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究|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究|

发布时间:2019-07-12 03:47:40 影响了:

  摘要:万物生长靠雨露,没有雨露的禾苗,犹如无水的鱼儿,活不了多久;物理学习靠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犹如无味的蜡烛,嚼而难以下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物理学习的原动力;所以,我们在进行初中物理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新课标,就是积极推行培养学生兴趣的新理念。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 物理 学习 兴趣 培养
  物理学理论比其他学科理论性强、更灵活、研究范围广泛、理论和日常生活和生产紧密相连。由于这些特点使学生感到物理难学,由此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工作之一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
  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施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培养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物理课堂教学的四十五分钟里,要使十几岁的孩子较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集中,要使学生不产生大脑和体力的疲劳,必须提起学生学习兴趣,而学生厌学,注意力不集中,往往由于对前面的课程不理解,渐渐地对物理失去了兴趣,也失去了学习物理的信心。在初二刚开始的序言部分我通常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以大量的演示实验、实例说明物理的研究范围、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以及学习物理的方法。例如选择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实验:如:纸盒烧开水实验;静电感应现象;马德堡半球实验等等。让学生看到一些他们意想不到的现象。这些现象自己无法解释,教师又暂时不做解释,这就引起他们学习物理和兴趣。其次,复习小学所学的有关物理的知识,这些内容分散在小学自然常识等学科中,我把这些内容进行提取,并与物理思维方式和解题步骤进行对比学习,充分利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效果很好。例如小学四年级自然常识课上学习过热气球的知识,这个知识点可以和中学浮力知识结合起来,给学生一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并告诉学生现在学习的知识对以后物理的学习也有非常的重要作用,并且打好了学习的基础,会对物理越来越感兴趣。最后,以演讲的方式讲述物理学家生平事迹,以大量的事实说明研究科学的艰辛和苦中之乐,使学生体会到作为物理学家,作为学习物理的人所应具备的品质、所具备的素质。在心目中树立起光辉的榜样以激起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2、关注爱好
  提高教学效果应该关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课余爱好。在课堂之外,教师要多了解当今学生的兴趣爱好,比如说要了解他们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喜欢听什么音乐,喜欢吃什么零食,喜欢玩什么游戏,喜欢说什么时髦的口头禅等等,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把学生的这些切身的生活体会加入教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学生的语言习惯说话,学生就会感到这位老师的思想和他们很接近,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老师也同样感兴趣,从而学生就会渐渐地的愿意亲近这位老师,慢慢地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进而逐渐地对物理感兴趣。现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有很多体验生活的机会,但是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却很少用物理的方式去思考问题,身边存在的一些现象也不能有意识的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去解释,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把这些生活体验和感受与物理联系起来,就会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离我们的生活原来这么近,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讲解决定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因素时,讲到绿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反射的是绿色光,为什么植物的叶子反射绿色光呢?因为绿色光对植物的生长有害,所以要把有害的光反射出去。这样以来既让学生掌握了要学的物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语言幽默
  在课堂中运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幽默语言,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在心理上喜欢有幽默感的教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幽默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掌握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讲解中运用幽默,可以使讲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可以突出一些概念、规律的特征,解决教学难点。例如在讲解像距随着物距变化时,很多学生记不住物距增大,像距减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的规律,我就给学生讲解了一个猫和老鼠的例子:即猫和老鼠之间有个凸透镜,猫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老鼠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猫去追老鼠,老鼠就逃,物距减小,像距增大;猫不追老鼠,老鼠就靠近,物距增大,像距减小。这样一比喻,学生既快又牢的掌握了像距随物距的变化情况,学生也感觉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有意思,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通过几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师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贯穿于物理教学始终的。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必须每时每刻运用心理学规律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要达到此目的,就要不断的研究教材,不断的研究学生,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在掌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上在教学上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