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传统文学修养课对大学语文的创新与改革] 大学语文改革的建议
 

[传统文学修养课对大学语文的创新与改革] 大学语文改革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9-01-23 03:54:26 影响了:

  摘要:传统文学修养课程的定位是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培养和人文精神熏陶。其教学目的不是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虽然它也兼有这方面的内容,但仅属于辅助性的元素。传统文学修养也不是一般泛泛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而是从大学生人格成长这个具体、明确的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实施的人格教育课程。
  关键词:传统文学修养;人格教育;古今对话
  
  山东大学遵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示的精神,依托本校“文史见长”的学科优势,于2002年对大学语文课实行较大幅度的改革,创立了“传统文学修养”这门新型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历经5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传统文学修养课正在走向成熟和完善,目前已成为我校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前不久得到了教育部有关领导的肯定,并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事实证明,在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我校在这方面的实验仅仅是开始,它属于大学语文改革进程中的一种模式。
  
  一、课程的定位和教材的编排
  
  大学语文课是一门兼语文知识与写作训练为一体的文化基础类课程。近年来,这门课出版了一批质量很高的教材,这些教材精心挑选的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但是,由于该课程的性质决定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才是教学的中心;因此人文精神的熏陶、人格素质的培养只能处于次要的、从属的地位。尽管有一些教材宣称,把情操之陶冶、修养之提高放在内容设计的首位,但实际上很难真正做到。从课文的体例上就能清楚地看出这一点。所有的大学语文课本都是以文体为单元编排的,每个单元当中,课文与课文之间在内容上并不具备内在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单元和单元的关系也是如此。即是说,从作品内涵的角度来考察,教材的编排其实是无序的、散在的和随意的。这样,人文素质培养在实施过程中必然受到相当的限制。
  正因为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开设写作通选课的同时,特别开创了传统文学修养这门必修课程。该门课程的定位是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培养和人文精神熏陶,其教学目的不是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虽然它也兼有这方面的内容,但仅属于辅助性的元素,是为主要目的服务的。传统文学修养也不是一般泛泛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而是从大学生人格成长这个具体、明确的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实施的人格教育课程。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经过酝酿和讨论,我们达到这样的共识,即本课程所采用的素材全部来自中国传统文学。我们的思路是:从中国传统文学当中去选取能够体现我们民族优良人文品格的经典性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鉴赏和学习,陶冶当代大学生的情操,培养健康的人格,以此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山东大学把这门课的名称定为“传统文学修养”,传达了两个信息,第一是中国传统文学,第二是人格修养。即通过传统文学之精华来培育、滋养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这便是本课程的定位。
  在体例的编排上,我们采取了按主题设计单元的方式。这样做完全是为了集中贯彻人格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其做法是:从中国文学史发展的流程中提炼相关的主题,以这些主题为中心选取作品。目前我们出版的教材提炼出的主题共有8个,它们是:恢弘的人文情怀,磊落的魏晋风度,豪迈的盛世气象,深婉的诗人情韵,沉郁的家国忧患,挚热的情爱理想,悲壮的英雄气概和率真的文人性灵。这些主题是从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当中概括出来的,其中第一主题涵盖先秦两汉时期;第二主题涵盖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三、第四、第五主题涵盖唐宋时期:第六、第七、第八主题涵盖元明清时期。它们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同时又含有超时代的、普遍的精神价值。在此基础上,我们再选取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组成了八大单元。这样做的结果,使同学们的学习过程具有了明确的方向性,课文与课文之间在精神内涵上也完全连贯起来了。不仅如此,学生们在解读文学作品的同时,还能够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大致进程,通过这一进程获知中华民族众多优秀品格形成的历史背景。本课的设计也因此获具了相当的系统性,可以说,它与学生们在中学阶段学习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是不同的。
  
