教学基础之上的。相比专门的外语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文科的英语专业,理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探索出具有理工科特色的英语专业办学之路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新世纪对英语特色专业培养模式的新要求
  任何一个有意义论点的提出必须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才具有现实意义和生命力。理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寻求特色发展之路,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一方面,理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教育与外语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在师资队伍、图书资料、教学管理经验、人文环境资源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其英语专业制定的培养方案和采用的教育教学模式几乎完全沿用了传统的英语基础教育,因而其培养的学生既不具备英语专业基础优势,也不具有专业应用优势。
  另一方面,培养具有理工科背景的英语特色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的涉外服务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的发展和新行业的出现使得英语的服务面不断拓宽,新业务不断涌现,英语服务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专业化。为了适应社会对特殊英语人才的要求,理工科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使英语与这些学科形成相互渗透的良性互动,从而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人才。由此可见,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更具有培养英语特色人才的先天优势,可以从不同学科的结合点和交汇点上确定数个专业方向,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样既可发挥自己的特长,确立自己合理的位置;又可避免因一哄而上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有利于形成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
  综观各类开办外语专业的院校在课程设置的安排上,均体现了各校在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方面的努力。师范类院校和行业型院校的培养目标比较明确,开设的课程与其行业或专业性质吻合,例如,师范类院校除强化教育理论、教学法、心理学等教师素质培养课程外,着重于人文、科技知识面的拓展,同时强调积极采用现代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充分利用原有的电教设备的基础上,学会掌握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辅助教学,使教学手段走向现代化。行业型院校如旅游、翻译等极为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从当前就业市场对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看,用人单位除了要求毕业生具有很高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外经贸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要求具备化工、机械、电子、工程、建筑、材料、土木、财经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和知识。而在理工科院校中,这些方面的师资、教材、课程、实验手段等方面都可以现成提供,可向不同程度的学生开设入门或介绍性课程,并了解主要的实验设施和工艺流程。
  三、英语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定位
  高等院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大致包括学历教育说、通识教育说、基础教育说、职业教育说和精英教育说等,具体到理工科院校,我们认为英语教育应该倾向于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随着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四位一体”式发展,材料、机械、商务、科技研发、对外合作、工程建筑、生化研究等领域英语业务和涉外英语业务都需要跨专业的英语人才,对此,理工科院校有其自身优势。因此,理工科院校英语教育的目标应首先定位为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以普通英语教育培养目标为基础,同时结合自身优势学科的特色,将英语与这些优势学科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拓展满足社会需求的英语新兴领域。
  确立这样的目标定位,既是对目前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发展面临困境的有效回避,也是对现有优势资源的充分利用。
  首先,理工科院校开办英语专业确实面临很多现实困境,例如,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科研师资队伍不足,图书资料缺乏等,其培养能力实难与外语类院校和综合性院校抗衡,因此,理工科院校必须面对自己的现状,正确对自己的英语教育进行目标定位,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培养出社会认可的英语特色人才。
  其次,理工科院校的英语教育必须与其优势学科相结合才能谋求生存与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因此,具备英语和相关专业双重背景的学生,将在这些特定的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理工科院校培养英语特色人才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最能体现这类院校英语教育的特色和价值。开设特色课程,编撰特色教材,实行多学科联合授课,将主流教学与特色教学结合起来,做到既强化学生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与实践能力的训练,又兼顾到学生掌握其他方面的知识,从而使之成为具有多元知识结构和多重能力的复合型英语特色人才,这是理工科院校切实可行的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四、英语特色专业建设的实现路径
  理论的论证需要实践的支撑,因此,理工科院校英语特色人才的培养必须寻求符合自己发展的实现路径。
  1.英语专业建设要与社会发展需求想适应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交叉学科不断涌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从而对适应这个时代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经济呼唤宽口径、适应性强、有相当应用能力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当今社会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外交、经贸、英语、新闻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复合型的外语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要求。”
  适应新时代对外语专业的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理工类院校应该根据各自人才培养规格的特殊性在课程设置上有不同的侧重面,课程的内容和深度也要依据各校的生源、专业特色、师资队伍状况等具体情况来确定。
  2.加强双学位建设
  双学位是指在校本科生修读主修专业获取学士学位的同时,又修读其他专业而获取的学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既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特色人才的需要,又满足了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还可以发挥各高校的学科优势,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甚至还可以整合高校之间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我们建议学校开展英语双学位建设。在全校范围内,面对所有专业开设英语双学位课程,选择双学位课程的对象可以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学制采取“2+2”模式,即学生在三、四年级学习主修专业课程的同时,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学习英语专业课程。采取这种模式的原因是:首先,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公共课程的学习任务较重;其次,很多主修专业的课程大三才开设,如果从一、二年级就选修英语双学位课程,将无法使英语与其专业结合起来,从而有悖于我们开设双学位的宗旨。
  3.开设辅修课程
  经过调研发现,很多学生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但出于经济、时间等方面的考虑,他们无意获取英语双学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了使他们掌握自己所需要的英语知识,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辅修课程,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增强其择业竞争力。
  五、结语
  由于各院校的发展状况、师资队伍、学生来源、所在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就业需求情况不平衡等,各高校都在努力探索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道路。应该加强市场调查和研究,加强与其它学科专业的师资合作。对复合型人才的复合程度以及市场需要何种类型的复合人才有比较明确的了解,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科学地确立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复合的专业,克服盲目性,努力培养出服务于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受到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创出学校和专业培养人才的特色。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为英语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为英语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地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效率,跟踪社会的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使外语专业永葆活力。作为理工科院校利用其办学实力,可以培养出具扎实语言基本功,能用外语熟练地进行听、说、读、写、译活动,具备外经贸、英语和企业管理知识,同时又具有某些理工科专业知识、了解工艺、制造和实验过程的复合型人才,是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周文岭.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4).
  [2]秦秀白.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应加强学科建设[J].外语界,2006,(10).
  [3]王晓红.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学科建设途径探析[J].中国冶金教育,2010,(4).
  [4]李洛丹.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学理论,2010,(7).
  [5]付红霞.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8,(2).
  基金项目:洛阳理工学院2010年度重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0-JY025。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