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常德会战 [世界大战美\日\德超级跑车会战]
 

常德会战 [世界大战美\日\德超级跑车会战]

发布时间:2019-02-08 03:52:04 影响了:

  世界大战美\日\德超级跑车会战   三个世界,三辆超跑,   三地文化,三种味道⋯⋯   不约而同的是,速度!恐怖的速度!
  
  二战的延续
  美国、日本与德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并未随着二战落幕而终结,这场顶尖超跑的会战,比的不只是武力,还有内涵。
  美国人一定是疯了
  你可能不知道,Viper是第一部搭载V10引擎的跑车,奔驰SLS AMG许多设计概念都来自Viper。
  过去提到纯种美国超级跑车,你可能会直觉想到历史悠久的Corvette,或是早年叱吒风云的Ford GT,但是Chrysler显然不甘心自己家没有一部代表性的作品,于是一群疯了的美国设计师,还有当年丧心病狂的Chrysler老大Bob Lutz联手催生了第一代Viper,Viper毒蛇之名可不是听着耸动而已,这副来自卡车引擎的8000cc排量展现了美国肌肉跑车的狂妄,夸张的车身比例让车迷目瞪口呆,工程师直接把卡车巨大的发动机拿来修改,汽缸的缸径与冲程都超过100mm,活塞就像砂锅那么大,即使运用了大量铝合金,发动机的重量仍高达325公斤!
  历经了近20个年头的风风雨雨,Chrysler与Daimler两大集团联姻不久又分家,Viper在注入Daimler技术晶华之后,2005年推出的第三代SRT-10车型将Viper实力推向高峰!以Viper为基础打造的赛车在勒芒、纽柏林24小时耐力赛中拿下无数金杯,在2008年推出第四代车型之后,Chrysler在金融海啸的席卷下差点关门走人,如今Viper已然停产,但Fiat的入资让Viper不致于成为绝响,眼前的超级毒蛇属于末代8.4L版本,在全新Viper诞生之前,这是我们最留恋的机会。
  除了夸张的造型,Viper采用的钢骨车架完全是标准的赛车设计,巨大的发动机重心在前轴之后,吸气侧在前的设计完全符合前中置的理想,而驾驶者座位就在后轴之前,更酷的是Viper采用侧排气管设计,类似设计也被当时SLR采用,短行程低回压的设计确保高转时的运转效率。因为曾经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你甚至可以发现SLS AMG与Viper之间有许多相似的设计。
  跟所有高价超跑相比,Viper的配置寒酸得可怜,纯种手排,没有任何动态辅助,鸟笼般的驾驶舱,没有高档皮革、恒温空调或是发烧音响,夸张的长车头让前方视野倍觉压迫,启动怪兽发动机之前,请确保你的胃里没有太多食物。还有,要有蒸桑拿的心理准备。
  
  日本不会造超跑?
  你以为超跑是德国或意大利的专利吗?GT-R用纽博林的圈速证明了一切。
  日本性能跑车曾经经历过辉煌的90年代,本田的MR跑车NSX,丰田的牛魔王Supra,马自达的转子悍将RX-7,WRC老将Impreza WRX STi与Lancer EVO,还有就是东瀛战神GT-R!受限于日本法规的280hp上限,这些在日本GT赛事中睥睨群雄的跑车尚不足以冠上超级跑车的称号,而让人心生悲凄的是,这些沙场老将在商业竞争与环保压力下现在都已经奄奄一息,除了今天的主角GT-R之外。
  关于GT-R,老一辈车迷有着说不完的话题,虽然历史可以追溯到60年代,但近代GT-R真正的传奇要从1989年的R32开始书写,那个年代日本政府因为交通安全考量而订下了280hp的自主马力上限,这个政策对日本车厂影响不小,尤其在大排量引擎的技术水平上,落后欧洲大厂甚多,往好处看是小排量涡轮引擎在当时蓬勃发展,许多涡轮名机都诞生在那个年代,GT-R当时搭载的RB2 6DETT引擎当然也是当中的代表作,当家的ATTESA四驱系统也是缔造GT-R神话的一大功臣,聪明的四驱系统弥补了重量上的弱点,在许多赛事舞台,GT-R经常以一面倒的姿态海放其他对手。
  从R32到R34,GT-R本质上没有惊天动力的革命,累积的只有不断让人跌破眼镜的赛场传奇,而眼前的R35,则是真正GT-R神话的延续,从2001年东京车展发表的概念车,到2007年量产车底定,不断的测试与修正,在日产老大高恩的支持下,日产投入在GT-R的心血与资金让人侧目,而伴随全新GT-R的诞生还有纽柏林7分26秒的圈速,毫无疑问的,这是另一段GT-R历史的开端。
  
