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纠结不休 [足球:与科技的不休纠结]
 

纠结不休 [足球:与科技的不休纠结]

发布时间:2019-03-16 03:47:38 影响了:

  作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商业价值最高、发展模式最完善的集体性体育项目,足球始终在原汁原味与高科技之间徘徊。      对球迷来说,在过去的四年中,虽然发生了无数的大事,比如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以创纪录的9400万欧元的身价从英超曼联转会至西甲皇马,虽然西班牙队在2008年于阔别44年后重夺欧洲杯,但是,始终不及2006年德国世界杯决赛中的那最富戏剧性的一刻更值得回味。
  2006年7月10日2时(德国当地时间9日20时),第18届世界杯决赛在柏林奥林匹克球场打响。比赛在90分钟内战成1:1平,比赛掌握在法国人脚下,因为他们有世界上最伟大的球星之一―齐达内。加时赛进行到第19分钟,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世界足球先生齐达内在无球状态下用头顶撞马特拉齐。
  这一举动改变了比赛形势。当时,当值主裁判埃里松多似乎没有看到这一幕,但是他中止了比赛,跑向球场的另一端。在与助理裁判协商后,他回到场内,向齐达内出示了红牌,将其罚下场。
  这张红牌的意义早已不止是影响一场比赛的胜负。从19世纪现代足球的发端起,足球开始成为最受欢迎的大众竞技项目。而场上的判罚,也对这项运动的繁荣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进入20世纪之后,越来越多的信息科技开始介入这项运动,来保证赛事的公平性和完整性。
  
  古老的事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足球运动的国家,历史记载早在汉朝就有了这一运动,名为蹴鞠。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球星,当然是宋代的高俅,算是当时的齐达内。而当时的运动是否有裁判,虽然并无明确记载,但后汉曾有个名叫李尤的人,写过一篇“鞠城铭”,阐述了当时的裁判原则:“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这可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足球裁判工作的记载了。
  现代足球运动是从英国开始的。据专家介绍,最初的比赛是没有裁判的,而且当时的足球比赛也没有规则、场地和人数的限制,球员在场上火拼是家常饭菜,由于负面影响太大,英国国王爱德华二世甚至于1314年干脆下令禁止足球运动,这一禁令直至1603年才被解除。关于现代足球的发展,国际公认的一个重大事件是1863年英国足球总会的成立,它催生了正规的足球联赛,足球运动亦转趋职业化。第一届足总杯比赛在1871年举行。在那之后,现代足球的各项制度,包括裁判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
  1872年,在伦敦举行了第一次国际性足球比赛,主办方为让比赛正常进行,临时请来一位警察执勤。这位警察持着一根警棍就上场,谁犯规就得挨上一棍,结果,比赛秩序出奇地好。这被看做是裁判制度的起源。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足球裁判的历史是与整个足球比赛制度发展的历史相对应的,最大的变化是裁判人数,从一个人到两个,从两个到现在的四个。而从2007年的世界杯开始,国际足联已经开始尝试设立专门的球门裁判,以提高对一些争议进球的判罚准确程度,并有可能在南非世界杯启用5名裁判。
  我国足球运动的职业化开展较晚.但在刚建国不久的1951年,就举办了全国足球联赛。之后,在1957年,又开始举办全国甲级联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辽宁队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球队。“那时候说起辽宁队就跟现在说曼联似的。”北京老球迷张凤山大爷说。
  我国足球运动真正走向职业化,始于1994年的中国足球甲A联赛。2006年,随着中超公司的成立,中国足球职业化历史开始进入到中超时代,商业开始更深层次地介入足球。而信息科技,也逐渐从应用水平更高的田径、跳水、游泳等项目,开始逐渐进入足球。尤为明显的是,裁判工作率先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科技武装裁判
  
  足球运动职业化的另一个说法就是商业化。在职业联赛开展之前的全国联赛,裁判的判罚虽然也会引起争议,但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文化氛围中,足球联赛并没有让裁判成为主角。
  而在职业联赛开始之后,比赛的主体变成了俱乐部。俱乐部是一个商业组织,每一场比赛都决定俱乐部的运营是否顺畅,是否可以获得更高的商业赞助,球员的收入是高是低,比赛的激烈程度自然而然地起着很大的作用。而裁判的判罚是比赛的惟一尺度,一次有争议的判罚有可能会改变一个俱乐部或者球员的命运。
  “在巨大的球场中,数万人山呼海啸,比赛非常激烈,要做好每一次判罚,对裁判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中国最著名的足球裁判陆俊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足球比赛中,主裁判要控制场上的比赛,不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而且还要声嘶力竭地大喊大叫。而场边助理裁判判罚越位主要是靠举旗,主裁就得不停地往场边上看,漏了一次,就有可能影响比赛走向。
  信息化真正开始应用于足球裁判工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大约是1997年世青赛,被裁判们称之为BB旗的助理裁判与主裁判之间的无线感应装置开始应用。这种装置装在助理裁判的旗上,当助理裁判发现球员有犯规行为,在举旗的同时,旗帜就可以发射出无线信号,主裁判的手表就会收到并产生震动,即使主裁正在前场,也可以根据后场助理裁判发出的信号对后场的犯规行为做出判罚。
  世青赛不仅是全世界青年球员展现才华的舞台,也是国际足联约定俗成的制度改革和技术改革的试验田,国际赛场上用到的很多新技术,都是先在世青赛上试用,做出效果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向全世界推广的。除了BB旗,2006年世界杯上,国际足联给每位裁判(包括场外的第四官员)都配备了无线耳麦―一种无线对讲装置。利用此装置,主裁判与助理裁判、第四官员、甚至工作人员都可以随时进行通话,沟通主裁的视觉死角处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这一设备受到了裁判的广泛好评,从此在大型比赛中都可以看到这种设备了。
  “信息手段开始应用之后,对裁判工作的帮助确实非常大。”陆俊说。此外,裁判员以往用于计算比赛补时的方法也有了很大进步。以前,裁判主要是靠经验来判断伤停时间。而现在,裁判们会佩戴专用手表,其表盘上下配有两种秒表; 当比赛中断时,上面的秒表停止计时,下面的秒表则将持续运转,这会更有利于裁判员可以通过上、下秒表的时间差估算补时时间。
  
