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给乡村更多教育的善意|乡村懒人系统
 

给乡村更多教育的善意|乡村懒人系统

发布时间:2019-01-30 04:19:33 影响了:

  一   乡村是我的生活。   这么些年,一直在乡下,乡村教育就在身边,论目下状况有很多解读:地方经济薄弱、农村经济体凋蔽、劳动力大量外流、人口日趋老年化、学校办学无思路,还可以说到政府教育投入不够……没错,走进乡村教育内部,会发现,这些解读正是乡村教育现状之背景,然加诸个体,类似解读如斯遥远而不近人情,以致让人颇觉无味。现状自有逻辑,循线追索,会了解,对每一个活生生的乡村孩子来讲,他们是不需要那么天大的回答,他内心的需要可能很单纯,也不那么多。
  时间往回三年,本镇村小尚存,因工作安排,我常往村小检查,在它们消失的前夜,得以走近并观察,尽管时间仓促观察片面,但至少我努力真实。
  二
  多年以后,当我想到乡村教育,脑子里浮现出的仍然是几年前十月的那个下午。萧瑟秋风破败校园,我第二次见到兰兰同学,例行检查中向她提了几个问题,她的话使我对乡村的思考从习以为常大而化之,渐转为对人的存在,对乡村孩子成长的关注――大的方面,需要时间和政策来落实,体制之中,只有走近每一个孩子,深入到教育现场,才会对乡村教育有本质观照。
  当时的笔记簿到现在还留着,上面记录有她与我的对话:
  冷:(认出了她)期中时也是你跟我说话的吧?还记得了?
  兰:嗯。
  冷:哦,你好啊,又见面了。和上次一样,有几个小问题问问你,别紧张呀。
  (兰点点头。)
  冷:这一段英语课上了吗?
  兰:上的。
  冷:哪个老师教的?
  兰:不晓得叫什么,反正是他(她)教。
  冷:平常老师会讲些故事给大家吗?
  兰:讲的。上课讲。
  冷:有些什么故事?
  兰:(想了会儿)小红帽什么的。
  冷:这学期读了什么课外书?
  兰:《新语文(读本)》。
  冷:科学课、音乐课、美术课最近还都上吗?
  兰:都上哩。
  冷:语文或数学老师有时用这些课做作业吗?
  (兰点点头。)
  冷:体育课上一般做些什么活动?
  兰:跳绳。
  冷:你喜欢跳?
  兰:喜欢。
  冷:(指指国旗)现在谁升旗?
  兰:校长升,星期一做早操时升上去。
  冷:老师有时候还喝了酒上班吗?
  兰:(想了想)嗯,有时候。
  冷:这学期考过试了?
  兰:考的。
  冷:你考了多少分?
  兰:老师改了,没有算分数。
  冷:我看你作业做得很好,全是对的。
  兰:我不晓得,现在我的成绩有进步了,我爷爷送我到人家补习的。
  冷:天天去?
  兰:不是,星期六、星期天去做作业。
  冷:你上次说你妈妈想你到中心校上是吧?
  兰:嗯,我外婆也这么想,不过老师不要我去,他说我在这里先学好了再说。
  冷:爸爸妈妈在家吗?
  兰:不在,在外面收荒。
  冷:到哪里收?
  兰:不知道。
  (我沉默了一会儿。)
  冷:上次你说喜欢哪个老师的?
  兰:我也不晓得,(顿了顿)我说喜欢语文老师数学老师不高兴,说喜欢数学老师语文老师不高兴,上次你要走时我不是找你说“两个都喜欢的”吗?我到班上老师一问,我一说喜欢数学老师,不知为什么,语文老师脸都红了。
  (这么敏感的问题,真不该问。想想,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冷:嗯,好吧,这回再问你就说“都喜欢”。谢谢你,回班上吧,好好学习!
