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小炮不小 小炮
 

小炮不小 小炮

发布时间:2019-02-10 03:39:38 影响了:

  迫击炮和无坐力炮被士兵戏称为“小炮”,它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十分便于步兵班组携带和使用。迫击炮是地面常规火力压制兵器家族中重要一员。在高原山地、山岳丛林地等重型大口径压制火炮使用受限的复杂战场环境中,显示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在我军陆军部(分)队的火力支援兵器系列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的迫击炮由缴获、仿制逐步走向独立研制,建国初期曾是我军步兵团、营一级的标准压制火炮。在建国后历次边境防御作战行动中,居于“小炮”辈份的迫击炮。为捍卫祖国疆土发挥了重大作用,真正做到了“小炮不小”。
  
  
  交叉掩护,抵近射击
  
  53式82毫米迫击炮支援邦迪拉以北2891高地进攻战斗
  作战地点:中印边境
  作战对象:印军
  时间:1962年11月18日
  53式82毫米迫击炮是建国后我军装备的第一代中口径迫击炮。主要装备于营属炮兵连的迫击炮排。这种迫击炮是在苏联1941年式82毫米迫击炮基础上仿制的第一种步兵伴随压制武器。该炮口径82毫米,初速211米/秒,使用榴弹时最大射程为2540米,炮身长1220毫米,炮全重36千克。最小射程85米。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作战著名的邦迪拉之战中,53式82毫米迫击炮在步兵33团攻占2891高地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891高地位于邦迪拉以北约1千米。北可俯视登班,南能控制比里山口,坡陡林密,地势险要,是邦迪拉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印军步兵第48旅旅部率2个营共约1500人负责防守邦迪拉地区。其中,锡克第1营配置在邦迪拉山口及其以西2891高地一线。马德拉斯第1营配置在邦迪拉山口东北山梁一线,加强的106.7毫米迫击炮排(4门炮)配罩在邦迪拉东北山腰的林间空地上,8.6毫米加榴炮排(4门炮)配置在邦迪拉东北公路附近。
  我步兵33团经7天5夜艰苦的强行军,于11月17日进至拉机地区,切断了德让至邦迪拉的公路,对敌形成包围了态势。此后,该团在原地构筑工事,加强防御,准备阻击印军增援德让的48旅,同时派出3营的2个步兵连在机炮连82迫击炮排支援下。攻占2891高地之敌,占领邦迪拉山口及其以西有利地形,保障我军歼灭被围之敌。
  18日13时,迫击炮排随2个步兵连,在3营副营长率领下,携带3门火炮、64发炮弹,沿小路向2891高地疾进,14时30分进至该高地以北约1500米处,发现高地上敌人正在抢修工事。步兵连当即沿小路和山林继续接近敌人,接近敌过程中遭到敌猛烈火力压制,无法前进。迫击炮排排长听到枪声后,迅速率领炮排在2891高地北无名高地的林间空地占领了发射阵地。当时雾气浓重,炮排无法观察目标,射击距离无法精确判定。为快速压制敌火力,炮排采取了根据枪声概略判断的方法,以1800米射击距离装定目标诸元,连续发射了5发炮弹,敌人火力被压制。步兵得以继续前进,炮排随即向前转移阵地,准备再次进行火力支援。前进了不到100米,我步兵连又遭到敌火射击。炮排由于2号炮出现故障,只能使用1、3号炮射击。1、3号炮立即占领阵地,使用概略瞄准方法再次对敌火力点射击,发射3发炮弹后,敌火力点被迫停止射击。炮排根据枪声,判断敌火力点射击规律,开始采用交替转移、持续射击的方法支援步兵冲击,始终保持有1门炮对敌实施火力压制。此时浓重的雾气已经消散,观察和射击条件明显好转。炮排决定3号炮原地射击,1号炮前出到有利位置采用精确瞄准射击的方法压制敌迫击炮。当1号炮射击时,3号炮向前转移阵地,3号炮射击时。1号炮再向前转移阵地,如此前进一射击的交替过程中,始终对步兵提供了不间断的火力支援。随后炮排又奉团前指命令在2891高地北侧占领阵地,压制高地西侧之敌,支援步兵连向2891高地冲击。18时,迫击炮排共消耗弹药63发,圆满完成了火力压制任务,保障步兵攻占了2891高地,对合围、全歼印军第48旅起到了重要作用。
  
