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初探]
 

[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初探]

发布时间:2019-01-27 03:45:19 影响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次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笔者结合自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尝试了以下几点措施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小组合作学习必须遵循的原则
  
  1 全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2 发展性原则。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每个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3 主动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要使学生主动参与,自觉探索,全身心投入。此外还有合作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建构性原则等。
  
  二、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的交流合作。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改变以往存在着的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
  在教学实践中,新学期第一次走进课堂时,我就问学生:“我们班有多少位同学?”当学生回答说“50位”时,我笑着摇摇头说:“不对,应该是51位。”学生疑惑地看着我,个别学生还重新点起了班级人数,这时我微笑着指着自己说:“大家看。还有一个在这里呢!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中的一员,让我们一起来共同学习,好不好?”学生听完我这句话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整个课堂氛围也显得更为温馨和谐了。我想,与学生的平等关系就应建立在这些细节基础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逐渐体验到尊重、友善的师生之情,他们愿意和老师讲真心话,说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且敢于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课堂上不再是我一个人唱独角戏,而是师生之间平等、尊重、信任的对话。营造这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不仅使学生能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更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因材施教,达到不断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的。师生之间的互动,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交流合作意识。维果茨基将儿童最近发展区界定为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或与能力更强的同伙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所以,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教中,同样也体现在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之中。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强调学生彼此间的合作,让他们形成一种特有的团队精神,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不仅学会彼此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容忍、互帮互助;还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倾听和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等:还会在合作制定、执行研究方案等方面获得锻炼的机会。这对于目前的初中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的状况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质疑、学会交往、学会以友好方式对待争议、增强成员的集体责任感等几个方面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如:当某一同学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我就引导学生模仿《开心辞典》节目的“求助电话”这一环节,鼓励他们寻求同学的帮助,以达到同伴互助的效果。又如:在讲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时,我请甲同学担任慕尼黑博览会的讲解员来介绍奔驰汽车,然后请乙同学作为想了解奔驰车特点的观众与甲同学提问,通过创设情境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
  
  再如:在开展《寻访丝绸之路》这一探究活动课时,各小组成员由对同一类问题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其中对地理感兴趣的同学组成地理学家组,负责绘制古今丝绸之路路线图;对旅游感兴趣的同学组成导游组,要求找出丝绸之路上著名的名胜古迹并加以介绍:对小吃感兴趣的同学组成美食家组,要求了解丝绸之路所经地区的特产及特色小吃。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从而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习效率。正如一位性格十分内向的同学在他的日记中写到:“我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它让我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在同学面前我敢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来。”这也正是新课程赋予教学新途径的一个亮点。
  
  三、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完善小组内的分工协作
  
  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条件是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内的分工协作直接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成效。
  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家庭情况、性别、各自的性格特点以及课上的表现,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成3―6人的学习小组。这样组合的小组一般是由兴趣与基础相近,对同一类历史问题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并且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比较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个别学生性格差异而导致的离群现象。在小组内,我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有一种身份和职责。如:擅长管理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组长:擅长与人交往的学生担任外交组长;擅长写作的学生担任文字组长;擅长电脑操作的学生担任资料组长。这样整合了学生的各自特长,使整个小组成为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组员不仅要努力达到个人目标,还要帮助其他组员达到目标,起到了兵帮兵的效果,从而最终也达到了小组学习的总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学会彼此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容忍;还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倾听和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等;还会在合作制定、执行研究方案等方面获得锻炼的机会。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也使得原来教师与学生的单向交流变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多向交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能力,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小组合作学习要选定恰当的选题
  
  小组合作的形式并非每节课必用,要提高其有效性,则应该是贯穿于课堂内外,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这就需要老师在选题时候做出针对性的取舍,才能达到一定的成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注重在以下课程内容中侧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1 活动探究型课程较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如:在《寻访丝绸之路》的准备环节过程中,我将全班分为6个小组,指导每个小组确定探究学习的主要任务。分别是:第一组(地理学家组):熟悉古今丝绸之路路线图,能说出路线途经的地形、地貌、城市、国家及古今地名的变化。指导学生用旧挂历纸绘制地图,并用水彩笔来勾画路线。第二组(古代名人组):写出名人小传或编出名人短剧。第三组(导游组):能在地图上找到著名的名胜古迹所在的地方并加以简要介绍。(要求配文字和图片)第 四组(美食家组):熟悉丝绸之路上所经地区的风味小吃,并能了解、介绍其简单做法并当场演示。如:做羊肉串、手抓饭等。第五组(民族风情组):查找沿途各省份少数民族分布的情况,讲述这些少数民族的特点。第六组(异想天开组):探讨楼兰古国消亡的原因,大胆设想建造一个22世纪的新楼兰。通过搭建小组合作学习的平台,小组同学集思广益,拓宽了思路,活跃了思维,提高了探究能力,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2 在课堂上需要学生通过动手体验获得结论,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如:在讲述“活字印刷”这一目中,我将全班分为两大组,然后选派几个同学做代表。要求第一组在同一块橡皮擦上刻字。第二组在不同的橡皮擦上刻字。比比看哪组的速度快?我先要求两组同时都刻“人人为我”这四个字,结果两组在差不多的时间内都完成了。然后我又要求两组同时刻“我为人人”四个字,这下第二组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学生在看到第二组同学只将原来刻好的字调换位置就可以时,他们对活字印刷的优点也就不难理解了。这样创设比较情境,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概括和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3 综合实践课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如:《走进福州历史上的名人》《探寻家族姓氏的来源》等实践课的开展,要求学生走出校园,到实地去考察得到第一手的资料。这种情况下,独立的一个人是很难完成学习任务的,有必要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4 拓展性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学习《思想的活跃和百家争鸣》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我先将儒、法、道三家的治国方略交给他们讨论、争辩,然后学以致用,将他们按照自己欣赏哪一家学说分成儒、法、道三组。然后以“一位同学不小心打碎了教室窗户的玻璃”为题,要求各组根据自己的观点,对这一事例中的某同学提出何种处理意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体会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此外,开展辩论赛、手工制作、历史角色的扮演体验等课堂活动时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五、教师要适时的观察小组学习动态,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
  