  当某件事的叫法成为一个专有名词后,如“乡村教育”、“留守儿童”,人们对其印象就逐渐模式化与套板化,像我,曾觉得“留守儿童”多是封闭而沉默,真正走到他们身边,才发现“留守”是一种状态,“儿童”依然是他们的本质,他们照样有小小欢乐、远远期待,和淡淡幽情――那更多是对父母的想念,而不是对自己成长的思虑。兰兰同学在调查中不怯场,给了我一个意料之外的乡村孩子形象,她知无不言,开朗真诚――要是爸爸妈妈在身边,常常跟她谈心,那会是件多好的事情。从她的回答中,几乎可以看到彼时村小老师工作的全部,虽然有中心校的管理,但问题始终多多,如好友分析:一,课程管理松懈,无法做到专课专用;二,教师的工作状态不佳,有教师竟然酒后进教室上课。学生也不喜欢教师,否则怎么会连老师姓什么都不知道?三,教学常规管理不到位。教师在学生测试后,没有及时批改。这些问题必然造成学生成绩不理想,于是家长只好一边找人帮孩子补习,一边考虑转学。友人所见多在教学,我身在其中,尤在意孩子成长,首先是爱的缺乏,她连爸爸妈妈在哪里都不知道,那可以肯定,爸爸妈妈与她的联系一定很少,这种父母之爱是爷爷奶奶无法补偿的――同时,这件事也是父母的心痛,他们出外是为了孩子,可是一旦出外,却再也不可能顾得上孩子;其次,这样的教育没有办法让孩子产生自我意识,当我提到成绩,她很真诚地说自己“不晓得”,是啊,她没有参照对象,也没有来自成人的有效评价,而教育如果不能从“立人”着眼,使孩子发现自我,这样的教育一定曲折而无力,乡村生活的意义在哪里?这也是个问题;第三,师生关系紧张,因为一句喜欢谁,就让孩子陷入惊慌,此后都念念不忘,这次面对问题直接不回答,这样的师生生活,孩子肯定很不快乐,不快乐的童年经历,将会是日后成年生活里所埋着恶的种子,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够拥有快乐的童年,“并将这份回忆带至生活,他就会一辈子得救。”(陀思妥耶夫斯基)
  三
  一直在农村教学,常常有朋友问我:乡村孩子,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乡村孩子是一个大群体,情况很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细节,生活决定了他的需要,我如何找到一个答案,可以涵盖他们所有的细节?一个“最需要”模糊了他们各自面孔。前一阵子腾讯微博办“实现留守儿童一个梦想”的活动,从那些梦想可以发现,留守儿童的梦想――梦想就是需要――五花八门,但都很微小很生活,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九岁小朋友,梦想是一个刨笔刀,因为爷爷年纪大了,每次削铅笔都很吃力。
  村小走得多,跟孩子们谈话多,再想这个问题,发现就物质而言,需要的确很多,小至文具书本大至宽敞校舍,举不胜举,但就内心而言,孩子有一个“最需要”,并且是共同的――就是“关怀”,他们每个人都需要爱与关怀,而爱与关怀,正是我所说给乡村孩子的教育的善意。杨茂秀先生说过一句话,“教师这一行,最根本的良心不是教学之心,是关怀之心”,我觉得这话就乡村孩子而言,不仅“教师这一行”要“关怀”孩子,举凡教育点点滴滴,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要关怀他们。
  身在乡村,留守家庭,他们已经很辛苦,而很多时候,直接作用于他们的教育政策却缺少爱与关怀,少有善意可言。在村小撤并后,村里孩子上学放学是搭乘中巴车,中心校没有校车,是政府出面,协调安排的农村公交营运车辆,这是个利民政策――但是,公交车因为要赶自己的班次做生意,所以每天清晨很早就开始接送。往往清晨六点,远一点的村里小孩,就背着书包,站在风里,于村子口、道路旁,等待接送车辆,在冬天,一个个往往冻得小脸儿通红,却仍不得不待在那里,搓手跺脚,希望车子快快来到。且不论孩子的睡眠问题,就这种等车的情形,使孩子们在得到方便的同时,委实增加了苦痛――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在实施过程中不同环节均缺乏必要的善意。如果投入更多些,学校可以有专门的接送车辆,会不会更方便?如果中巴车老板在班次排布上动点脑筋,是不是可以迟一点让孩子离家等车?如果学校针对这部分孩子将作息在可能的范围内放宽一些,他们是不是也不用如此赶路?……这些“如果”,就是爱与关怀,就是给孩子教育的善意。课堂之上,亦是如此,课堂上教育的善意,是最不应该少给的,在我想法里,乡村课堂首要的善意就是破除“知识本位”,圣贤书读到什么程度,都可以商量,师生经历学校生活,更要在意彼此个人能力,“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陶行知先生这话放在今天,仍可挖出深刻的内涵。
