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资源开发_
 

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资源开发_

发布时间:2019-01-26 04:14:51 影响了: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这给习惯于传统教学的师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有许多问题亟需我们深入研究、切实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一、挖掘教材,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辩论会、研讨会、表演戏剧、图书馆、布告栏、报栏、各种标牌广告等。”对于小学生来说,文本是他们学习语文最主要的资源。利用好教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一节中提出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着眼点之一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因此,我们要挖掘语文教材的资源,利用教材资源重构课堂,根据教材的内容及特点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促进知识体系的完善,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组教材《遨游汉字王国》,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探究去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个单元由三部分构成:导语部分提出了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了解汉字文化、为纯洁汉字做些实事的学习任务;主体活动包括――“有趣的汉字”、“我爱你,汉字”,都是先提出活动建议,然后给出一组阅读材料;结语部分提出办展览、办手抄报等成果展示和继续探究的建议。在学习前,我先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然后仔细阅读两个板块的“活动建议”,浏览“阅读材料”。接着成立小组,学习制定活动计划,师生一起搜集、调查、查阅资料,掌握一些汉字字谜、笑话、故事。最后各小组互动交流补充,全班展示汇报。在汇报表演中,学生们形式不拘一格,既有字谜、歇后语、错字笑话、神话传说,也有知识短文、新闻报道、新闻图片、四字韵语、书法作品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训练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搜集、筛选、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再如我们围绕单元组内容,开展一个关于动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如:“动物冬眠知识竞赛”。在这丰富有趣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引导他们或通过观察或通过实验或通过多种形式查资料,看课外书籍、上网、问大人等形式了解动物过冬的知识。在交流汇报中,有的学生说他们趴在大树下寻找蟋蟀,发现蟋蟀是躲在树叶底下冬眠的。有的学生说他们通过做实验,把蚂蚁放在冰箱逐渐给它降温,发现蚂蚁慢慢地睡着了,再慢慢地升温,蚂蚁又渐渐地醒了,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发现蚂蚁也需要冬眠……在这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中,学生津津有味地讲述趣闻,头头是道地描述发现。从他们生龙活虎的表现中,我们惊喜地看到,原来学生的潜能是如此巨大!我们惊喜地发现,原来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就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潭活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那一片海,那一方天。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在这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中,确确实实地得到了综合运用。
  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利用教材资源重构课堂,根据教材的内容及特点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促进知识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
  二、跨越领域,增进各学科的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综合性学习打破学科界限,强调语文学科与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相沟通。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形成,不仅仅是通过语文课本获得,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与学生生活的体验、社会生活的联系获得。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学科教学的延伸成为贯彻课程综合性的最显著的形式和最有效的平台。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突破学科界限,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学习《向往奥运》这篇课文后,我组织学生开展《走近奥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奥运”为主线,贯穿始终,由“知奥运(史)――悟奥运(情)――做奥运(人)――办奥运(报)”这四大环节,引导学生课前先准备材料,看相关的影片;再根据内容的相同点分组探讨;最后再开展学习成果的展示汇报活动。在交流奥运史时,学生自由展示所收集到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类,自由组合成小组,根据兴趣进行精彩命名。感悟奥运情时,教师进述奥运会的历史,能够承办奥运会是国家和人民的骄傲,让学生结合观看纪录片《我们赢了》谈谈自己的心情和感想,让学生入情入境。谈做奥运人时,学生们畅所欲言,对奥运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办“奥运”报时,学习小组一起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制作成手抄报。既体现自主意识,又培养合作意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体现了综合学习的连续性。
  三、链接课内外,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中孕育着教学,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1.结合校园文化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完善的校园文化将使师生们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有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它看似流水一样清淡,但却能在无形之中深入每个人的心灵,发掘并不断矫正他们的人生目标,让学生置身于品格化的世界里,逐渐适应、调整而融入教育者所创造的校园文化氛围之中,积极主动的接受校园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它不仅是活跃校园生活的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园的教育资源巧妙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例如:人教版第五册第二组学习“名人名言”之后,我结合我校的校园文化,开展了《走近名人》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带着学生参观学校,了解校园走廊、围墙、通道的各幅名人字画以及他们的生平简介,再进行朗诵名人名言的汇报表演。在校园浓厚的文化熏陶下,孩子们了解了陶行知的生平,理解了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懂得了高尔基“我扑到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一样”的求知精神;明白了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惜时精神……
  2.结合地域文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注重地域性文化开发,利用本土文化、本地的物产资源、山川地貌,作为课本的补充,学生比较亲近,比较感兴趣,其学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建瓯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精深,有很多可以挖掘和利用的资源,如内涵深厚的历史,三位一体的宗教文化,古朴独特的民俗文化,独具风味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等。根据这些有利条件,我组织了一次“我爱家乡”的知识竞赛活动,要求学生赛前分成“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五个小组,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学生们兴致勃勃,利用周末走街串巷、访亲探友,上图书馆、上网络搜集资料。到了“知识竞赛”那天,各小组的调查成果异彩纷呈。如:探寻到了千年遗址,有飞檐画梁的鼓楼,充满灵气的东皇庙,被誉为“东南伟观”的建瓯孔庙等;“拜访”了古代先贤,有与李白并举的李频,临危不惧的练氏夫人,大史学家袁枢,安朝定乱的宰相郑钰,治理水患的状元徐�等。在知识竞赛后,我因势利导地让他们将资料分门别类,制作手抄报,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栏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语文课堂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时间、空间、组织形式、指导方式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不受课堂教学时空观的束缚,而是根据主题内容弹性地安排学习。只有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引领孩子走进社会、关注生活,才会帮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语文是如此的鲜活生动、丰富多彩。这也正是鲁迅所羡慕的高墙外的另一番天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语文,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闽 晓)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