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再现物理新课程理念把握新高三复习方向]
 

[再现物理新课程理念把握新高三复习方向]

发布时间:2019-01-27 03:44:17 影响了:

  2010年福建理综高考是本省第二年自行命题,试题(物理卷)能紧扣新课程标准,在形式、结构及命题要求上都与加10年考试大纲和我省《考试说明》基本一致,实现从传统的高考到新课程背景下高考的平稳过渡,既体现了我省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状况,又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总体感觉:充分体现“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将考纲中考查科学素养的命题指导思想落实到实处。注重试卷的检测与评价功能,再现物理新课程理念,体现稳步推进,适度创新。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推进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也为新高三物理复习教学指明了方向。实现新课程教学与新高考的顺利对接。
  
  一、评析试卷结构探究试题特点
  
  1.实现稳步推进,做到适度创新
  充分体现《考试说明》中所阐明的“力求稳步推进,适度创新”的要求。
  “稳”:体现在整体要求基本不变。没有超纲的题目出现。题型符合考前预告的选择题由不定项选择改为单项选择。各题分值不变,题量也符合规定。稍有不同的是,实验题由2小题变为3小题,稳中有变,情理之中,实验题总分值不变,亦属正常。但全卷难度比2009年试卷难,难度值估计与《考试说明》中设定的0.55-0.60难度值范围有一定的偏差。
  “新”:推陈出新。考查的题型、题量、知识点大多数都在预料之中。试题尽力避免了“繁、难、偏、怪”,涉及的物理过程和背景材料大多是典型、常见、为考生所熟悉的。但在常规中见新意,基础中考能力。考生觉得似曾相似。但又有一定的陌生度,试题考查的虽然都是基础知识,却隐含了对考生能力高低的鉴别。总体感觉试题比2009年好!对新课程下的中学物理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有的题目还突出了物理方法的考查(如选择题最后一题第18题,等等),同时也有利于高校的选拔。
  
  2.注重考查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试题不刻意追求情景新颖,讲究知识的覆盖面,于基础中考查能力,引导回归教材。注重试卷的检测与评价功能,知识点覆盖面较好,主干知识重点考查,几乎涉及全部Ⅱ级要求。能依据《考试说明》的要求,在突出学科主干知识(涵盖大部分Ⅱ级要求)的同时,适当兼顾I级要求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如:远距离输电;形变、弹性、胡克定律;有两处涉及到摩擦力)各模块中各章的知识点在试卷中一般都有所体现。
  总体上仍以力学和电学为主。几乎所有最为重要的知识点都在最后三道计算题中出现,很少有重复,使得在有限的分数中涉及晟广泛的知识内容。选考题也比较基础,且有新意,如第28(1)题和第29(1)题,只要能认真读书(书中出现的图线),懂得原理就行,不必计算就可做出判断。但考试结果并不理想,这是考生不重视阅读课本的一个惨痛教训。这些都有助于克服高考复习重资料、轻教材的现象,引导学生重视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接份卷子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凸显物理学科的特点。关注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和实际应用。同时,还关注科技热点(如:超高压送电,火星探测等),真正体现物理新课程的一条基本理念: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关注物理过程,重视能力立意
  今年物理试题的每一个试题都有明确的能力立意,对考纲中提出的五种能力要求分别在不同的试题中进行了考查。同时还比较重视物理思维和推理分析的过程,重视对物理过程的体验,这些都凸显在三道计算题中。又如:实验题就来源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凸显了“不做实验与有做实验,做了实验与做好实验”的不同,学会探究,懂得实际操作过程。各小题都偏重考查误差的减小方法或误差分析。实验题第(3)小题既要联系所给实验器材的实际和题目要求,会选择实验器材(三选二),还要会设计测量电路和供电电路,最后还要会按照要求连接实物图,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选择仪表连接实物图,真正考出了学生的实验水平。
  
  4.试卷结构合理,区分功能加强
  多数试题侧重于对考生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还比较重视数学计算的图像分析(如选择题前4题都要推理计算),最后三道计算题很重视过程分析以及多对象、多物理量的关联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关注学生的发展潜能。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科能力和学科思想、方法应用的考查。试卷结构合理,加强了区分功能。设置极少数的基础题,但都不是真正的送分题,至少含有一、两步的推理。除此之外,将难度较大的考查点分散在多道题目中,如第18、19(3),21、22(2)(3)题,这些题目有一定的梯度,入题并不难,只是在解题过程中难度逐步加大。难点分散而不集中在某一道题上,要完全做好这些题目,必须要有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较高的物理素养,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特别是最后两道计算题属于难题,难就难在“四多”:其一是求解的问题多,其二是物理过程多,其三是研究对象多,其四是涉及的物理量多。诸多问题纠结在一起,思辨困难,满分率很低,确实是对高水平考生的一种考验。分散难点提高了试卷的检测与评价功能,有利于对优秀学生的甄别。
  综观今年的高考物理试题,难度虽然有所加大,但还是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在遵循《考试大纲》的同时也符合福建考生的实际,体现了公平公正,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也有利于推进福建省中学当前的新课程改革。
  