  二、古今的对话和教学的交流
  
  传统文学修养不是一门单纯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课程,它最核心的部分并非了解过去,包括古人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内涵,而是与古人的世界实现沟通,进行对话。学生只有将自己尽量地融入进去,打破时间的隔阂,把解读经典作品和联系自我实际状况结合起来,实现古今之间的对话,才能得到来自传统文学的精神滋养,获得人格、品位方面的真正提高。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特别做了一些设计,帮助同学尽快地融入自我,消除隔膜。首先是导语的设置。每一课的前面,教材里都设有导语。比如说,屈原的《离骚》之前,我们的导语说:“人在一生中总是某一种信仰的信徒,对这个信徒来讲,信仰是他的一切。作为理想的殉难者,屈原是一个虽然痛苦但却崇高的灵魂,他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火。追慕先贤,我们不是也需要一种精神信仰吗?”在李白的《行路难》之前,我们的导语说:“人生无常,世路艰辛。有人以哀叹面对,有人以享乐虚度。潇洒的李白告诉我们:面对生活的不如意,应该达观地审视现在,乐观地怀想未来。那我们的态度呢?”在陆游的《诉衷情》之前,我们的导语又说:“有时,我们的生活因为有梦而生动;有时,我们的一生却正因为有梦而惆怅。你宁可选择无梦的平淡生活,还是即使冒险也不放弃对美丽梦想的执著?”这类导语的作用就是引导同学将自己放进去阅读,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古人的心情,并与古人进行对话。
  其次是思考题。每一个主题的最后,都附有若干思考题,供老师、同学在课堂和课下讨论。比如第二主题的一道思考题说:“联系本主题的作家作品,谈谈你对魏晋风度的理解,并谈谈你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又比如第三主题的一道思考题说:“你认为李白独特的人生追求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你渴望用自己的知识济世报国,还是欣赏他那样自由自在的快意人生?”再比如第四主题的一道思考题说:“有人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你认同这句话吗?你认为人与人之间有没有纯真的友谊?”如此等等。这些思考题尽量贴近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他们在校期间普遍存在的烦恼、困惑相联系,同时又避免道德说教,尽量采取平等对话的方式,引导同学们自己去思考和感受,自己去做出选择,得出结论。
  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我们还制作了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视觉和听觉手段,创造适当的艺术氛围,通过审美感动开启学生的心扉。
  作为一门高校课程,传统文学修养最重要的教育方式还是在课堂上,由老师和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这种方式是任何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传统文学修养课不能 重复过去那种教师满堂灌的旧方式,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摸索,我们课堂的授课方式实现了多元的对话互动,其中有讨论形式的,辩论会形式的,报告会形式的。学生发言踊跃,积极性较高,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课下还写了发言稿心得体会。我们在同学充分对话交流的基础上,选取一部分优秀的文稿进行编辑出版,取名为《古韵新声》。目前已经编辑出版了第三集。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作为一门人文素质类课程,我们的探索和建构还是十分有限的,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地深入和提高。目前我们意识到的不足主要在于和学生之间交流不够。
  当前形势正在飞速发展,社会也处在大规模转型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相应地也处在不断的变化状态。众所周知,在校大学生对新事物最敏感,他们信息来源多,又处于青春期,人格处在未成型状态,最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这些不断变化的情况了解得其实并不多,而且也不及时。由于心中无数,教学的时候就往往要无的放矢,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另外,根据课程的安排,一周每个班只有一次传统文学修养的授课时间,教师与同学接触、交流的机会太少了,这对于完成设定的教学任务是远远不够的。
  考虑到上述问题,我们下一步打算做两件事。第一,设计一系列的调查问卷,定期地发给学生,请不同专业的同学予以填写,借此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烦恼和困惑。然后根据这些问卷提供的情况修订我们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的教学将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第二,尽快地建立网络交流平台,把单向的网络授课变成双向交流的网上讨论室,为打破上课下课的界限、实现师生充分的互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上述两件工作不久前已经开始着手,预计于明年初见成效。
  我们深知,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决非一门课就可以完成得了的。传统文学修养课只是其中的一个试点,它自身的局限也是很明显的。比如,它没有将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吸收进来。另外,从审美的角度说,其他能够陶冶人格、情操的艺术如音乐、绘画、书法等也没有吸收进来,更不要说艺术之外的人文教育了。因此,光靠这样一门课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真正理想的高校素质教育应该是一个网状的结构,其中有多种形式的课程设置,还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包括学生自发组织的,也包括校方和各种学术机构组织的,它们互相呼应,彼此补充,创造出一种整体的、多层次的文化氛围,构成真正的大学人文世界。这样,学生在4年学习期间就会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得到滋养,其产生的效应必然是长久和强大的。这既是我们认为的教育“以人为本”的实质,也是我们一直憧憬的大学教育和大学精神。
  我们愿意为此而努力奋斗,与兄弟院校的老师一道,争取实现这一新世纪宏伟的教学改革目标。
  
  [注]传统文学修养课教材《新编中华传统文学精要》,2006年7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属“十一五”教育部规划教材。
  
  王小舒,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龙世立,山东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授。
  [责任编辑:陈立民]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