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_学生如何学会自主探究
 

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_学生如何学会自主探究

发布时间:2019-01-29 04:08:26 影响了:

  〔关键词〕 班级管理;学生;自主    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9(A)―0028―01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又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学生的自主管理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班级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巨大潜能,形成集体的合力,从而增强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那么如何让初中学生自主管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在制度建设中体现学生自主管理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是现代班级管理的必然要求。学生要学会自我教育,教师就要让学生处于主体位置,进行自主管理。班级制度是班级全体学生在民主和自由讨论的基础上,从品德、纪律、学习和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把班规转化成行为,班主任要健全外在的强化监督机制,使学生行为由监督到自觉再到自我教育逐步过渡。
  1. 班主任要发挥班干部的核心作用。班级制度的实施离不开班干部,只有班干部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其余学生就会自觉遵守班规,发挥自主意识。班干部队伍是班集体的核心力量,班主任要经常向班干部阐明自主管理的意义,并提出要求: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要积极开展工作,大胆管理。在刚开始时班主任一定要协助班干部,精心指导,寻找恰当的时机放权给班干部,培养班干部基本的组织领导能力,树立学生的自主意识。
  2. 丰富班级的管理角色。根据班级实际,让更多的学生担任集体职务,服务于集体。在班级管理中,实行“一人一岗”制,班主任不是指定某学生任某职,而是让学生发现岗位,引导学生设立岗位。通过角色互换,换位思考,逐步提高学生自我约束的自觉意识。平时,利用“悄悄话信箱”等途径广泛采纳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建议,每两周召开一次班干部会议,由班长主持讨论存在的问题,班主任听取意见后加以点拨,逐步提升班干部的管理能力。
  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调动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班主任应该每时每刻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它发扬光大,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主意识。有些同学由于成绩不好、纪律较差、自制能力不强而经常感到自卑,在班级中十分消沉,更别说树立主人翁意识了。这就要求班主任对他们在各项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思想上的矛盾解决了,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班主任只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善于提出一些鲜明生动、切实可行的要求,就能发挥激励作用,使他们扬长避短,从而使全班学生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加强自我管理。
  三、在日常小事中渗透自主管理意识
  日常小事中蕴藏着无限教育良机。在一个班集体里,同学之间有时会为了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告状”现象时有发生,让班主任十分头痛。这时候,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主人,有了这种意识,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学生只有学会了尊重他人,才能互相宽容和谅解。同学相处,由于个性、生活方式、处世态度不一样,矛盾纷争在所难免。因此,一旦矛盾产生,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即使错在对方,也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这样同学之间就能相互宽容,从而增进团结,促进班集体建设。
  四、留给学生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班级自主管理需要有一个宽松、个性化和激励性的环境,班主任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自主发展的空间,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全方位自主成长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让每一个具有主人翁意识的学生在班集体中健康地成长。
  总之,实行自主管理,使每一个学生从单一的被管理者成为管理者,他们既是被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处于管理和被管理体系之中。这样,民主意识就能增强,从而提高管理的积极性和对班级的责任感。事实证明,自主管理体现得越充分,学生的积极性就越高,班风学风就越浓。
   编辑:陈富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