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语文课堂在于品:品优课堂六上语文答案
 

语文课堂在于品:品优课堂六上语文答案

发布时间:2019-01-25 04:45:10 影响了:

  我们用“品茶”来打个比方说,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这样描述“品茶”的:“林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速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恰情悦性。”品茶的“品”在于“上口不忍速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只有这样子的“品”,才能有“清芬扑鼻,舌有余甘”这样子的“味”,也才能让人品出“释躁平矜,恰情悦性”这样子的情性来。语文课堂也是如此。一篇文章能选到语文课本上来,必定是精美之作,那就如同一壶上好的茶。而对于这壶上好的茶,很多老师是只要“茶叶”不要“茶水”。经常是课堂教学上来便是字的读音、词的解释、段落分析、主题归纳,因为这些可能就是考卷上的基础知识,是茶壶里看得见的“茶叶”,而对于文章的姿态特色这“茶水”最多是“一饮而尽”,什么味儿,最终是不知道的。所以,很多时候,学生对学过的语文课文,最终只记得作者是谁,认识几个生字词,以及笔记本上的中心思想而已。而对于文章的美感情感艺术感因为是“囫囵吞枣”,因为是“一饮而尽”,就没感觉出“味”来。
  课文是“品”出来的。我反对几何证明式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把主题亮出,然后让学生来证明,真是味同嚼蜡,学生一点兴趣都没有。试想,好文章哪个地方不是为主题服务的?哪个段落哪个层次甚至哪个词不是来表现主题的?学生只要随便说说,总是对的,不必去思考,只要主题出来了,什么问题只要说一下“这里充分地表现了××主题,体现了××情感”就行。这就如同捉迷藏,要是一开始就知道对方躲藏在哪里,你还装模作样地去找,你有劲吗?举个例子,教《枣核》一课,两种教法:一种是几何证明式的教学法。通过学生的粗略阅读,引导学生明白课文的主题是反映同窗美籍华人思乡爱国的深厚民族感情。然后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课文哪些地方反映了这样的主题,学生阅读后纷纷发言,在说每一处时都会带上“这里充分表现了同窗美籍华人思乡爱国的深厚民族感情”,最后在教师再次强调文章主题的归纳词中结束课堂教学。一种是“品”式教学。由题入文,先从题目开始“品”,学生会思考题目是“枣核”,为什么是枣核不是枣?它有什么作用?枣核这个物上载着什么内涵意义?这样一“品”,有些可以当时就“品”出答案来,也有些当时“品”不出答案,虽“品”不出来明确的答案,但却可以“品”出一种美的意境来,在心里至少可以明白这个枣核一定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然后让学生来“品”课文,学生“品”课文一定要“上口不忍速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决不能一目十行,要一小节一小节咀嚼,甚至于一个词一个词的品味,不是在简单地读课文,而是在追寻文中人物的思想和情感的发展。在这样“品”的过程中,自己的情感会和文中人物情感、作者情感一起到达一种意境。我们可以在“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中看到旧时同窗似乎在感受枣核的分量,把这枣核当作非常珍贵的东西;我们可以在“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中感受到这位美籍华人对故乡的思恋;我们可以在“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中感受到两位身在他乡异国的老人似乎不在异国他乡,而是回到故国故地,忘情陶醉在祖国温馨的怀抱之中,思乡爱国之情达到高潮;最后我们可以在“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中感受到文章的主题就是讲海外华人对中华民族的无与伦比的民族感情。读者、作者和文中的海外华人同胞对中华民族的情感一起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共鸣。前者讲的几何证明式的教学,学生是在分割文章,这是主题,那是证明主题的材料,这儿一块,那儿一块。后者讲的“品”式教学,是学生在融合,在渐次体味迎面的文字中,最后形成自己的一种情感,与作者、文中人、景、物融为一体,把文字化为情感的愉悦,化为心理的享受。
  
  (作者单位:泰兴市黄桥初中)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