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精神文明大厦的建设者|美国大厦建设者
 

精神文明大厦的建设者|美国大厦建设者

发布时间:2019-04-07 04:55:47 影响了:

  麒麟山下,沙溪河畔,一座小小的城市突然吸引了全国的注意。人们慕名而来,莫不为她的巨大变化所折服,大家用一个字概括共同的印象:美。这座城市就是福建省三明市。  “小小三元县,三家豆腐店;城里磨豆腐,城外听得见。”那是解放前的三明,贫穷、落后,小得可怜。“三明三明,电灯不明路不平,污水横流煤铺道,秩序混乱不安生。”那是十年浩劫刚过,这座城市杂乱无章的写照。然而,就在短短几年内,三明一扫往昔旧貌,展现新容:繁花似锦,绿荫如带,新建的住宅楼鳞次栉比,整洁的街道秩序井然;海滨公园、儿童公园、麒麟山公园、青少年宫等文化设施相继出现,分布有致。三明,被誉为“深嵌在闽西北莽莽群山中的一颗明珠”。
  我们刚从三明归来。我们要描述的却是三明的另一种美:良好的社会风尚,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创造这种美的人们。这,是构成三明这颗明珠的内核。特别是年轻人值得一表。
  一
  不言而喻,一种新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形成,需要整个社会大多数人的努力。正因为这样,社会中的任何个人对此都负有责任。于是,一个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你是否意识到并自觉地担负起这种责任?
  就象一枚石子投进一潭静水,三明化工厂电石分厂石炭氮车间内,一条小小的新闻引起了一片议论。
  “义务补鞋?发癫狂了吧?”
  “小徒工不正经学点技术,搞这种新花样,嘻嘻?”
  “天!好大的风头哟!”
  新闻的中心人物是年仅17岁、进厂不到一年的陈金刚和他的两个伙伴。他们公开宣布:要用业余时间,义务为大伙儿修补劳保皮鞋。
  一件小事,何以招来这样的冷言冷语?哪值得如此议论纷纷?请注意,那是1971年,一个特定的时间环境,一段我们至今记忆犹新的历史时期。
  一双双破损程度不同的翻毛鞋送到了小陈面前,印入他脑海的却是一道道探询、犹豫的目光。人们见惯了彼此间的你争我斗,有时对正常的助人为乐反倒持怀疑态度了。
  “哐啷”,又一双咧开大嘴的翻毛皮鞋扔了过来,随之而至的是几句不三不四的嘲弄。这也并不奇怪,以蔑视、践踏别人为能事的人在那个时候不是绝无仅有的。
  但是,人们之间的关系难道就该是这个样子吗?当然不是。正由于此,才产生了小陈和他们的“义务修鞋组”。他们用自己的一份薄力,向当时反常的社会风气发动了冲击。这一行动得到了身边老师傅的鼓励,但也有人不以为然。
  “凭你们两三个小青年,补几双破翻毛皮鞋,就能扭转社会风气?”说这话的人,摆出一副深谙世事的架势。“打个比方吧,这些年,人们心里就象揣了一块冰,你一个一个地焐,又能化掉多少?”
  用哲理性语言反驳对方的说法,小陈的确不在行。但比语言更有力的是行动。他用行动代替语言。
  小陈不会补鞋,两个伙伴也是外行。锥子扎破了手,补丁打得七扭八歪;一次补不结实,二回再来。很快,当全车间的工人没有一个再穿着龇牙裂嘴的工作鞋上班的时候,小陈他们的修补技术也达到了相当水平。
  “你们做了件大好事!”起码在车间范围内,义务修鞋小组的行动换来了一致的赞扬。
  “全厂职工,无论工作鞋、布鞋、雨鞋、凉鞋胶鞋,只要信得过我们,尽管拿来补!”小陈他们又扩大了服务范围。
  这无疑又是一次震动,但这一次,却再也不见有人对此妄加嘲弄了。各种各样的破旧鞋陆续送到他们面前,工作量骤然增加了几倍。有人好心地劝说:“反正三明市修鞋困难大家都知道,你们既是为大伙儿,干脆跟领导说说,上班时间干吧。”这不难办到,因为领导从一开始就对他们十分支持。但小陈却摇头:“上班时间还得多学技术,干好工作呢。”
  好心人哪里知道,小陈他们的目的不仅是为大伙儿解决一点儿实际困难,如果可以把社会的不良风气比做耸起的一座冰山,那么,他们就是要用体温贴上去,化掉多少算多少,哪怕只化掉一块,也算尽了自己的力!
  时间一年一年流逝,修补鞋子的数目一千一千递增。整整十二年,尽管有曲折,有反复,但是陈金刚和他的小组的活动始终没有间断。他们化掉的当然不是一小块冰。试想,面对这样一种无疑是十分高尚的行为,谁能不扪心自问?
  以后,陈金刚小组的成员扩充到8人;厂内其他车间陆续出现了修车、理发、配钥匙等各种义务服务小组。1981年3月,厂团委组织的第一支40人的为民服务队出现在三明市街头。随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数以百计的由工厂、学校、机关、商店、医院以至个体户组成的为民服务队,活跃在三明的大街小巷。这样庞大的一股力量,犹如一阵和煦的春风,拂过三明人的心头,纵有百里冰川,何愁不能融化!
  开一代风气之先,总要有人走在前面。陈金刚就是这样的人。
  二
  有这样一种岗位,它同人门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感受、体验一个社会的风气,首先从这里开始。这样的岗位,对于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特殊的意义。于是,人们把这个岗位称为“文明的窗口”。
  这是一座用现代化标准衡量还相差甚远的医院。医院的传染科病房也略嫌破旧而狭小。然而,当1983年春节降临的时候,这里却格外显得春意融融。
  柔和的灯光,洁净的门窗,缤纷的彩带,精美的纸花,一声声亲切的拜年问候,使二十几名不得同亲人团聚的传染病人感受到一种家庭式的温暖。这就是三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科病房。传染科团小组是闻名全市的“青年文明医护组”。
  “假如我是一个病人,我希望……”这是传染科团小组时常讨论的话题。一切为了病人,是他们的出发点。
  “我希望称呼我的姓名,别老用几床几号代替。”于是,“某某同志,请您打针”,“某某小朋友,请您吃药”等文明用语便实行起来。
  “我希望窗户外面乱七八糟的木板、铁条能清一清,要不然看着心里不舒服。”于是,几名团员放弃休息日,搬走了基建材料,在空地上种起了花竹。
  “我希望随时入院随时能换到饭票。”好,医护小组办起了服务台,不光代售饭票,连针线、信纸、邮票都有。
  “我希望天天能看到报纸。”行。报纸应该看,但还得避免交叉感染。于是他们精心制作了简易报架竖在了大厅。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