  球门线上的争议
  
  齐达内一案中,争议焦点在于第四官员是否在观看了身边的电视录像回放后,才帮助主裁做出了将齐达内红牌罚下的判决。这一争议的背景在于,国际足联明文规定,足球比赛的判罚权在于当值主裁判,电视录像不能作为判罚的依据。由此,摄像,作为一个特别的角色,卷入了裁判生涯。
  摄像技术的最成功应用是在网球赛场对争议球的判罚。“鹰眼”的正式名称是“即时回放系统”,这个系统由10个乃至更多高速摄像头、数台电脑和大屏幕组成。当比赛中球员就球是否击出边线发生争议时,可以申请观看“鹰眼”。“鹰眼”的流程是,首先借助电脑的计算把比赛场地内的立体空间分隔成以毫米计算的测量单位;然后,利用高速摄像头从不同角度同时捕捉网球飞行轨迹的基本数据;再通过电脑计算,将这些数据生成三维图像;最后利用即时成像技术,由大屏幕清晰地呈现出网球的运动路线及落点。从数据采集到结果演示,这个过程所耗用的时间,不超过 10秒钟。
  这项技术早在2001年初问世时便获得了英国皇家电视协会颁发的科技革新奖,2003年又因广泛使用于网球转播而获全美电视最高奖艾美奖的“杰出科技贡献奖”。有了“鹰眼”技术,网球赛场上的争议大幅度减少,它的成功应用让足球界人士开始思考:为什么不引入足球赛场,帮助裁判做出判决呢?
  对此,陆俊是一个坚定的否定者。他告诉记者,足球比赛跟其他比赛的最大不同在与判罚的刚性程度。“对网球比赛中球出界、篮球比赛中打手等等的判罚,都是非常刚性的。比赛中,一个犯规动作,对篮球来说,只要裁判看见,就可以判罚;而对足球来说,裁判看见,未必代表犯规。”
  对陆俊来说,信息技术却让他有了另一个感受。2002年韩日世界杯,陆俊作为第一个踏上世界杯赛场的中国裁判进行执法。刚到韩国,听裁判们议论:这届世界杯是最难执法的。陆俊纳闷,都是执法,何来“最难”一说?后来才知道,国际足联为了比赛的观赏性,每场比赛的摄像机位增加到22组,用于从各种角度捕捉球员、观众、教练、裁判等的动作与表情,比赛观赏性大大增加。“所以,观众可以看得到的很多犯规,裁判未必能看得到。所以,执法的难度大大增加了。”
  而实际上,电视转播对现代运动的介入,意义是深远的。同样一场比赛,由于转播设备先进与否、手法高明与否,观众的感受可能会有天壤之别。英超转播成本非常高,手段先进,收视率就高,赞助商也多,联赛发展就更好;反之如中超,转播得差,更没人看,赞助商也不来。而同时,也正因为电视直播技术和设备功能的提高,裁判的工作难度复杂程度也大大提高。
  陆俊认为,科技手段过多使用,会使足球比赛的延续性大大降低。而很多球迷认为,错误的判罚不可避免,而一些错误的判罚反而让足球这项运动有时更充满快乐。
  “但未来在球门线上采用信息技术还有一定的可能性,毕竟,球门线的问题跟网球运动中的问题是一样的,在有争议时会做出刚性的判断。”
  
  足球赛应用高科技的大事
  1934年,电台第一次开始实况转播足球世界杯。
  1954年,电视第一次被用于足球世界杯转播,但只有录像。
  1958年,第6届世界杯第一次出现电视直播,全世界各地的球迷们可以通过卫星信号即时观看比赛。
  1970年,第9届世界杯出现了比赛迁就电视的情况,有部分比赛改在酷热的中午12点进行。
  1974年,第10届世界杯,德国人为世界杯引入了彩色电视转播。
  1978年,第11届世界杯全球有96个国家和地区、12亿人能看到世界杯盛况。中国部分大城市的球迷,第一次坐在家中见识了世界杯。
  1996年,BB旗开始应用于裁判工作。
  2002年,第17届世界杯首次使用了多信号转播,部分场次使用了高清信号,首次在球门的球网上安装了摄像机。
  2004年,国际足联讨论在足球中植入芯片。
  2006年,无线耳麦开始第一次进入世界杯,第一次采用RFID门票,第一次采用移动指纹鉴别系统用于安全工作,第一次采用高清数字电视格式进行转播。
  2007年,阿迪达斯研发出第一个智能芯片足球,但未获应用。
  
  
   2006年世界杯齐达内头顶马特拉齐,裁判掏出红牌后,齐达内黯然离场。
  
  
  1995年,上海申花队获得甲A联赛冠军的场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中国足球的一个繁华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