  教育(政策)善意的缺失,常常体现在乡村教育日常生活之中,如,农村教育方针、政策“一刀切”的简化思维;教育中忽视乡村孩子“人”的境遇,遮蔽了更多孩子个体的存在;教学与孩子生活严重脱节,或者说,孩子所学与乡村无关,与生活无涉,他过的是一种“他者的生活”……如今乡村几乎步调一致的村小撤并政策,是缺乏善意的代表――当然,这项政策是乡村公共教育延续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之症,但不可否认,村小撤并后,乡村孩子在上学这件事上面临更多现实困难。当然,一项政策不可能十全十美,可谁都知道,心存善意是最重要的,孩子还小,成长过程中,一次次遭遇坚硬的缺乏善意的教育,将引发出更多不该出现的新的复杂的问题。事实上,所谓“善意”,不唯师者或政策制订者的好心与良善,而是这种善的意愿最终落实在孩子个性的完善、身心健全发展。我看到的校车接送方式,执行者只关注到孩子身体――其实对身体的关注还不够,几乎可以说,睡眠问题是儿童身体发展的最重要问题――对孩子的心灵则难有照拂。很多时候,教育(政策)无善意,反映出的均是短期利益思维,即政府、校方“安全”、“得理”、“办事”就行,明显“仕途主义者”所为。
  四
  教育的善意,来源于教育者内心,来源于人的情感,来源于对人性的尊重,来源于对乡村教育的把握,尤其最后一个来源非常重要,可是,对乡村教育的认知,乡村教师往往很不够。镇上村小均已撤并,校园景象记忆仍新:
  校舍前后三排,一间教师办公室,一间被村里征用为“保持先进性教育”学习室和警务办公室。另有六间教室,一二复式教学分两间坐,三四复式共用一间,五六各一间,一间空着。校舍西边是一大块泥土操场,在雾天里显得湿漉漉的,操场尽头有根旗杆,五星红旗垂在雾里。校舍东侧是厕所,应上级要求,改为水冲式厕所,小便池上一排水龙头。后来我发现,龙头全部没水,改得了设备,交不了水费,因为收不着水费――跟学生收水费需要开听证会,中心校拨点款未必管得着厕所用水……
  那时我就想,在这样的校园里,我们与孩子共同经历的,应该是怎样一种生活?想明白这一点,才会对乡村教育有所把握。在村小,无论课程设置、课本使用、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进度,都是主管部门教育意志的体现,制式统一、内容一致――重要的是,这里藏着一个未明白说出的事实:中国教育始终是“城市取向”,“它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它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陶先生之呼吁,言犹在耳,那么,在这种取向的教育设计中,乡村教育除了以更多的努力沿其路径往城市攀爬,有没有自己的路可以走――城市与乡村是否存在可能的不同追求?好似诗人涅斯梅洛夫之问:倘若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何处,何处是我们的栖息之地?(《由于在深夜受到惊吓》)
  上半年,读到刘铁芳先生一篇《给乡村少年一个美好的童年》,他提供了几条路径,令我豁然开朗,而这些路径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刘先生对乡村教育、乡村少年葆有最大的善意,他内心有善,是在设计乡村教育路径中处处友善:开展内外文化融合的活动;引导孩子积极发现并感受乡村环境与生活中的美好;引导孩子珍视个人乡村生活与成长的经历;引导孩子珍爱朴实的乡村情感。
  这些路径,是给乡村最好的教育的善意。
  兰兰同学后来转进镇中心校,去年在校园里偶然遇到,她已快升初中,问起情况,说在住宿点很辛苦,学习有退步……对于广阔的乡村社会而言,点滴的行动影响甚微,就像我再如何关注,也根本不可能改变多少――兰兰的命运须她自己努力,像她这样的孩子又太多太多――但是,我们没有理由不对乡村文化与教育继续抱持乐观的期待与良好的信心――这是勇气,也是善意,真正教育者的勇气和人之为人的善意。对整个乡村社会来说,个人努力也许终至湮没,但我还是相信,生活并非命运,可以学着特蕾莎修女所说,怀着一颗伟大的心,做细小的事情,用自己最多的爱和关怀,给乡村更多教育的善意。在未来,乡村未必没有光明,光明,也未必不在乡村。
  (冷玉斌,兴化市安丰中心小学,22576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