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19-01-18 03:56:44 影响了:

   [摘要] 高职教育,是我国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的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艺术教育要坚持高职教育大方向,找准自身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位置,要以定位的准确和人才的特色赢得学院发展、专业发展的优势。本文就如何构建新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确立新的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高职 艺术教育 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在实践中形成的定型化范式。在高职艺术教育中,要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就要根据新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对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优化、拓展、外延和深化,逐步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艺术专业教学设计模式,让艺术人才对社会适应程度得到提高,让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符合程度得到提高。
  一、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
  1.高职艺术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现今的教育思想观念注重素质的培养,要在满足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充分提高学生主体价值。而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片面强化社会价值观,构建的培养模式单一,这种模式不利于高职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的人才已不能适应21世纪的社会需要,不符合已经变革了的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因此必须进行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多样化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对人才培养规格重新设计。
  2.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定型化范式确立
  构建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依据是党和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对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起着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对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的总体要求。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在坚持高职教育大方向的前提下,呈现出多样化。
  主体的多元化――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因此,确立高职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规格应当强调主体的多元化,坚持学校和文化艺术等用人单位共同商定的原则,同时也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内涵的层次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而展开的。据此,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包括三个层级的内容。第一层级:目标体系,主要指培养目标及规格;第二层次:内容方式体系,主要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途径等;第三层级:保障体系,主要指教师队伍、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
  模式的实践性――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结晶,尤其应当强调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代表性模式,才有生命力,才有借鉴作用。因此,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与专业设置、教学方式、课程体系、教师队伍、以及实践形式等紧密联系,通过这些途径,在艺术教育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能力核心”的培养模式,使高职院校创建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以达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高职艺术教育中内容方式体系的改革
  1.科学的专业设置
  高职艺术教育能否满足社会需求,一方面,体现在其培养目标是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一致;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艺术专业设置是否与生产结构的经济发展变化相适应。高职艺术教育要较好地为本地区文化经济建设服务,必须了解本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切实掌握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变化,随着时代的需求灵活调整,与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科学地进行专业设置。专业结构是否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是衡量专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根本标志,因此,艺术教育专业设置应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口径宽窄适宜,既便于调整又相对稳定。
  高职院校在艺术专业设置方面,还必须有自己的特点,其专业方向应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专业能力”是高职艺术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高职院校艺术教育设置的专业,应符合本地区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对口的、有特色的艺术人才,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支持,从而推动本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如果所设置的专业不符合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即便专业办得很好,质量再高,培养出来的人也无用武之地,不仅为国家造成了许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学校办学活力也会受到严重制约。
  2.合理的课程设置
  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要从培养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在普遍推行学分制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作用,多途径、多形式地进行。通过“双向选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分段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通识教育,夯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扩大学生就业面;通过增加选修课,增加艺术实践教学环节,增加艺术创新学分,增加第二课堂活动,来打破课程的传统的系统性概念,优化课程体系;通过减少总学时,减少必修课学时,有机结合第一、第二课堂,有利于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提高中的本体性得以实现。
  合理的高职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要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应该像苹果的核、肉、皮那样,形成一个由学科内核、学科肌肉、学科表皮共同构成的知识体系。优化高职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复合型、应用型艺术人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要求来完善,使之具有“厚、宽、活”的特点。艺术教育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内核主要应该由基础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技能基础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等)构成;中间应由部分专业必修课程及具有一定专业方向的一组专业限选课程构成,如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钢琴、声乐等课程;表皮应由一些能够扩大学生知识面的任选课及讲座构成,学生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一定的选择。
  3.课程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高职艺术教育对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内容与教学手段。如果不在微观层面上对现有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那么再合理的课程设置也只是一个缺乏真正创新内容的空框架,因此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改革必须同步进行,根据修订好的教学计划对原有的课程进行梳理,对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进行重新认识、解释和设计。如高职艺术专业教学法课程,可在建立微格教室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综合训练教学新模式”,强调“教、学、做”,即“理论指导、技能训练、能力转化”三位一体。其次,在梳理和重新解释、设计原有课程的基础上也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广泛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及时总结经验,增设一些新的课程。
  4.重视艺术实践
  高职艺术教育应遵循艺术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训,升华专业素质。艺术实践是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成功的保证,给学生打造了发挥和检验自己专业水平的一个平台。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打下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艺术实践能丰富学生的舞台经验,提高专业技巧、增强心理素质。通过多次教学、实践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逐步提高艺术学生合格的专业基本素质,并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培养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使他们的综合素质从量变到质变得到升华。
  三、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模式
  当今,教育领域正发生着一场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兴起与发展为标志的革命。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也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在高职艺术教育中,构建以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为宗旨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教师要注重角色的转换,从传统的知识传递权威转变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辅导者、高级伙伴和合作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最终完成职业能力的提高。
  高职艺术教育教学设计模式可以表示为:艺术职业岗位(群)要求――艺术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够用的基础课――必需的公共课,以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为出发点安排课程,达到提高学生从事艺术相关职业能力的目的。此人才培养的教学设计突破了“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的单一模式,体现了“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观念。具体而言,这个过程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首先,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要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了解艺术及相关行业的基本情况。应主要包括本地区艺术行业的宏观背景及行业内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艺术技能水平,对第一线艺术人才和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等,并据此作出准确的市场分析。
  其次,根据“有效需求”原则,从社会调查和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着手识别和分解出哪些是从事岗位(群)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项能力,进一步分析与艺术相关的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与分布情况,把艺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分解细化,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特色上找准位置,以便有选择地确定本专业的学生能完成哪些具体岗位工作。
  再次,进行有关的艺术综合职业能力的分析与分解,这是高职艺术教育教学设计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项工作。艺术综合职业能力主要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项基本要素构成,要创新培养方案、培养途径,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从理论教学到技能教学、从内部条件到外部环境、从教学软件到教学硬件,对艺术专业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使学生具备从事艺术教育或艺术相关职业的能力,从而让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的质量观在不断变革,社会对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就不能一成不变。构建新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宗旨,注重内容方式体系改革的同时,还应注重教师队伍、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保障体系的完善。作为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要牢固树立“质量立校”、“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高于一切”的办学理念,要遵循高职艺术人才培养的规律,借鉴国内外高职相关艺术院校的经验,主动探索和实践,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廖晔.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01).
  [2]湛红艳.关于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11) .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