  
  单炮诱敌,集火打击
  
  67式82毫米迫击炮连支援658高地进攻战斗
  作战地点:中越边境
  作战对象:越军
  时间:1979年2月17~18日
  67式82毫米迫击炮在53式82毫米迫击炮的基础上设计改进而成,改进工作从1958年开始。改进后的迫击炮减化了结构,减轻了重量,增加了射程和射击稳定性。重量比53式降低了34.9%,最大射程3032米。是我军装备的第二代中口径迫击炮。
  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配备9门67式82毫米迫击炮的金平县民兵炮连。奉命编入边防某团炮兵群,支援该团攻占658高地战斗。金平县民兵炮连接受任务后,随即从11个单位临时抽调基干民兵组建,集中训练8天就投入了战斗。
  658高地位于藤条河以东1500米,守敌为越军第741团64营6连。敌人在高地上构筑了支撑点式的环形防御工事和暗堡、掩蔽部,相互间用堑壕、交通壕相连接。基本上构成了明暗火力点相结合、轻重远近火器相结合、火力封锁与布设雷区障碍相结合的严密火力网。我边防某团配属100毫米迫击炮连(6门)、金平县民兵82毫米迫击炮连(9门),担任对658和855高地攻击任务。边防团以2个步兵连越过那发大桥向圾南贡发起进攻,3营从岩坡出发,向855高地发起进攻,2营1个连从593高地出发,徒涉藤条河向658高地攻击,保障我那发至莱州公路的安全。金平县民兵迫击炮连配置在593高地以北无名高地反斜面上,100毫米迫击炮连配置在金水河以北无名高地上。两个迫击炮连统一编入临时轻便炮兵群,支援步兵作战,炮兵群指挥所设在593高地北侧。
  金平县民兵迫击炮连提前进入阵地进行战斗准备,侦察并测绘了12个目标坐标,确定了相应的射击诸元,做好了射击准备,
  2月17日6时50分,我步兵1营2个连偷袭桥头成功。7时,金平县民兵迫击炮连奉命对敌521高地上的1号目标急袭5分钟,弹群全部覆盖目标,有效地压制了敌火力,保障了我2个步兵连的侧翼安全。随即炮连又奉命向855高地左侧目标射击,摧毁敌弹药所1座。10时,敌从658高地对我进行炮击,炮弹落在我炮兵观察所和炮连阵地周围,炮兵群指挥员命令金平县迫击炮连集中火力对658高地敌炮兵阵地进行压制射击,在持续15分钟的射击中,击毁敌82毫米迫击炮和75毫米无坐力炮各1门、重机枪1挺,摧毁了敌64营指挥所。
  18日12时,炮连奉命对658高地左侧敌1门游动的60毫米迫击炮射击。炮连根据敌迫击炮游动特点,用2门炮打击敌阵地左右两侧,其它炮根据目标位置精确计算射击诸元,当敌游动炮被逼 到阵地中间时,9门炮同时集火射击,45发炮弹全部覆盖目标,摧毁了敌游动迫击炮和1挺重机枪。
  18日14时,658高地敌轻重机枪、82毫米迫击炮、60毫米迫击炮等火器,依托坚固工事,向我进攻部队密集射击,对我步兵行动造成严重影响。根据敌炮兵活动规律。金平县炮连首先用单炮试射,获得准确诸元后,突然停止射击,以迷惑敌人,敌见我炮火一停。又重新脱离坚固工事向我射击。炮连抓住战机,立即进行全连火力急袭,连续发射炮弹450发,摧毁了敌支撑点,支援步兵迅速攻占了658高地。此次战斗,炮连摧毁敌营指挥所1个,82毫米迫击炮、60毫米迫击炮、75毫米无坐力炮、重机枪各1门(挺),弹药所1座,营指挥所1个。
  
