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学生的学习来源于生活]
 

[学生的学习来源于生活]

发布时间:2019-02-04 03:44:46 影响了: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现代生活教育规则认为,教材只是凭借的材料和工具。在教学中,我们究竟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是教学科知识还是以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感悟人生?在新课改中这是一个值得教师们思考的问题。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但是,当我们用新课程理念审视传统的政治教学不难发现:传统的政治课堂过于追求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情感需求,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因此,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
  一、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平等化
  教室是师生共同的生活空间,三尺讲台也不应该只由教师一个人垄断。要让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必须创设教师和学生双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式的课堂交往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处于富有知识的地位,是知识的权威、课堂的控制者,学生处在待加工者的地位。事实上在信息化时代,信息面前人人平等,学生可能比教师更早获得信息,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因此,让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教师的首先要有正确的定位,在教学中教师以良师益友的身份,以平等方式、交谈方式进行情感教学,对学生理解、信任、尊重,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浓浓深情和殷切的希望,而燃起心灵的火花、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敢想、敢说。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共同分享理解,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为“平等中的首席”。
  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体验感悟
  德育课是典型的知识型教学,需要学生用理论知识和原理去解释各种经济现象和政治现象。要把一些抽象的理论,讲解得较为生动透彻,除使用必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教师还应当注重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创设教学情景,如故事情景、现实生活情景、问题情景等。激发学生情感,引发联想的同时,结合具体情景思考一些问题,使学生进入主动的学习状态中。人的感情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创设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情感,引起共鸣,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显然使指一定的生活情境。
  三、尊重学生主体,让学生自己去体验
  毛泽东曾经说过,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亲口尝一尝的感觉,绝对和只听说梨子的滋味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也绝对是和只看着梨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那是自己的亲身体验。比如“市场交易的原则”一课,课前一周我要求学生到附近市场进行实地考察甚至亲身进行市场交易活动,了解相关知识。此时,商店、市场就是教室,售货员及商家就是教师,学生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印象深,而且还锻炼了社交能力。调查后学生将商店搬到了课堂,模拟表演各种市场交易活动,揭露“朦胧价”、“跳楼价”、短斤缺两等违反市场交易的原则的行为。再如,在讲解“价值规律”时,让学生调查一周以来青菜价格的变化走势等等。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出了很多理性知识。真正说出来了,也就真正体验了;真正体验到了,内心才会真正有感觉,这种感觉是自己的感受,不是别人的感受;真正感受到了,学生才会对这一事物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书本上的见解、教师的见解。这样才会有创新,而不是人云亦云。这样学的东西才会内化为自己的收获。
  总之,社会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源泉,只有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才能使思想政治课迸发生机和活力,取得实效。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让政治课堂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改变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式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使政治课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和生命的乐趣,从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