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有效利用_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有效利用_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19-01-27 03:43:19 影响了:

  在一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的听课活动中,如何利用课堂有限时间,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引起我的思考。课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主要途径,因此,课堂的分分秒秒都很宝贵,不能轻易浪费。时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课堂时间必然成为教学的第一资源,无为的课堂活动是在浪费资源,浪费学生的生命。在课堂有限时间里实施有效教学就要深刻研读教材,深入领会编者意图,在把握教材本义的前提下,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敢于冲破条条框框,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益,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还要赢得更多的时间,使时间增值。
  
  一、学习教材,用好教材――向教材要时间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老师善于运用。”因而,熟悉教材进一步驾驭教材是每位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平时学习教材、熟悉教材是十分必要的。不能照本宣科,照猫画虎,教材怎么说,就怎么教。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创造性,任何一套教材都不能全部适用各地各校各班的实际情况。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讲求实效。为此,对教材要做必要的删减与增补,使之更完善,更切合实际,更富有教学效果。
  例如,五年级下册《约分》教材里的情景图设计很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提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掌握了三个信息:“一共要游100米”、“小明已经游了75米”与“他己经游了全程的3/4”,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是“75/100和3/4是一回事吗?”教师只要稍做些点拨,使学生明白“一回事”就是解决“75/100和3/4这两个分数相等吗?”学生就能运用储备的知识知道75/100=3/4。笔者以为只用课本上情景图还不够让学生全面认识最简分数的意义,于是又补充了这样一道题:“‘六一’节前夕,老师买了16斤什锦糖,分装在32个袋子里送到福利院,平均每袋重多少斤?”(‘斤’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计量单位之一,目前日常生活中还在使用,认识‘斤’对学生是有益处的。)学生独立思考后很快出现两种答案:每袋重16/32斤与每袋重1/2斤。讨论完这道补充题后再教学课本上的情景图,学生认识到1/2比16/32简单,更简洁更明白地表达每袋糖的实际重量。同样,3/4也比75/100简单,更能明白:小明已游的和全程两个数量之间是3份与4份的关系。同时,为概括最简分数的意义提供了量的保证。这节教材从例题到练习题都是可约真分数。于是又补充些可约假分数(包括假分数另一种表示形式带分数的分数部分),这样做虽然花了些时间,但是很有必要,避免学生以偏概全,误认为虽筒分数只有真分数,缩小了最简分数的外延,最简分数的内涵是“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通过补充“可约假分数的约分”不仅学生把握了最简分数的内涵,而且拓展了最简分数的外延,又增加了一个“循环圈”(复习了分数的分类),真是一举多得啊!
  从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学习教材的目的是为了用好教材,教师应在用“好”上下点工夫,在课堂四十分钟里使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
  
  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向教学75-法要时间
  
  符合教学需要的方法就是有效方法。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笔者以为,花哨和不切实际的教学方法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是背离了新课改的精神,只要符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恰当使用教学方法就是好方法,就是扎实有效的方法。如果用教法去套教材这是本末倒置,应该根据教材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根据知识结构特点,考虑应该怎么教,为什么要这么教等问题。
  在新课改浪潮里讲解法慢慢地被人们所淡忘,可是笔者以为讲解法是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方法。不管在什么年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还是靠语言交流,在课堂上同样主要靠师生和生生的语言交流。用好讲解法的关键是在什么时候用,怎么用。例如,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这节课有三大任务: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和规范格式。曾经听了这样一节课,列横式解决问题后,再介绍除法的另一种书写形式――竖式,教师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尝试,互相交流。在“学生探索尝试”阶段,教师发现很多学生不是按规范书写。笔者以为探索算理可以,但是“放手让学生探索”用在笔算竖式书写上不恰当,不合适。“竖式”计算学生虽不是第一次接触,但是这种“二次除”的竖式格式学生还是第一次学习。除法竖式跟笔算加、减、乘法竖式有很大不同,学生掌握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这时教师要起引导示范作用,教师要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对竖式每一个步骤的意义、道理进行回想,观察、模仿,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记。需要指出竖式除号和横式除号写法截然不同,除号表示一种符号,要教学生怎么写,为什么要先写被除数,再写除号,最后写除数,这是跟读法统一、协调起来,而且除号的横线不会过长或过短。还要强调“先落后除”是体现“第二次除”的格式要求,并且用色笔写落下来的数字,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老师在学生做巩固练习时要重点巡视学生的竖式书写格式是否规范。笔者以为教师不要畏惧“讲解法”,实际上讲解法用在恰当的时候,富有生命力,能节约大量课堂时间,也节约学生宝贵的时间,学生不要疲于订正,老师也不必苦于讲评、批改。让学生探索竖式书写显然容易造成竖式花样百出,这不仅白白浪费学生时间,而且将后患无穷。“探索”和“讲解”两种教学方法各有优势,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关键在于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要得法。因此,应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就会发挥四十分钟的效益,不当的方法则浪费时间。
  
  三、链接知识,把握联系――向知识建构要时间
  
  由于受学生的知识、经验与年龄特征以及教材特点等限制,有的数学知识只能划分若干部分分段施教,波浪式推进,螺旋式上升。基于这个认识,在数学教学中要时刻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链接”工作,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获得较完备的认知结构。
  例如:我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总复习课教学中,先是出示书上的例题:五(1)班有学生40人,其中13人参加了“春芽杯”书画比赛。参加比赛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解决这个问题后又补充了这样一道复习题“果园里有苹果树18棵,梨树12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几倍?”通过分析、比较揭示两者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获得较完备的认知结构,同时也为学生往后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做了充分的准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其实质就是求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只不过表述的形式不同而已。做好知识间的“链接”工作,既要联系先行知识,还要为后续学习新知做好孕伏,为将来的学习储备相关知识,这样就能节约大量时间,赢得更多时间,使时间增值。珍珠虽美丽,项链价更高。把相关联的知识点“链接”起来,成为有结构的知识,它的意义和作用是深远的。教学要有前瞻性,才能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四、抓基本功,加强训练――向基本功要时间
  
  学习的基本功主要是指学生对研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基本功是削弱还是加强,这关系到老师教学时间和学生学习时间。最近笔者感觉到教师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有些削弱了。
  例如,现在的教材依然是教“小九九”口诀,为了减轻学生记忆上的负担,在二年级那个时段学生学习“小九九”还是合适的。可是我在教学中发现当第一个因数大于第二个因数时,比如:8×4、9×7,学生口算时思维就会停顿一下,用时还要“倒着想”4×8、7×9,在除法计算时,当遇到除数大于商时,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那就影响了教学进度,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这个问题引起我的思考。我接班后,就有意识地将“小九九”扩展到“大九九”口诀,用口算卡片加以训练并强化,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到脱口而出。虽然“小九九”扩展到“大九九”是用了一些时间,但是教学实践告诉我,这样做大大提高了教学进度,节省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又提高了正确率,何乐而不为呢?由此引出,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与性质》这个单元里同样抓分数与小数互化、假分数与整数及带分数互化的口算基本功。这样将来继续教学分数加、减、乘、除法时会大大缩短教学时间,看来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是何等的重要啊!我们不能去削弱学生的数学基本功,反而要加强它,这是让学生受用一生的事。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我们珍惜和尊重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利用好课堂上的分分秒秒,力争做到不让时间无意义地消逝。这样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就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期待!
  
  (责任编辑:陈志华)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