  巴伐利亚精神
  911就像老火靓汤,是历经无数淬炼修炼出来的结晶。
  这绝对是个有趣的对决,GT-R无所不用其极地要跟911 Turbo针锋相对,但保时捷显然不屑回应这种挑衅行为,在911 Turbo眼里,快只是成为“经典”的基本要素的几十分之一,而911 Turbo则汇集了所有成为经典的要素,就算表面上看起来实力差不多,这些保时捷迷们还是不会把GT-R放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911是一群狂人造的车,以前大家认为他们疯了,但保时捷工程师证明他们不仅没疯,还能以常人眼中的矛盾来凸显911的不凡,911 Turbo是最经典的案例,第一代930 Turbo简直是会吓死人的机器,人跟车之间完全就是硬碰硬的直来直往,你必须懂得RR+Turbo的脾气,技术高超它就会乖乖让你驯服,如果没有高超的技巧,那么大部分时间它都是让你手忙脚乱,甚至赔上安全的!
  911还是那个911,历史上能够将一个造型传承半世纪以上的案例屈指可数,这就是我们说911像是老火靓汤的原因,它是经过无数淬炼,日积月累修炼出来的精华。德国人造跑车的逻辑确实不同于日本人,当然跟老美相比更是南辕北辙,他们严谨的逻辑完全体现在911 Turbo的所有设计上,工程师绞尽脑汁要将发动机的每一分力气有效率地传达到车轮上,然后转化为前进的加速度,他们斤斤计较车身每个部位的间隙,无所不用其极地要让每一颗螺丝的磅数都精准到小数点之后的第N位。
  
