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新课标下对化学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探讨】化学教学首页
 

【新课标下对化学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探讨】化学教学首页

发布时间:2019-02-03 04:21:39 影响了: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陈旧的教学思想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抛弃,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是最直接的师生互动方式,做好课堂教学的提问工作,不仅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还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做好提问工作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是有效的,那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怎样使提问更加有效呢?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做了一些阐述。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2-0168-01
  
  一 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在课堂教学上,要进行高智力的思维活动,如果没有良好的思维环境,就不利于学生进行思维活动,课堂教学效果就会低下。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因而我们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问题情境,尽可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当然,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和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1.所提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高中生由于自身年龄的特征,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已有了很好的发展,因此,我们所设计的问题,要符合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太浅,他们会觉得没意义,枯燥无味;如果太深,超出他们能力的范围,那么,他们觉得听不懂,久而久之,不仅无法达成教学目标,还会造成学生身心疲惫,以至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生失去学化学的信心。
  2.所提的问题要有层次性、连贯性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所提的问题,不能使学生感到乏味,如:这是什么啊?是不是啊?而应努力使所提的问题有层次性、连贯性,如:假如……会怎么样?为什么?……又……等连续性提问,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再思考。在设置问题时,要充分考虑问题的趣味性,一定要选择好问题的切入点,努力使学生的思维沉浸在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中。
  3.创设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在向学生提问时,要注意措辞与语气,不要让学生感觉老师是高高在上的,要给学生平易近人的亲切感,这样便于学生思维,否则会让学生感到很紧张,可能本来会答的问题也语无伦次,答不出来。新课程理念表明,老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师生是平等的。平等的另一层意义在于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每堂课向学生所提的问题是有限的,一般十次左右为宜,如果提问的次数太多就会变成“满堂问”,反而影响其他教学手段的实施。因此,在课堂提问时,我们要注意照顾到每个学生,不能忽视某些学生。
  二 进行有效课堂提问的方法
  1.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能否有效地提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怎么问,不能简单问一些为什么,而应该将问题置于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谋划中,比如学习Na的性质时,多数学生知道把它怎么保存,但老师可以再次设计问题,让学生便于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增设的问题有:(1)为什么要把Na保存于煤油中?(2)它为何能够保存于煤油中?(3)它能不能放在水中保存?(4)有没有其他物质代替――来保存它?提供的物质有:汽油;四氯化碳等,要求学生查阅这些物质的有关性质后进行解答。教学实践证明,将提问与培养学生探索思维能力融于一体的方法,更能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
  2.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比如,在学习盐类水解时,很多学生对硫酸铝与小苏打溶液混合后产生大量泡沫很感兴趣,想知道其原因,这时,教师就应抓住这个亮点,设计一些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有效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增设问题有:Al2(SO4)3与NaHCO3各属于哪种类型盐?它们各自溶液里的阴阳离子存在着怎样的平衡关系?当这两种溶液混合后,平衡关系是否受到影响?结果怎样?这些增设的问题,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还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老师在课堂中所提的问题,要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某种意义上讲,激发学生对老师所提问题的思考、讨论是衡量提问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如果老师所提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去思考,那么最终的结果是老师自问自答。比如,某老师在讲授氧化还原反应时,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门思考一下,在初中学习了哪些类型的反应,老师的本意是想让学生们思考哪些基本的反应类型,但学生不理解,结果学生的回答大多都是答非所问。假如老师先让学生回忆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定义,然后根据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例出发,碳与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的同时,氧化铜失去氧发生了什么反应呢?从而很自然地使学生思考到氧化与还原是同时发生的反应。
  4.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说听懂了,但到做题时还是做不出来,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灵活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思维能力的问题,比如,在利用分液漏斗进行有机溶剂与水分离后,但无法判断那层是水,我们能想出多少种方法?
  在教学中,利用一题多问的方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比如,在纯净的水中,加入正盐后,溶液的酸碱性有变化吗?怎么变?理由是什么?
  5.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就必须重视学生逆向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精心设计化学问题,是培养学生逆向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比如,怎样证明浓H2SO4与C反应产生CO2气体,如果学生用正向思维――将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里,就会出错,因为SO2气体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这时就要引导学生逆向思考:要想证明其产物中是否含有CO2气体,首先就要除去SO2气体。
  〔责任编辑:高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