  
  火力围困,巧打制敌
  
  55式120毫米迫击炮连支援克节朗地区进攻战斗
  作战地点:申印边境
  作战对象:印军
  时间:1962年10月20日
  55式120毫米迫击炮是对印自卫反击作战中唯一一种重型迫击炮,在支援步兵作战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炮全长23613毫米,战斗状态全炮重276千克。配备的杀伤榴弹全重15.9千克,杀伤面积56×28米2,初速272米/秒,战斗射速6~15发/分,最大射程5520米,最小射程450米,高低射界+45°~+80°,采用骡马驮载或车载牵引方式机动。
  克节朗地区在“麦克马洪线”以北,西与不丹交界,地处喜马拉雅山主脉南侧,山高坡陡,地势险峻。印陆军第7旅和阿萨姆步兵联队1个营约300令人入侵占领我克节朗地区后。7旅防守克宁乃桥以西地区。以2个营在色幸湖至克宁乃桥一线,沿克节朗河南岸布防;以1个营为旅预备队部署在绒不丢、色兄朗沟、章多等地;旅部于勒龙、吉普之间;章多设有空投场。以上侵占各点均隐蔽构筑了野战工事。守敌配备有81毫米以上口径火炮16门,阵地在章多、扯果布、卡龙、绒不丢等地。
  根据成都战区前指命令,西藏军区集中3个团、2个120毫米迫击炮连,对入侵克节朗地区之敌实施自卫反击。西藏军区决定以1个团又1个营从卡龙实施主要突击,以2个营从右翼迂回章多。以l团攻歼沙则、克宁乃桥之敌。120毫米迫击炮2、3连(12门)编入前指炮兵群内,配置在拉则、塔拉地区,主要任务是控制章多空投场和支援步兵作战。
  10月16日晨。迫击炮连开始向预定发射阵地机动。由于火炮十分笨重,炮连在1个步兵连的协助下搬运迫击炮。由麻麻至拉则山口约20千米,大部地段的坡度达60‘以上,炮兵连和步兵连用了30多个小时,于17日黄昏才将12门炮搬运部署到位,组装后立即进入了阵地。从18日开始,炮连又在3个步兵营的帮助下,用一昼夜的时间搬运120毫米迫击炮弹1900余发。占领阵地后。炮兵连开始对目标进行侦察测绘,精确确定了对不同目标的射击诸元。
  10月20日7时30分,炮兵连参加预定的炮火准备。3连对章多空投场急袭射击20分钟。2连首先对绒不丢急袭射击10分钟,又对扯冬急袭射击5分钟,然后又从扯冬开始。逐次增加距离。用时15分钟连续打到绒不丢。参加炮火准备的炮兵连,没有进行试射,而是根据首个弹群的落点进行修正。在急袭射击中取得了较好的射击精度。急袭射击结束后,炮连开始根据目标情况进行不规则的监视射击。9时许。根据上级指示。炮连对色兄朗沟企图逃跑之敌进行拦阻射击,2个连射击10分钟,将逃敌截回,后被我步兵全部歼灭。10时左右,敌1架直升机在空投场降落,2个连抓住有利战机。以10发急速射将敌直升机摧毁。12时左右,据守章多的500余敌军企图沿色耳董小路向嘎波山口方向逃窜。我又集中2个炮兵连火力实施拦阻射击。射击中,针对目标相对集中的特点,各以1个连射击敌退逃队形的前后位置,在敌前进方向上形成了两道火墙,使敌既不能前进又不能后退。敌遭我火力拦阻停止运动后,我炮兵连随即将拦阻射击改为集中射击,对分布于400米正面的敌人,使用3个表尺加减距离,耗弹180余发,杀伤敌一部,大部敌人被堵截。此时步兵团先头部队赶到。乘机向敌发起冲击,全歼该敌。迫击炮连为步兵部队全歼守敌赢得了宝贵时间。
  
