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创建个人意义的课堂_家长进课堂的意义
 

创建个人意义的课堂_家长进课堂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9-02-07 03:48:26 影响了:

  〔关键词〕建构主义;个人意义   课堂作为学生接受知识和训练能力的一个专门场所被广泛地认可和接受。各个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经历和个性特点的人,在人生中最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十多年里,把大半时间都留给了课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堂不仅仅作为一种教育的场所而存在,更是每个人生命历程的一部分,并形成一种独特的生命资源融入每个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面对不同的人,课堂如何真正履行它的责任,成为对“人”的发展有所助益的动力?怎样让同一个课堂对不同的“人”产生影响?创建个人意义的课堂的价值在于让课堂资源充分与每个学生的思想和经验产生碰撞,通过多角度的切入引起多形态的生成,使其与每个学生的特点融合产生意义,推动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
  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通过思考自身与不同事物的接触以及与各种思想的互动来建构理解。每个人都将新经验综合进已经理解的事物,来为这个世界赋予意义。当面对这些不同以往的材料和看法时,我们要么解释所目睹的事物,使其符合规则,以便解释和整理我们的世界(同化);要么形成一系列的新规则,用以更好地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事物(顺应)。
  在课堂中,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相反,要主动地重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这样,教学就不再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活动,而是知识的再创造、再理解和再加工的转换。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个人意义的生成应该通过教师寻求学生们对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然后创设机会,通过提出矛盾,呈现新信息,提出问题,鼓励探索,让学生参与到挑战当前概念的活动中,让学生们修正理解。其构建模式主要包括三个组块:探索学生原有认知、情感、行为状态――引发并落实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实际问题中验证成长。
  笔者在围绕“青春期异性交往”这一主题进行课程安排上先后进行过三次不同尝试,现就个人意义生成的三个组块来谈一下三个设计的修改思路,以及如何达到真正的“构建个人意义的学习”。
  
  一、教育重心下放――探索学生原有认知、情感和行为状态
  
  教育重心下放是指要提供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重心下放体现了对学生作为“具体个人”的真实关注,有利于学生“个人意义”的形成。通过关注每个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呈现出来的各种不同状态,去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障碍,实现基于学生的针对性教学。
  设计一:
  1.真情体验:同桌之间微笑、问好、握手、拍肩。(感受异性交往中的微妙感受,领会性意识的发展是青春期的标志之一)
  2.诗歌欣赏《妙,不妙》(设置情境,呈现青春期情感的特定情境,引发思考和讨论)
  妙 不妙
  他递过一张纸条
  还有一个大方而帅气的微笑
  匆匆地拆开,急急地扔掉
  世界上仿佛没了别的声音
  只觉得心在狂跳
  怎么办不知道 我哪会知道
  3.讨论分享:中学生恋爱的利与弊(在交流和互动中澄清观点)
  设计二:
  1.真情体验:同桌之间微笑、问好、握手、拍肩。(感受异性交往中的微妙感受,领会性意识的发展是青春期的标志之一)
  2.案例分析――青春的故事(通过分析男女生交往中的普遍现象,帮助学生探究异性交往的恰当方式)
  设计三:
  1.人生AB剧。(启发学生换位思考,通过故事主人公在异性交往问题上的选择充分阐述观点,作出判断)
  2.讨论分享:中学生恋爱的利与弊(根据上述事件总结观点)
  从设计一到设计三,虽然教学环节减少了,教学的重心却由教师更加偏向学生。由情境化的诗歌到现象的阐述再到仿佛亲历事件的人生AB剧,学生由问题的旁观者转化为问题的当事者。学生对于课堂的卷入程度提高了,同时也因为AB剧对事件更具体和详尽的描述和在关键点留出的思考和选择的空间,让参与到其中的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出每一个想法,考察了学生的各种行为倾向及背后的原因,不同学生的不同观点之间相互激荡碰撞,也形成丰富的生成性资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料和依据。
  
  二、挑战假设,呈现新的信息――引发、落实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 “最近发展区”概念。基本观点是:在确定发展与教育的可能关系时,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他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水平。二者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
  对课堂教学而言,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现在已经完成的发展过程,更要关注他那些正处于形成的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引发最近发展区,是引起、唤醒和启发一系列内部反应,进而实现发展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所表现出的认知、情感、行为状态,分析其发展可能,并将这种可能视为课堂的资源和财富加以开发和利用。通过不断培育和扶植他们身上的“生长点”,把可能转变为现实。同时,学生在课堂中的生命成长是通过主动的参与得以实现的,教师可以帮助、促进学生成长,但不可替代学生的成长。
  “个人意义的课堂”目的在于打破学生原有认知、情感、行为状态所维持的平衡,促进和提升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而打破平衡需要提出能够挑战学生观点的不同的假设,呈现新的信息,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使新的信息和原有的信息融合,形成程度不同,而又具有个人意义的同化和顺应,最终落实“最近发展区”。
  设计一:
  4.诗歌欣赏:《等一等》(摆明观点和意见)
  不,不要说 让我们依然保持沉默
  我多么珍惜 这天真羞涩
  我们的肩膀 都还稚嫩 扛不起太多的责任
  等一等吧 等你的肩膀更厚实些 我也懂得了什么是成熟的思索
  5.观点延伸:男女相处之道(给予行动指导)
  设计二:
  3.体验活动:吹气球(从游戏中感悟生活,提取适度原则运用于男女生交往中)
  设计三:
  3.案例分析:小北的遗憾
  4.省略)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