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中国大学生理论热】适合在校大学生的兼职
 

【中国大学生理论热】适合在校大学生的兼职

发布时间:2019-04-07 05:40:36 影响了:

  谨以本文请教于所有关注理论的大学生们和所有关注大学生的人们。  热的冷却与冷的发热  1987年前后中国一大文化现象  对于中国来说,大学生有着特殊的意义。1919年以来,中国大学生几度领导思想文化新潮流。他们中出了一批普罗米修斯,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传播。他们中更不乏热血沸腾又清醒冷静的实干家,唤起民众变革中国。那么,今日中国大学生又是一种怎样的思想风采呢?
  几年或者几个月前,他们还是中学生,他们还在高考的重压下气喘吁吁、苦不堪言,多情琼瑶、浪漫三毛成了他们情感的消遣和抚慰。那么这些小萝卜头小马尾巴进了大学以后看好什么呢?
  几年以至几十年前,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等等就在中国的大学里热过,当然也冷过。那么这些蓝眼睛高鼻子在今天的中国大学生中境遇又如何呢?
  消息一组:
  1987年5月27日,首都第三届社会科学书市隆重开幕 有关哲学、思想理论的著作畅销不衰。购书者以大学生为多。
  据《人民日报》报道,今年某日北京大学新华书店上架2504册《自卑与超越》,当天全部卖完,第二天再进1000册,天黑前又被一抢而空。
  上海、杭州、成都、武汉、沈阳等地也纷纷传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当代学术思潮译丛》 《拿来丛书》为大学生争相抢购的热门书,弗洛伊德、尼采、萨特著作行情看涨。
  在复旦大学,知名学者李泽厚和知名度稍低的青年学者张汝伦同时开设哲学讲座,这边走道里都挤满了人,那边则把喇叭架到了外面。
  在许多院校,学生自发组织了“理论沙龙”“《资本论》研读小组”“马克思读书会”……
  对北京、四川、湖北等地几十所高校学生的调查结果:
  ——您近年读得最多的书是哪类?回答是理论书的占37%,超过小说类(34%),居第一位;
  ——对您最有影响的是哪类书?回答是理论书的达45%,把小说、教科书等远远拉在了后面;
  ——阅读社会科学方面理论书籍约占您课余读书时间多少?24%的同学回答在1/2以上,53%的同学回答在1/2至1/5之间,只有22%回答在1/5以下;
  ——您对理论的兴趣如何?回答说没有兴趣的占10%,兴趣一般的33%,而兴趣浓厚和较浓厚的占53%。
  ……
  弗洛伊德热,尼采热,马克思列宁原著热……中国大学生理论热!这是1987年前后中国又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受不了。不过瘾。莫名其妙。发热的人们显示着种种的兴奋与困惑。而面对热,人们也产生了种种的困惑与兴奋。
  饥渴·反思·沉闷的打破
  一直被视为热情有余冷静不足的这批小大学生怎么对深奥的理论有了如此大的兴致?一度被看作冷门的理论何以一时间又具有这样大的热力?
  对大学生的思考:他们大多是60年代来到人世的。他们背上书包不久正好赶上“否定文革”。思想开禁,对外开放,形成一个从未有过的活泼繁杂的文化氛围。这大角度的转变,激动了一代青年,有的中学生跃跃欲试,想涉足其中。但他们毕竟为年龄和文化所局限。况且,他们还要准备高考,要把课余时间也用在功课上。他们无暇挤入那个氛围中心去看个究竟。
  考上大学是个转机。挣脱相对封闭的中学生活和沉重的高考压力,他们进入了思想活跃的高等学府。长长地嘘一口气,他们开始接触五花八门的中外文化,开始探究以前未曾探究的课题:人生,自我价值,人际关系,社会变革……原先的一片思想理论空白,这时成了一块贪婪汲取的海绵。用武汉大学哲学副教授李晓明博士的话来说,这是一种文化饥渴。
  大学生的思考:学潮以后,大学生形象是个问题。社会上有人说我们肤浅,只知道上街,不懂得理论,没有多少思想。我们也在反思。我们到底是不是肤浅?又甘不甘于肤浅?
  舞台上的轻歌曼舞,舞场上的飞流旋转,运动场上的龙腾虎跃使我们的课余生活显得多姿多彩。然而,当我们看到我们的课余生活整个地就是如此这般的时候,不免有一种凡俗平淡之感。我们应当同时有着更高标准更高层次的活动!因为我们的使命在于用理论之力驱动社会之轮,用理论之舵驾驭社会之舟。
  对大学生理论热的思考:1978年以后的中国,被“文革”革了命的一切都在复苏之中: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而过去所坚信不疑的一切又都被摆到了审视的位置:阶级斗争学说、继续革命理论……中国是在一次大劫难之后,人们痛定思痛,由痛苦而怀疑而重新评估一切,这是自然的。中国又是处在一场大变革之中,变革的现实对理论的单一沉闷提出了挑战,人们也急切想用理论之光来观照变革的现实。
  前些年的大学生“萨特热”和时下的大学生理论热都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如果说前者更多的是对伤痕的反思,那么后者则偏向于理论和整个文化的重建。如果说前者更多地是在呼唤人性人道上和人本主义思潮取得某种程度的精神吻合,那么后者则更关心人的发展尤其是作为个体的人——自我的实现。而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平等、竞争、多样化的观念,竟然也悄悄改变着人们对理论的态度。
  疑惑,自我,多元……如此理论热,是喜?是忧?
  60年代,中国也曾有过另一种理论热。不怀疑,不介入自我,人人都背育那么几条红色理论,结果导致了一场极缺乏理性的狂热“革命”。不轻易相信什么,主体意识的觉醒,多样化的选择接受……80年代的大学生理论热,无论如何有着一种历史进步的的意味。
  十年狂热的冷却,凝成了对文化(尤其域外文化)的巨大热情,于是,被冷落十年的文化和文化研究变为热门。老三届大学生便是这文化热中的活跃分子。
  学潮狂热的冷却,进一步激发了小大学生们对理论的热望,给过去冷、当时正热起来的理论又来了个快速升温,于是,大文化热中又生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旋涡——一大学生理论热。
  吞食之势与消化能力
  女式长发与弗氏理论之关系
  四川某学院某男生,蓄一头特长披肩发,从背后看象个女的,从前面看则**** ——还有一撮黑须。同学问他,你留女式长发为的啥子哟?他反问同学:“你看过弗洛伊德的书没有?”“看过。”“弗氏说,灵感的产生要听其自然发展。头发长在头上,与灵感有关。我先得叫头发自然发展。”听者语塞。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