  1 查找资料的指导。查找资料是开展研究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详实的资料,才有可能为探究学习做指导,查找资料内容包括地图、典故、史料、图片、影音等。教师要具体指导学生到哪里查、如何查,并提供相关书目,还要教会学生上网如何查资料。教师要指导学生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搜集详尽的资料为小组的学习目标服务。
  2 学习任务的指导。在探究《清明上河图》这节活动课中,我指导每个小组确定探究学习的主要任务。全班分为五个小组,分别是:第一组:探究《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因何而得名?第二组:比较宋_代房屋建筑或交通工具与今天相比有何异同?说明了什么?第三组:比较宋代服饰与今天相比有何异同?说明了什么?第四组:从衣着、神态等方面判断画中人物的职业和身份,你能找出多少?第五组:比较宋代集市与今天的市场有何异同?说明了什么?在学生分组准备的基础上,我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将五个小组的活动有机的融和在一个课堂整体之中,使班级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尽量避免局限在只有少数一部分学生活动的情况。
  在分组结束后,我及时对每组学习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解,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如:第一组的同学猜测《清明上河图》可能因为“清明节”而得名,要想验证他们的设想,我指导这组同学观察3月22日-4月5日这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化情况,并小结气候特征。同时建议他们采用表格形式记录,可设计日期、天气情况、自身感觉等栏目。对于第五组的同学,我给他们布置了一项作业(两题任选其一)《我眼中的汴京城》或《福州商业街的一角》,有绘画特长的同学可以画一幅画,不擅长绘画的同学可用文字描述。建议他们结合课本内容或观察台江步行街、花鸟市场的景象。这样及时的指导学生有明确任务的合作,提高了学习效率。
  3 小组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适时的点拨和引导。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各种问题,当他们无法解决时。就需要教师适时的指导和点拨。此时教师正确的引导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生正是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中逐渐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思路也不断开阔,让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拓展和深化,同时教师也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如:开展《贵姓何来》探究学习时,我布置学生收集整理与本家族姓氏文化有关的资料,向家长询问本家族成员的主要构成及其衍变,同时制作一份三代或三代以上的家谱,并要求注明本家族姓氏的来源。在探究过程时学生遇到一些困难,如:查到家谱时许多繁体字不认识,到家族宗祠参观又缺乏相关资料,对制作家谱的方法还不够熟悉。针对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我及时指导学生调整探究方案,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料。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终于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4 指导学生编写总结报告。总结报告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总结,要求要全面反应小组成员学习的过程、方法、收获体会。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小组学习目标、方法手段、整理图片、文字资料、收获体会等方面来撰写总结报告。
  
  六、在了解小组合作学习进展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对其过程进行评价。
  
  传统教学使教师习惯了结果性评价,习惯了以测验和考试为唯一方式的定量评价,但这种评价方式显然不适合历史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实质是强调“促进全面但非均衡的发展”,也就是说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差异,只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就应予以较高评价。评价的目的在这里不应作为终结性的水平认定,而应发挥激励、诊断、反馈、调控和改进等多种功能,起到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合作学习的意愿,最终进一步学好历史,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七、合作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应更重于结果性评价
  
  1 根据小组成员各自分工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每次合作学习的活动都应制订明确的目的,严密组织与明确分工,活动中应注意搜集活动成果,(如活动记录、搜集资料、小制作等),经过认真接理,并结合每个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活动能力和态度、完成任务情况和成果质量等评定其成绩,可以采用A(优)B(良)C(尚待改进)三个等级来表示。详见下表:
  2 根据文字成果进行评价。如;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按照各自分工撰写课题方案、活动计划、调查报告、历史小论文或历史小报,记录好每一次活动的内容,并注意及时整理和保存。经过对学习成果的整理加工和分析,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见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等,指导学生建立起个人成长档案袋。档案袋设计以下几个内容:课堂表现:开放性作业;平时搜集的资料、小制作;平时提出的疑问或学习历史的体会;期末学生自评成绩;小组评定成绩等,并将与探究学习成果一起作为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依据。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完成报告或总结的质量,从科学性、思想性、针对性、实践性、条理性及独创性等几个方面评价其质量,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评价。其成绩评定也可用A(优)B(良)C(尚待改进)三个等级来表示。
  如:在《破解彩陶之谜》这节活动课上,我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每组的论题可以自选,但要求各小组长指定专门记录同学,哪位同学发言的具体内容及他的姓名都要如实记录并给予每个同学相应的评价。这样就把学生闻的个体竞争变成了组内合作、组内竞争,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会大大增强,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研究出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3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笔者认为重视过程性评价意味着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本身是不均衡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反馈的信息与教师期待的内容和目标相符时,教师要恰如其分的鼓励;如果与期待的不一致,甚至是错误的,教师要通过追问、引导、帮助其矫正。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给予肯定和奖励,如竖起的大拇指、精美的书签、教师赞赏的眼神、鼓励的语言等,都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体验与他人合作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中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的主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经过~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的活动得到绝大多数同学的支持和喜爱;95%的同学表示对历史课有了新的认识,兴趣大大提高;部分同学还对小组合作学习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和能力,还让学生学会了协作,既发展了学生的智商,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情商。因此,笔者认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遵循合作学习的原则,精心设计,周密组织,及时指导。合理评价,可以逐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徐小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