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语文个性化作业【语文个性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个性化作业【语文个性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9-01-25 05:02:54 影响了: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那么,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中学生来说,阅读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了。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学生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别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一.构建个性化阅读课堂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过程中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如果有时间静下心来反思一下阅读教学过程,如果能抛开急功近利的教学思想,相信每位教师都承认:语文课缺乏学生的个性自由。素质教育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个体的兴趣爱好得不到满足,个性的领悟得不到承认,创造能力就会受压抑,这既有悖于人的天性,也与时代精神不合。很长时间以来,教师或以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或用教参的答案固定了教学的方向,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或强调阅读技法,而忽视个体的情感体验;或以群体阅读代替个性阅读;或以作者的感受来人为提升学生的领悟。这种不从接受者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造成了主体错位,使学生认为阅读就是应付教师的提问,就是琢磨作品的答案,而与自己无关,以致迷失了自己,丧失了阅读的渴望,因而不少学生不愿上语文课。这是很悲哀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理想的阅读境界,就是阅读的个性化。对于学生来说,这种阅读的个性,着重体现在对文章的理解上,他们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观点,虽然这些理解很可能不同于教材、教师的解释,但却表明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这就是一种很典型的个性化阅读现象。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张扬学生的个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认识个性化阅读的必要性。
  
  二.如何构建个性化阅读课堂
  
  (一)确立学生在个性化阅读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1.阅读方法的个性化
  学生因各人的知识水平不一,又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表现为不同的个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有一位老师教《三峡》一文,老师问:“你准备怎样去领略三峡的特点呢?”学生们提出了好多好办法:有抓重点词句欣赏的,有读文看图欣赏的,有抓总起句欣赏的,有从不同的季节中三峡不同的风光中去欣赏的……然后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欣赏三峡的特点。这样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读书效率也高了。
  2.阅读内容选择的个性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文化氛围中得到释放,在自由自在而奋发进取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现行教材中的课文,可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段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不要硬性要求学生喜欢教材中的所有篇目。在教学中,我们对教材的仰慕、赞叹、崇拜是一种学习,可以让学生从中受益。但是质疑、挑剔、批判,也是一种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是一种更深刻更具个性和更富创造性的学习,所以我们应该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为什么一定要硬逼学生学习不喜欢的内容呢?这是对学生个性的压抑,也是对学生独立思维的伤害。我们如果能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倡导独立自主地学习,就会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有位老师在教《藤野先生》一文时,教师让学生选定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让学生独立的选择学习内容,有的学生选择了描写藤野先生具体事例的部分,来探究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有的同学选择了表现鲁迅先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内容来学习,有的同学来探究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有的同学选择了表现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的内容来学习……教师让学生选定一个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细细体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阅读感悟的个性化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文本是阅读的客体,阅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共振,是学生与作者之间的一次感情的碰撞,不同的学生因他们的感知能力、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不同,在阅读时会有不同的感悟,这就是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允许感悟有深浅和多寡的自由,鼓励他们表达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宽容学生的错误和失败,努力营造师生互尊、同学互爱的宽松自由的创造性的氛围。这样,阅读感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表现。
  感悟是个性阅读的灵魂,是表层意义到深层内涵的认识深化,是读者在已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基础上的对作品的感受和领悟,扩展和想象,提高与创新。透过《背影》的文字表象,人们可以感受到朱自清家境的窘困,悟到世间最真挚的情感,同样也能够感悟到真实的背景介绍、细致的情节安排收到了感人至深的效果。还会使不同的读者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加深对家庭亲情的理解,充满对人生的关爱,这样就拓展了作品的意境,升华了主题。
   (二) 确定教师在个性化阅读课堂中的引导作用。
  1.教师应以诚恳的态度与学生一起阅读
  阅读课堂教学中需要民主、和谐,人人参与阅读活动。教师作为班集体中的“一个”,就应广泛认识到自己不是“教”者,自己同样是学习者,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真实、诚恳的态度,与学生一起阅读、学习、感悟。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感情,教师就要先酝酿起自己的情绪,结合情境的创设,同学生一起声情并茂地阅读、理解、领会。这样,丢掉教师的矜持,换来的是学生与教师、与文本的亲近。比如,某老师教学《秋天的怀念》,入题,音乐声缓缓响起,老师用平淡的语言描述:“生命是美丽的。当我们在沙滩漫步,当我们在夕照中凯旋,当我们在森林里探险,我们无不享受到生命给我们的恩赐。但,对于因疾病而不能依靠自己的双脚走动的作家史铁生来说,生命又是那么残酷……”随着音乐,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课文的情境,去感受那一份细腻而又厚重的母爱。
  2.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英国哲学家宾沙夫茨伯里说过:“在各类人际关系中,最变化莫测的是读者和作者之间关系。”对文本来说,老师是读者,每个学生也都是读者,老师、学生都是通过文本去探寻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学生由于个性的差异,理解起来也有不同。阅读是极个性化的行为。课堂上,首先必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独立阅读、独立体验、独立探究。其次是在学生有了初步感受的基础上,老师予以启发、引导,或组织讨论,学生则在老师的启发下,使体验更靠近课文的思想感情,使探究更符合作者的思路,使课堂上的“个性化阅读”置于“三维目标”之下,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比如,在分析《蜡烛》的主题时,我们要求学生用“我被所感动,原因是”的句式说话。以引导他们从内容上去感知文章的美。
  生1:我被苏联红军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原因是那位牺牲的红军战士是那么的年轻,但是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他却无私的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作者对红军烈士牺牲时姿态的描写,让人潸然泪下。
  生2: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在那么一个炮火连天的环境下,人们想躲避还来不及,可是老夫人却毫不畏惧地走向了**横飞的战场,她走得那样坚定,完全不怕被炮火击中。
  生3: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执着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老夫人是那么的衰老,连行走都很吃力,可是她却做成了看似不能完成的事情――安葬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这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毅力啊。
  ……
  教师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刚才找到的这些感动点都能让我们进入到文章中,既感受到了文章主要的写作内容:安葬红军烈士、点燃结婚蜡烛;又感受到了南斯拉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对苏联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崇高而深厚的爱。可是老师还有一个疑问,难道作者仅仅是为了表现这一个主题吗?我们是否可以将这一主题再推而广之?小组合作探讨之后进行全班交流。
  生1:我认为还表现了苏联和南斯拉夫两国人民之间那种深厚的情谊。因为契柯拉耶夫可以为南斯拉夫人民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而老妇人玛利・育乞西为了安葬红军烈士,宁可冒着生命的危险,并且献出了自己最心爱的结婚蜡烛。由此可见,两国人民在共同反抗德国法西斯的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生2:我认为还表现了作者对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的赞美。因为老妇人玛利・育乞西和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并且没有血缘关系,可是他们之间不是母子却胜似母子,这种超越国界的爱让人感动,催人泪下。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讨论、分析和品味将文章的内容与主题完美地统一了起来。的确,作者通过一系列感人情景的刻画,高度赞扬了南斯拉夫的老母亲对红军烈士的真挚而深沉的爱,热情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共同反抗法西斯战争中所建立的崇高的情谊,这种情谊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总之,语文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活动,而教育教学对象的阅读兴趣、能力等诸方面的差异性,决定了阅读主体对同一文本理解中的多角度性和多层面性。这就要我们语文教师坚定一个信念:张扬阅读的个性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它反映了教育创新的要求,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当我们以鲜明个性的“自我”踏进教室时,也是语文课深受学生喜爱之时。课堂就是师生生命涌动的地方,是师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是师生个性魅力得到尽情展示的地方。
  
  沈根元,沈国清,教师,现居浙江桐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