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建构依托多元文化的校本课程]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建构依托多元文化的校本课程]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发布时间:2019-07-21 03:47:35 影响了:

  摘要:多元文化教育是提高不同民族学生的素质,帮助学生获得其自身文化以外的跨文化知识的一种教育观念。新课程改革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可见校本课程使学校拥有了对课程的选择和开发的自主权,能更好地融入民族多元文化。德宏州是一个以傣族居多的民族自治州,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云南德宏地区傣族艺术方面的校本课程建构进行论述。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傣族艺术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5-0040-03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学家詹姆斯·班克斯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提高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及一切处于不利境况的学生的教育素质,帮助学生获得其自身文化以外的跨文化知识。他还认为,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应该保留自身的文化,同时加入到主流文化中去。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中,文化的多元化和民族的多样性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在少数民族教育中,除实行国家课程外,还应考虑各族学生的文化特殊性,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家詹姆斯·班克斯提出的“附加途径”,正好适用于学校校本课程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简单地说,校本课程是由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评价的课程。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校本课程的建构:
  课程目标 ?邛 课程内容 ?邛 课程实施 ?邛 课程评价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对课程的建构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基于德宏州傣族的艺术文化背景,提出以下课程目标:
  传承德宏州优秀傣族艺术文化,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傣族的特点、历史和功绩,在系统掌握傣族艺术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傣族艺术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使学生产生愿意为家乡建设而奋斗的思想。
  二、课程内容
  1.文学。傣族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新生期。从傣族文学的产生至今,诗歌始终是主要形式。例如,著名的《傣族古歌谣》在德宏地区共搜集到的《说亲歌》、《许配歌》、《筵席歌》、《祝福歌》、《祭祀词》等多首傣族古歌,充分反映了原始时期傣族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傣族人民自己创作的作品,无疑是我国文学宝库里的珍贵财富,但因种种原因傣族的文学没有被发掘、翻译和整理。因此,学习傣族文学可以更好地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加对本民族的了解。
  2.戏剧。傣剧是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大约有两百年的历史。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而发展,与此同时,傣剧从土司衙门扩散到民间,涌现出大量民间傣剧表演组织。
  目前傣剧基本上只为老年人所喜爱,年轻人因为听不懂并没有多大兴趣,传承的难题日益凸显。傣剧的学习,将会使学生对傣族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且通过对傣剧的认识,能够产生更多艺术气息,陶冶情操。
  3.歌舞。傣族民歌从内容上来看,大致有生活歌、劳动歌、起义歌、情歌等几类,其中情歌最为丰富。在形式上比较自由,韵律不严格,曲调节奏灵活,各地唱腔多有不同。总的说来,傣族民歌的风格都较为柔和优雅,抒情色彩比较浓厚。
  傣族舞蹈的动作虽大多婀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舞蹈的种类很多,动作及内容主要模拟当地常见动物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格化。傣族舞蹈“三道弯”的造型特点,以及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等特有的表演风格,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将民歌和舞蹈引入学生的学习中,不仅能提高其艺术鉴赏力,还能将民族精神内化到自身,提高民族自豪感。
  4.服饰。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讲求装饰,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戴以白布或蓝布包头。妇女一部分穿大统裙及色彩艳丽的短上衣,一部分则穿白色或浅色的大襟短衫,下着长裤,束一绣花围腰,婚后改穿对襟短衫和统裙。
  对民族服饰的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对美的鉴赏力,从而上升到对本民族的热爱。
  三、课程形式
  课程可以采取各种呈现形式,校本课程同样可以采取不同的呈现形式。根据德宏傣族艺术文化开展的校本课程,笔者认为可以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这三方面来组织校本课程。
  1.学科课程。学科课程的特点在于按照学科组织教学内容,并分门别类的进行教学;学科按年级、学期、单元等要求,划分为若干层次。作为校本课程的一种呈现形式,学科课程的优点在于:强调学科的逻辑性。学校可以根据德宏傣族艺术文化的内容,将教材编写为文学、歌舞、傣剧、服饰四类。教材编写者和课程设计者可根据其内容的多少,来选择它的课时。在授课时,教师可以用讲授法、演示法等进行教学,让学生直观的获得关于傣族文学、歌舞、傣剧、服饰方面的系统知识。
  2.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生活动为基础的课程,主要是以学生兴趣为主,它事先没有准确的规划课程,教师则根据学生进行活动中的不断变化来进行调整。活动课程在校本课程中普遍采用,它既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又可作为教学的一种补充。以德宏傣族艺术文化为背景,可以开展各种活动课程。针对傣族文学,可以通过学习后,让学生自己创作一篇相关的作文,并在班上进行分享交流;民歌、舞蹈可以开设民歌班和舞蹈班,让学生们对民歌、舞蹈进行学习,在学习歌舞的过程中掌握其真谛和精髓;针对傣剧可以在对其系统学习之后,举行一次表演会,学生几人一组,选择喜欢的剧本,并进行演出;就傣族服饰来说,可以进行一次服饰创作大赛,让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中既符合民族文化,又融合现代思想的服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