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让仿写重回写作训练】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2000
 

【让仿写重回写作训练】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2000

发布时间:2019-01-25 05:11:54 影响了:

  在全国上下齐声高唱创新的今天,再谈模仿似乎已经很不摩登了;此风刮到中学写作训练,谁再谈仿写便是保守,便是落伍,便是扼杀创造,是扼杀人才的罪魁祸首。于是仿写离我们越来越远。
  其实,胡适先生曾说过:“凡富于创造的人必善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决不能创造。创造是一个最误人的名词,其实创造只是模仿到十足时的一点点新花样。”(胡适:《三论信心与反省》)。中国古代著名学者朱熹也说:“古人作文做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确实,在我们一味崇尚创新,鼓励学生写出新意来的时候,请不要忘记,首先了解规矩然后才谈得上变化、灵活和创新;请不要忘记,仿写是中学写作训练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有效手段,因为“‘摹仿’是创作的第一步(茅盾)”,一切所谓创造都是以模仿为基础,“都是从模仿中来的(胡适:《三论信心与反省》)”。
  
  一.基础性决定了仿写是写作训练的重要手段
  
  中学教育属于基础性教育,其基础性决定了作文教学必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规范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来从事文学创作的毕竟是极少数人,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和水平不是中学作文教学所应承担、所能承担的责任。所以,中学阶段,特别是起始阶段,作文首先应教给学生的不是创新,而是规范,文体的规范、语言的规范、表现手法的规范,甚至构思的规范,只有牢固掌握了基本技能,掌握了规范,才能在此基础上创新、创造。
  前几年盛行的话题作文,对作文教学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巨大威力,从高考到中考,到处都是话题作文,都是文体不限,其结果是,老师指导作文时,忽视甚至无视作文的规范性,学生作文以所谓的“创新”为旗号,花样百出,出现了大批无病呻吟,文体四不像的习作,更糟糕的是,这些作文往往能获得较好的分数,为了升学,老师、学生对此类作文更是趋之如鹜。从高中延伸至初中,甚至蔓延到小学,无不充斥着这样病态的作文。
  老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们无不重视作文教学的基础性和规范性。朱自清先生认为,学生作文的最大毛病是文脉不清、层次不清、思路不清,“学生的写作往往抓不住题目,他们往往写下些不是支离便是宽泛的废话,在开篇时尤其如此。此外,层次的杂乱、意思的贯联,字句重复” (朱自清:《国文教学・谈作文的思路》)。他甚至重视作文最基本的标点问题:“标点符号表明词句的性质,帮助达意的明确和表情的恰切,作用跟文字一样,绝不是附加在文字上,可有可无的玩意儿――多半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轻视或认识不足,随处乱点。其实不充分利用,写作的效果便会因此减少。”(朱自清:《因文教学・谈作文的思路》)学生不重视这些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根源在于教师的不重视,在于作文训练中忽视这些看起来不值一提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那么,这些基本技能从何而来?毛泽东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一句话,基本的技能来源于反复的历练,而历练的重要和有效方法之一便是认真阅读,反复品味,耐心摹仿。通过摹仿,掌握常见文体的基本要求,做到写什么文体像什么文体;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思路,做到条分缕析;掌握各种表达方法,准确地表情达意;掌握语言的规范性,做到文从字顺,符合文体特点和语境。倘能如此,才能算完成了中学阶段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二.仿写训练的核心是暴露思维过程
  
  仿写不是简单的机械模仿,不是依葫芦画瓢,那至多只能是仿写的初级阶段,是低层次的仿写。古人谓学文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真正的仿写应是充分分析、仔细品味、认真研习基础上的“临摹”,其核心应是充分暴露范文的思维过程,暴露范文在立意、构思、结构、表达方法及语言处理过程中的思维。特别是立意、构思的思维过程,由形而神,最终达到“得意忘形”,化成已有的目的。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弗拉维尔在1976年出版的《认知发展》一书中首先提出元认知概念,他认为元认知即“反映或调节认知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的活动”,以及“为了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和连续的调节与协调活动过程”。简单地说,元认知理论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对优秀范文(作者的认知结果)进行重新认识,分析和评价,也就是要能暴露原文作者的思维过程,包括构思立意的思维过程、语言选择的思维过程、表现手法选择的过程,并能对其思维过程的优劣作出评价,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朱自清先生在《诵读教学》中说:“该让他们多多用心诵读各家各派的文字,获得那统一的文字或语脉(文脉)。……因为朗诵对于说话和作文也有帮助。”“要训练文脉,得用宣读文件的声调。若从小学时代起就训练这种正确的朗读,语脉混入文脉的情形将可减少,学生作文也将容易进步。”(王文彦:《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从朱先生的这段话可以清晰看出,朗诵的训练获得清晰的文脉,而朗诵之所以可以获得文脉,是因为在朗诵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剖析、探究作者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不乱走的。”学生在仿写之前,如果能对范文的思维过程进行充分的暴露,弄清文章的“路”,就绝不会仅仅停留于对文章简单文体等浅层次的认识,就不再会是简单的照搬照抄。倘能发现范文的不当之处,并在模仿中进一步优化,那就更好了,就往创新、创作又迈进了一步。有位文学前辈也说过,他原来虽有生活基础却不会写小说,于是他把鲁迅等名家的短篇找来,逐一研究其结构方式,看看这些名家是如何把各种“零件”巧妙地组装在一起的。经过认真的“拆卸”和“复原”,他终于琢磨出了,写作的门道。如果学生在写作训练中肯花这位文学前辈的这等功夫,何愁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又如何说会埋没学生的创造性?
  如果能对同一种文体的不同范文的思维过程进行暴露并加以比较,则可更清新地看到这一文体多种思维模式,看到不同模式的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则结合自身的习惯,选择最合适的思维模式。例如,在议论文仿写训练中,暴露鲁迅的《拿来主义》和苏轼的《六国论》两篇文章的思维过程,就很容易发现两者提出论点方式的区别。《拿来主义》是在层层分析的基础上,在文章中间提出中心论点;而《六国论》则开门见山,在文章的一开头就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并在提出中心论点之后,紧接着将其分解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丧,流失强援,不能独完”两个分论点。通过比较就会发现,《拿来主义》的模式对初学者来说不易掌握,而《六国论》的模式更清晰,很容易摹仿。
  如果能在暴露范文思维过程中,发现范文中的不足或可以进一步优化之处,则可扬长避短。当然,暴露一些较差文章的思维过程,发现其思维上的缺陷,则可有效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学会暴露思维过程,更重要的一点是,学生要学会暴露自己仿写文章的思维过程,进而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范文作者的思维过程进行比较,找出彼此差别,从而进行修正。元认知理论认为,充分暴露、评价并修正自身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培养自我监控能力,培养思维的批判性。这种思维品质,就能在解决写作过程中不断地对思维过程进行定向、控制和调节,也就能提高思维活动的正确性、有效性,能获得独特的构思行文、谋篇布局以及选择合适表现手法和语言的技巧,从而快速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仿写的核心应是学会暴露思维过程,在暴露中掌握基本规律,在掌握规律中熟练摹仿,“模仿熟了,就是学会了,工具用的熟了,方法练的细密了,自然会熟能生巧,这一点功夫到时的奇巧新花样就叫做创造。”(胡适:《信心与反省》)
  “一切写作都从模仿开始,未有不模仿而成为大家者;一切模仿都必须有创新,未有不创新而成为大家者。”请重视仿写训练,让仿写重回中学写作训练;请正确理解仿写训练,让仿写成为创新的手段,成为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段。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