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当前经济形势与新时代发展之路【浅谈新形势下农广校发展之路】
 

当前经济形势与新时代发展之路【浅谈新形势下农广校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9-04-29 03:56:02 影响了: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创建近28年来,为我团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各类专业人才和各类实用人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作为中国农业科技普及教育主力之一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下“三农”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寻求新形势下的发展之路,是摆在农广校面前的首要任务。下面对我校新形势下农广校的发展之路作出分析。
  一、从农广校的现状看其发展的必要性
  我团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成立于1983年,为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下设的市级分校,共开设种植、畜牧、农机等,由此可见,农广校基本上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学科的办学体系,在培养新型农民、帮助受训农民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上取得了突出成绩,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因而,作为农业劳动者素质教育前沿阵地的农广校,其不断发展是新形势“三农”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从农广校现存的问题看其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125团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面临不少的问题和挑战。
  (一)我团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80%的团场劳动力仍处于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团场连队高素质人才短缺依然是制约我团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
  (二)远程教育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农民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发挥还不够,工作水平需要切实提高。农广校是一支体系较为健全、队伍较为完整、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长期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骨干力量。但多年来缺乏必要投入,特别兼职教师教学能力不够强,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各级财政支持,从而大力培养出一支既有教育教学能力、又具有实践技能和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农民教育培训和农广校工作的方式方法需要不断改进,体制机制需要不断创新。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效果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的意愿和多样化学习需要。
  三、从农广校的机遇与任务看其探索发展方向
  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有着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农民教育培训的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强。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上,都对农民教育培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农民教育培训成为党和国家“三农”政策的重要内容。二是农民教育培训的财政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如对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全日制农村籍学生给予生活补助,截至2009年125团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共有几百多人享受全日制助学补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财政资金投入也逐年增加。三是农民对培训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随着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空间,农业的功能也得到很大拓展,农民学习并运用新知识、新技术致富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因此,满足农民培训意愿,促进农民自身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是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使命和责任。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我国农村教育体系、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摸索,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教育培训方式,在农业职业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锦州市两级农广校要准确定位,紧密围绕锦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根据当前农业和农村职业的变化特点,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适合农民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培训方式方法,推动农广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一)积极探索和创新教育培训方法。要坚持下沉办学重心,根据农民生产生活特点,把培训过程与关键农时季节、关键生产环节紧密结合,把课堂直接办在乡村,办到田间地头,办进企业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方便农民就地就近学习。把农广校的中专函授教育、全日制教育与农民技术培训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农民生产技术与增加收入为目的,真正办农民满意的培训。
  (二)切实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坚持服务农业、服务农民的宗旨,努力钻研业务,强化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发扬农广精神,把与农民、农业、农村有关的农、林、牧等各相关单位的培训联系起来,全市统一建立健全门类齐全、人员素质较高的师资库且保证有一批具有高级、中级技术职称人员充足在第一线,以提高农广校教学质量与社会影响力
  (三)以务农农民和企业工人为重点。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种养水平和转移就业能力。加强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及时掌握返乡农民工的培训需求,对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返乡农民工进行农业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和经营水平。同时,围绕当地实际情况,以及农业农村新兴岗位开展培训。
  (四)强化远程教育手段,开发教学媒体资源,努力搭建农业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争取政府和主管部门对平台建设的重视和经费投入,购置相关设备,提高自身采集、制作、传播农民教育培训资源的能力。把平台作为服务“三农”的舞台,主动为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教育教学资源、培训手段和传播渠道,为农民提供需要的知识、技术和信息,使农民群众能够得到实惠。
  (五)利用国家扶贫助学政策,深化教学改革,抓好全日制中专办学工作。为农广校的发展增强了后劲,但仍需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认真落实教学环节,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对基层农广校办学的指导和检查,提高教学质量。
  (六)加强体系建设,提升教育培训能力。努力协调师级相关部门,加强基层农广校自身体系建设,主动争取团级农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为农广校人员配置、设备更新、环境改变增加投入,为农民教育培训搭建最基础的平台,以此大幅提升教育培训能力。
  (责任编辑:彭 洁)
  来稿日期:2012-06-25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