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班主任班级管理探析】 关于管理班级的演讲稿
 

【班主任班级管理探析】 关于管理班级的演讲稿

发布时间:2019-02-02 04:14:40 影响了:

  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必修课,也是能否把班级建设好的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下面是笔者作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几点体会,略陈管见,仅供同仁参考。   
  一、组建一支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是提高班级凝聚力的有效保证
  
  在班级管理中,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标准的班干部队伍,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得力助手,同时又是一项要求十分严格的工作。组建班干部队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查、评定、综合量化、民主评议,选出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优秀者,当选班干部成员,分别担任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卫生委员和生活委员等,组建成班委会,并对班委会全体成员进行定期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全面协助班主任工作,对全班进行全方位管理,此时选出的班委会成员的共同特点是:率先垂范、认真负责、表现突出。
  通过班委会一段时间的工作发现,班级做好人好事的学生多了,违纪现象明显减少了,成绩普遍提高了。可见,班委会成员的正确评选和努力工作,切实推动了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了班级体的凝聚力。
  
  二、对学困生的转化是提高班级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平时,大多数教师把提高优等生、尖子生的成绩看得很重,而忽视了学困生。殊不知学困生本身有着巨大的潜能,只要对其正确引导,学困生发生转化,他们成绩的提高幅度要远比优等生、尖子生高得多(当然,这里也不否认优等生、尖子生成绩的提高)。所以说,学困生的转化对班集体整体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笔者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自己的工作总会有收获。只要有付出,总会有回报。只是时间长短与收获大小的问题。做的时间越长,付出的心思越多,收获就会越大,效果就会越明显。
  首先,平时多与学困生接触,多座谈,积极了解情况,发现其闪光点,及时予以肯定。学困生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爱动、好玩、比较活跃、小错不断、不拘小节;学习成绩落后,表现不积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信心不坚定等。针对这些特点,班主任应多从思想上开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其认识到自己有好的一面,并鼓励其多做好事,学勤补拙;给学生打气,多表扬,增强其提高成绩的勇气,坚定其信念,最终使其“亲其师,信其道”。
  其次,建立“一对一”帮辅小组。俗话说:近朱者赤。根据这种思路,首先,成立优等生与学困生结对的“一对一”帮辅小组。具体做法是:班主任分别与优等生、尖子生座谈。与优等生沟通,使其发扬乐于助人、积极主动的好品质,把帮助学困生转化,作为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认真对待并想办法解决,坚定自己的信心,一定能完成班主任交给的任务;其次,耐心、细致地做好帮辅对象的思想动员工作。与学困生座谈,说明原因,体现班主任及全班同学对其关心爱护,高度重视,他们并不是被遗忘的角落。带着感情去解决问题,消除学困生的心理压力和顾虑。然后让优等生和学困生座谈,统一认识。最后,采取调桌的方法,让优等生和学困生同桌,以利于帮辅。
  经过一段时间的帮辅发现,学困生综合量化成绩显著地提高了,优等生的表现更加突出了,责任心更强了。帮辅小组的建立,对学困生的转化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多做家访,收获甚佳。在做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帮辅,启发教育,个别学困生仍然变化不大,收获很小。这时采取做家访的方法,到学生家中与家长一起探讨方法,解决问题。同一句话,一个例子,一个道理,由学生家长讲给学生听,效果往往比教师面对面说给学生,要好得多。父母毕竟对孩子更为了解,说服力更强,更容易使孩子的思想发生转变。通过家访给笔者很大启示,想要与学困生真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甚至是父子般的师徒关系,需要下一番功夫,在这一点上需要班主任深入研究和探讨。
  因此学校有必要在今后的学生管理中,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学校与学生家庭联合的教育机制,这时的家访不再是老师向家长“告状”,更多的应该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探讨式管理、探讨式教育,这样会更利于学生成长,更便于学校管理。
  总之,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坚持不懈的细致工作,更是一项宏伟的育人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待各位班主任进一步探讨和交流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模式,把班级建设得更为合理、更为完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