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形势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中国现在经济发展形势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形势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中国现在经济发展形势

发布时间:2019-01-17 03:43:08 影响了:

   [摘要]: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形势,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深化高职教育改革,走可持续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集团化发展、制度创新和终身教育之路,才能满足当今经济发展形势对应用性人才的迫切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发展形势 高职教育
  一、中国经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趋势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状况较为严重。制造业中,传统制造业比例偏大,现代制造业比例偏小;资源型产业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比例较低,普通、过剩产品比例偏高;再如服务业比例偏低、农业和基础产业抗风险能力较低等问题,都反映出我国的产业结构处于失衡状态,其突出表现就是生产能力的短缺和过剩并存,且日益严重。
  那么,为什么我国的产业结构会出现失衡问题主要源于三个原因:
  首先,是垄断。
  事实上,产业结构合理的特征是资本可以在产业之间顺畅流动。但是,目前我国产业间壁垒很高,利润越高的产业存在的垄断越严重,导致资本不可能在产业之间顺畅流动。
  其次,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缺乏核心技术。
  很多民营企业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也愿意投资,但是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持。这反映出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缺失,而由此导致的核心技术的缺失,使得产业结构调整无法顺利进行。
  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我国缺乏核心技术的推动者。近年来,我国屡屡爆出国有企业的地王,却鲜有推动核心技术的领导企业;虽然我国出现很多技术创新的民营企业,但在核心技术创新方面很少。而且,民营企业的成长刚刚经历30多年,在企业资金积累方面很难支撑需要长期投入的核心技术研发体系;此外,科研机构、研究院所也都处于经费短缺的状况,很难做到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和创新,这些都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愈加严重。
  再次,是结构调整中的利益机制失衡。
  结构调整中的利益机制是指结构调整背后存在有利益机制,一旦企业生产成本大于利润投入时,企业将不会进行投资,这种机制决定了结构调整的方向。这种利益机制在我国目前是失衡的状况,即很多企业明明知道亏损还是会继续投资,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投资行为不受利益驱动。
  二、高职教育发展要求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面向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发展需要驱动”规则,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专业设置,根据社会岗位(群)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定和调整教学内容;从强调我能做什么、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转变为强调需要我做什么、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创业能力、学习能力,使教育、培训、就业等工作融为一体,并将职业教育确定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走特色发展之路
  一是职业特色。体现为学生具有职业岗位群所需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尤其是职业核心能力。
  二是行业特色。体现为保持为行业服务的优势;将行业的有关专业办成品牌专业,从而使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到有利位置,并对品牌专业进行相关实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成果孵化,使之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在专业建设上,体现行业特色。
  三是专业特色。学校所开设专业,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准则,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和特色人才培养优势,积极探寻市场,发现市场,把供需链条紧紧连接在一起,在本省同层次院校相同专业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特,形成品牌、形成特色。
  (三)加强合作,走集团化发展之路
  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各自的特长,优势互补,进行校校合作。以现有的师资、设备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以项目为载体,开展多方位的科研合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网络视频会议和实地考察交流活动形式,积极寻求在高级应用性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点,建立合作互动机制,实现互利双赢。
  建立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机制,实行“订单”教育与培训的新模式。学校应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满足企业需要;企业依托学校进行新职工的培养和在职职工的培训提高,与院校签订人才培养培训合同,优先录用合作院校的毕业生,并积极参与院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在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等方面发挥先导作用。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内涵发展之路
  1.构建开放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体现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可选择以企业为本位的模式,按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可选择以学校为本位,由高等职业院校独立组织教学;可实行“双元制”模式,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制定教学计划,使企业训练与接受学校教育相结合。
  在管理模式上,吸引社会名流、专家、学者和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管理,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集团、个人多方投资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在管理方式上,实行职业教育资格标准的国家介入与行业监督并行,提高教育教学的技术含量;在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上,推行学分制等更加灵活的学籍管理、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分层教学、分专业方向教学和分阶段教育。
  在办学架构上,横向扩展自身架构,包括培养目标和内部办学形式的多样性,如一校多制,允许不同培养目标在一个学校内并存等,形成中高等职业教育竞相争艳的多元化局面。
  2.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注重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长期的、根本性的战略任务,对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上,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要求,集中力量,发挥优势,培育特色,以增强专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教学设施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物质基础;(3)总结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4)创设文明的校园、树立优良的校风。
  (五)坚持两年制学制改革,走制度创新之路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等教育的职能产生分化,社会既需要大学利用其丰富的人才资源进行人文和自然科学方面的高深学问的研究,以维护其长远发展,也需要大学培养出社会经济和工商企业所急需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以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因此,“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以及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吸收外国的经验,积极探索高职教育二年制的制度,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彻底打破传统的学科式教育模式,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培养模式”。
  学制改革是―项系统工程,涉及高职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渐进的策略,根据专业性质考虑学制改革问题,尽量做到不一刀切,实践证明确需三年制教育的专业可以保留。
  本文系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经济结构调整与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研究”的中期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