  二、探究答题错因,深刻反思教学
  
  在评卷(Ⅱ卷)过程中,我们对考生的答题得失进行探究,发现一些共性问题,获得一些教学的启示,提供给大家做为今后教学参考。
  3,第(3)小题错误率极高:①绝大多数考生使用了A表;②虽然选择了两个电压表,但将v1表外接(由于器材选对,仍得2分):③滑动变阻器接法接成限流式,导线接在底座。导线接在滑动片,导线都接在下端。
  第(1)小题是考查测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发现相当一部分考生不了解θ1和θ1的意义而乱套用公式第(2)小题是以研究橡皮筋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的结果进行分析,从图象中两条图线的差异得出结论,发现部分考生不知图象意义,也未意识到弹性限度而乱用胡克定律的结论。第(3)小题是以测电阻的实验为目的,考查仪器的选择、电路的设计和实物电路的连接以及误差分析等实验技能。许多学生思维定势于“伏安法”而同时用了电流表和电压表,不知道已知内阻的电表的双重用途。不按题目的要求选择供电电路和测量电路而导致错误。仍有部分学生不会连接实物图。
  
  
  从以上的失误可以得到启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重点要考查的。教学中要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只有深入理解实验的原理、方法。并且实际操作了,才能融会贯通,避免思维定势。设计实验要能打破常规而不违背实验原理。平时让学生多动手,多独立思考,误差分析显得十分重要,要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提升实验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第20题:此题属中等难度题。满分率高,但零分率也偏高。 常见错误有:的将E0与E进行相约。
  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分析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本题以速度选择器和偏转电场为背景,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属旧题“质谱仪”的改造(后半部分由磁场改为电场),但仍有一些学生不会做。这就告诫我们:要重视基础,重视课本,旧题新做,熟题生做。写公式要理解意义也要规范,特别是题中已给的符号,应写清相应的脚标,附以具体的意义,避免张冠李戴。解题要建立好物理情境是列出正确关系式的保证。还要训练文字符号计算能力,对结果要检查量纲是否正确,是否还含有未知量等等。
  第21题:本题属难题,零分率较高。常见错误:
  1.内外电路分不清导致错误有:①将电阻R或b棒视为干
  6.没有思路,乱写式子又不合题意。这也是此题零分率高的原因。
  本题是一道力电综合题,综合考查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力学规律和电学规律,涉及电路分析、受力分析、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力的平衡等重要知识的应用,同时又涉及到多个对象和多个过程,是一道综合性很强难度较大的题目。体现了高考注重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给人们的启示是:Ⅱ级要求仍是主旋律。尤其是力电综合。今后要加强受力分析以及全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加强解题思路和答题规范的训练。不能够问什么想什么,应当综合分析。若是力学则要受力分析。若是电学则进行电路分析:从现象找原因,善于运用“程序法”应对过程繁多的问题。不宜跳步,要尽量写出得分式,式子前要注明对象和过程,要重物理公式轻数学公式。
  第22题:本题属难题,零分率较高、满分率极低。常见错误:
  7.最后一步用动能定理时分不清是哪一过程的;系统动能定理却写为B对象;P△t却写为Pt:v已相等了却多计入了
  本题是力学综合题,它综合力学中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功率公式、力的平衡方程、动能定理,涉及受力分析和功能分析,运用了隔离法和整体法对木板一木块模型进行多过程分析。仍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许多考生运用方法不正确,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差,只能完成第(1)问得4分。入题容易深入难,无法完成后面两个问题。给人们的启示是:物理解题的关键点仍是明确研究对象、正确受力分析以及分清物理过程。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提高科学素养的基础。在平时教学中要予以足够重视。
  错因剖析:①错A,能量耗完,全部停止。②错D,不懂P守恒(P总不变)道理,误为碰左就向左。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教育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发展要求。这也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将逐步成为高考命题的中心内容。教师要积极钻研新课标、新教材和新考纲,明确对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的底线,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种类型的题目(甚至原题)在课堂上讲过,有时讲过多次,可是很多学生在考试中遇到新的情境但实质相同的试题时仍然不会做。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教师仍习惯于采用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然后学生模仿范例大量解题的“类型+方法”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训练,这就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提高教学效率的突破口在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把有关知识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真正地理解教材中物理思想、方法的内涵。因此。更新教学理念,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式,使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得以切实的落实,实现新课程教育目的。同时也是一种应对新课程高考的有效手段。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