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数学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4-01 04:47:51 影响了:

  [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作为一个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培养 学生 数学 习惯
  让学生学好数学,培养其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以及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素养。因此,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培养积极动脑的习惯
  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的习惯。教学生四会:会听、会看、会想、会说。
  会听:听要入耳。引导学生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为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可组织如下练习:(1)教师口述题目,学生直接写出得数;(2)教师口述解决问题,学生写出或说出题目中的信息和所解决的问题等。通过这类练习,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想边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有意识记忆能力。
  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教师的板书、演示等要准确,鲜明,能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由教师带领观察到只给“观察提示”的半独立观察,到完全独立观察,使学生逐步掌握通过观察比较,做出判断,发现规律的观察方法。
  在课堂练习中要多设计一些能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并引起观察兴趣的题目。如学了“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后,出示:1、3 、5、7( );90、80、70、60( )……使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的概念进行观察比较,作出判断,在观察中发展智力,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会想:课堂上多让学生勤动脑想问题。提问时可让可能不会答的学生优先做答,再请会答的针对前者的疑问做答。这样,教师既可以了解后进生是不是在思考,思维的障碍是什么,又可提高一般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锻炼。
  如在学习“统计”时,出示几种书的销售情况,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思考。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学习变得主动,效果显著。
  会说:听、看、想,要通过“说”这一点来突破。在课堂上抓好“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让学生会说,就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通过说想法,培养了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口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充分组织教学,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训练学生敢说、想说、大声说。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生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从而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1
  首先,应创造条件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明确思考的目标。其次,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让学生在对数学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掌握思考方法。最后,要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在独立思考之后要及时组织议论、讨论、争论等多项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表现自我,交换思考所得,不断地体尝到思考的乐趣,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
  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读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2因此,特别是中高年级,要指导学生坚持课前阅读,课内阅读,课后阅读,养成预习和复习的自学习惯。
  课前阅读,就是课前预习课本。特别是每一单元,每一小节的开头新课,阅读时要标出疑问,以便在讲课时,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重点地听课;也可由教师提出能引起兴趣的题目,引导学生自己找书去读。
  对数学而言,题目的答案可以是唯一的,而解题途径却不是唯一的。课堂上有了一种解法后,还要求两种、三种甚至更多,能从不同的侧面来探讨和否定已有的答案,使学生善于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3
  如在讲完“差倍”解决问题的基本例题后,提出“差都有哪些表述方法,看谁找得多”的题目,要求学生课外完成。有的同学归纳出六种“差”的不同提法:甲比乙多多少;乙比甲少多少;甲减少多少等于乙;乙加多少等于甲;甲给乙若干后,甲、乙相等;甲减若干,乙加几,两数相等,甲比乙多多少。在这样预习的基础上再学较复杂的差倍应用题,学生学起来很轻松。通过这样的预习可以把学生的兴趣引向课外,广泛地阅读、主动地学习。
  课内阅读,就是在课内学习课本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有要求有检查地阅读数学课本,是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数学课本,没有故事情节,吸引力小,可读性差。如果只是一般地要求阅读,必然会出现“读不进去”的现象,因此阅读课本一定要有要求,有指导。
  刚开始教师可带领学生阅读,指导学生如何抓住课本中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怎样理解数学概念,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对于一些关键性的语句要进行圈点划批,正确理解数学语言,掌握数学概念。指导阅读,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有的教材内容,学生不易看出重点,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寻找答案,弄清算理,掌握法则。有的教材内容,学生已有一定知识基础,可由学生先做尝试性练习,再与课本对照、印证,加深理解。有的教材内容,学生能独立看懂,就放手让学生自己看书,然后组织交流所得,进一步消化理解。
  课后阅读,就是课后复习课本。要指导学生养成做作业前先复习课本的习惯。要求学生每天做家庭作业前先看课本,看老师当天讲的部分书上是怎么写的,想想老师是怎么讲的,做题时要注意什么,然后再做题。
  要指导学生整理所学知识的习惯。每学完一个单元,由学生自己复习课本,整理已学知识,归类、编号,练习写简短的复习提纲或笔记。每隔一段时间,选择优秀笔记组织传阅,进行评议,以调动“自学”的积极性。
  四、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对于学生来说,严格规范的书写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管是学生升学还是各类竞赛,都要求学生认真规范的写在试卷上,才能以此为凭据判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数学学科的作业又和其它学科不同,数学作业主要是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完成作业还是学生最基本、最常见的一项实践活动。4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