  火力伏击、机动歼敌
  
  71式100毫米迫击炮支援612高地夜间防御战斗
  作战地点:申越边境
  作战对象:越军
  时间:1979年3月11~12日
  71式100毫米迫击炮的研制,参考了67式82毫米迫击炮主要结构,于1971年装备部队。71式迫击炮全炮重74.5千克,炮身重28千克,炮架重21千克。座钣重25.5千克。炮身长1450毫米。炮弹全重8千克,装药号0~6,初速250米/秒,射速15~20发/分,最大射程为4700米。最小射程170米。高低射界+45°~+80°,炮班人数7人。
  1979年我完成对越惩罚性进攻作战后,即组织部队向国境线我方一侧后撤。3月11日凌晨。越军残部发现我步兵某团开始撤离战场后,以部分兵力沿禄(平)支(马)公路紧紧尾随,企图在运动中伺机袭扰我军。
  
  我步兵某团发现敌人企图后,为保证团主力安全后撤,随即命令3营占领有利地形掩护全团的后撤行动。3营立即在612高地、龙头地域占领阵地组织防御。掩护团主力撤离战场。7连配置在612高地,8连配置在尼头东侧长形高地,9连配置在612高地东南侧山腿。团属100毫米迫击炮连支援3营战斗。炮兵阵地选择在支马南侧400米无名高地,观察所在612高地。
  612高地由4个小高地和2条向东南方向延伸的山腿组成,地势南缓北陡。其南侧800米有龙头村,禄(平)支(马)公路由此蜿蜒而过。龙头村以东500米的民形高地与612高地相对而立,控制禄支公路。是防御战斗的有利地形。
  11日8时。100毫米迫击炮连展开成战斗队形,并在支马东北侧300米的低凹地带选择了预备阵地。同时。连长带领侦察班随步兵指挥员在612高地进行现地侦察,对炮兵火力使用进行了精心计划。在龙头东侧公路一线选择了3个明显的地形点作为炮兵火力阻击点。在龙头及9连、7连阵地前沿建立了6个火力控制点。准备了射击诸元,并立即下达到迫击炮连。迫击炮连占领阵地后,标定了射向。计划了射击诸元,设置了夜间瞄准点。为确保火力反应速度,每炮均按射击目标方位构筑了3个不同方向的座钣坑,并选择了撤离和转移阵地的进出道路。14时50分完成射击准备。17时50分,该连对龙头以北300米处进行了试射,并根据试射效果更新了射击诸元。
  19时,炮连侦察员发现敌5辆汽车沿公路向龙头方向行进。19时30分,敌汽车在龙头村公路上停下。车上敌人陆续下车。炮连奉命对敌射击。连长立即指挥对敌汽车发射炮弹24发。弹群覆盖目标,2辆汽车当场中弹着火,炮连又进行4发急促射,歼敌20多人。
  20时10分,敌以1个排的兵力沿小路两侧向我9连阵地发起冲击,并派出小股兵力迂回到9连阵地侧后,分别对我步兵、炮兵阵地所在位置发射曳光弹,为敌炮兵指示目标。为确保安全,炮连向团请示转移阵地,只留下6号炮继续对我步兵阵地前沿火力控制点进行射击,迷惑扰乱敌人,其余火炮迅速撒出发射阵地。占领预备阵地并重新标定了射向,完成了射击准备。随后,6号炮也转移到新阵地。
  21时20分,敌以2个加强排的兵力向7连和9连阵地发起冲击,同时龙头西南敌迫击炮也向我步兵阵地和炮兵阵地猛烈射击,企图掩护步兵突破我防御前沿。为支援步兵抗击行动,炮连观察所根据敌炮发射时的炮口闪光标定了射向,用秒表概略测定敌炮阵地距离,21时30分开始射击,发射炮弹24发,敌炮阵地被压制,进攻行动也被我步兵击退。
  12日1时,步兵第3营奉命开始撤离阵地。为迷惑敌人、掩护步兵撤离行动,炮连对龙头村庄、龙头村西北侧公路桥和步兵阵地前沿进行了长时间监视射击,零散的炮击一直持续到12日2时10分。此举造成了敌判断失误,以为我主力仍在原地,始终不敢轻举妄动,保障了我步兵营撤出行动的安全。
  此次战斗,100毫米迫击炮连消耗弹药280发,压制敌120毫米迫击炮阵地1个,摧毁敌汽车2辆,歼敌20余人;支援步兵击退敌人3次冲击,毙敌140人,圆满完成了掩护战场撤离行动。全连人员无一伤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