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课堂中生成的精彩】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课堂中生成的精彩】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发布时间:2019-01-23 04:15:45 影响了:

  最近,我听了一堂数学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拓展练习环节中,教师出示了如下一道题:“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也可以用( )/( )表示,还可以用( )/( )表示。”题目出示后,教师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再汇报。片刻后,多位学生举手。生甲:“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4/12。”当教师问“也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时,他却摇了摇头。“也不错,后面的再好好想想。”教师边说边示意学生坐下。接着生乙发言:“也可以用2/6表示。”老师追问:“为什么?”这位学生很自信地说:“我把整幅图看成6个‘日’字,那么阴影部分就占2个‘日’字,所以可以用2/6表示。”此时,教师没有立刻表态,而是让全班学生认可这种想法后才当众表扬他。受这位学生思路的启发,举手的学生顿时多了起来,不少学生都迫不及待地要求填最后一空。此时,教师点了一位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生丙:“我可以把整幅图看成3个‘田’字格,阴影部分占了1个,就可以用1/3表示。”话音刚落,那些举手的学生中有不少发出“唉”的叹气声。这叹气声告诉我们,刚才这位学生想到的他们也想到了,只是老师没喊到而已。这么好的场面,灵动而有经验的教师自然没有放过利用的机会,于是教师满面笑容地大声说道:“能想到这一点的同学都不错。”教师这样一句表扬话让刚才那些因举了手却没发言而心里不高兴的学生脸上立刻挂满了喜悦。
  
  上述教学片段,笔者感受良多。
  一是此练习题的设计独具匠心。学生通过此题的练习,不仅可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分故意义的理解,而且为后续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咄,如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是教师的追问适时、恰当。题目出示片刻后,当生甲的思维还只停留在模仿阶段时,教师不但没有责怪学生,反而表扬了他“也不错”,并鼓励他对后面的两个空“好好想想”。笔者认为,教师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方法很好。学生答不出来很正常,他愿意答且第一个空答对了,说明该生还是在动脑想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我们的教学应允许差异存在。这次这位学生得到了表扬,相信他以后会愿意继续答问,且争取答得更好。如果这位学生本次因三个空只答对一个而受到了教师的指责,恐怕日后上课他再也不想答问,至少上数学课是不想答问了的。
  当生乙说出可以填2/6后,教师既没立刻肯定也没否定,只是追问“为什么”。当学生说出的理由相当充分时,教师还是没有马上表态,硬是让全班同学认可后才当场表扬了该生的想法“不错”。这样,教学就达到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很好地体现了课标提倡的重结论,更重过程的理念。
  三是学生的表现让人欣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配合默契相当重要。上述片段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很好,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发挥得很出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答问积极。课堂上教师提问后学生想答就答,知多少就答多少。即使在同一道题的几个空中,也没出现因只知道一个空的答案而不敢答的现象。这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很和谐。这位教师很民主,很注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班集体中已形成了一股积极向上,虚心好学的氛围。2、思维活跃。当部分学生举手,要求填出第二个空的正确答案,且生乙的理由阐述得很充分时,受其启发,要求填第三个空的学生就更多了。我观察了一下,举手的约有80%,且出现了争着发言的场面。很多学生脸上还露出了因老师没叫到而感到遗憾的表情。这说明这些学生都参与了学习,都将心用在了思考问题上。这样的教学又何愁不会提高教学质量?又怎么不能让学生得到发展呢?
  
  (责任编辑 徐 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