  
  油门一踹,屁股卷起阵阵白烟,空转的魅力,Viper用暴力来展现。
  
  连续做完几次0~200km/h加速测试,虽然刚刚下过雨的天气还带点凉意,但Viper的引擎盖却有如刚被烈火烤过般的炙热,我知道引擎盖底下的怪兽还在亢奋状态,火红侧排气管的高温烤得驾驶舱活像蒸笼一样,我心想,这时如果在金属门槛上打只蛋,再洒点盐巴,估计不出10秒钟就能端出一客香喷喷的荷包蛋。
  我试着搜寻脑海里测试过的超跑数据库,600hp等级的性能车我试过不少,但纯手排却屈指可数,最近一次是Carrera GT和Sportec改装的GT2,然后就是今天的Viper。架好仪器,习惯性地想关闭动态稳定系统,却发现Viper压根没有这项配备,美国人真是疯了!买这车的人,多半也是个疯子⋯⋯
  我很戒慎恐惧地拿捏起跑的转速,当转速3500rpm弹开离合器瞬间,345mm宽的半热熔胎竟然承受不住狂暴的扭力疯狂打滑,油门略松再逐步探底,几乎没有丝毫喘息的余地,狂妄的引擎声浪与震动完全麻痹了我的神经,下意识“喀嚓”进入2挡,还来不及赞美这铿锵有力的排挡,后轮一阵打滑又让我头皮发麻!2挡红线时速已经破百,暴雨般的高速力道,突破200km/h已经进入5挡,绵密的3~6挡完全是针对高速赛道而调校,如果不是直路不够长,你真会怀疑引擎盖底下这头怪兽的蛮力到底要到何时才会喘口气。
  Viper显然并不适合存在这个文明的年代,它的所有设计都像赛车,悬挂死硬,转向沉重,右脚多沾点油都会让你的屁股黏上路边的电线杆。哪怕只是在拥挤的市区缓缓蠕行,收油时排气管的放炮声都会吓哭路边的小孩,你无法安静地驾驭Viper,因为它是赛车!虽然受罪,但这是Viper的魅力,所有设定都连接你的感官神经,排挡偏向驾驶,刹车与油门踏板的排列让跟趾补油毫不费力,它的转弯半径长,掉头困难,因为这完全是针对高速赛道打造的机器。
  跟原始的Viper相比,开上GTR的感觉有点像是在打电玩了,以最强模式进行加速测试,实际上,这部GTR经过车主的改装后估计也有600hp的实力,起步冲刺毫无难度,只管油门到底就对了,GR6变速箱起跑的保护浪费了半秒钟,涡轮开启瞬间压迫出的G值会给你的脑袋造成短暂缺氧,由于齿比分布平均,3挡过后加速感已经明显滑落,雄浑的引擎声中带着大口吸气的蜂鸣声,车主还改装了外循环的泄压阀,咻咻的音效确实很有噱头,但也许是对比太过强烈,在Viper面前,GT-R跟玩具没两样。
  我一直不清楚GT-R是如何打败911 Turbo的,911 Turbo的弹射起步比GT-R更有效率,加上多数重量压在后轮,踹下油门马上毫不迟疑地送你1.2G的加速度!进入高速域GT-R同样不是对手,911 Turbo不论在高转延续性或是再加速的反应都略胜一筹,车主改装了全车Gemballa套件是重要原因,这部低调的911 Turbo有着接近600hp的实力!
  在弯道上拐个几圈,我发现这真是个有趣的体验,拖着庞大引擎的Viper转向最不真实,前轮仿佛距离你很遥远,但认真杀过几个转角之后,你又惊讶自己就是重心的支点,掌握特性,Viper的转向简直精准得不像话!911前轮毫无负担,但急弯时却有很多种境界,这与你的油门深度息息相关,先收一把油然后丢进弯道,你会发现竟然有点推头,最理想的状态是含着油门进弯,但含的程度又很有艺术,含太多那么没准地上又多了两圈轮胎痕,含得刚刚好,带点过度的转向最能体验911高超的动态平衡性。
  3部车,刻画出3种世界,快是共同语言。但在一切讲究速成的年代,我对美国人打造这样违背人性,违背市场需求的性能机器的执着,感到无比佩服。
  
  文明时代的异数
  试问在当下,谁能见到600匹的怪兽竟然连车身动态稳定系统都没有。
  
  我是带着一张白纸爬进这台SRT-10的座舱里的,在此之前对这类粗犷、原始的美式超跑的认识,都停留在纸面上,启动引擎,我甚至连倒挡都不太知道怎么挂。不过随之下来的一整天,它让我乐之不疲,经典如911 Turbo和犀利的GT-R,在它面前都显得有些乏味。
  我半躺着的坐姿,低矮的视野,高度几乎与到了与胸部齐平的排挡,望着前面超长的车头,那里放置着一台排量超过8升V型10缸的野兽心脏,这真是一个独特的体验,很酷的。
  SRT-10的离合器踏板自然很重,但并不夸张,接合点适中也很容易适应,相应的制动、油门踏板、方向盘与排挡杆同样偏重,且同样的偏重使得在操作时双腿双手所需的力度很平均,感觉扎实而协调。排挡的行程极短,但入挡感受较生涩,也需要一点力气,同时亦让人感到非常扎实和具质感。事实上,那种机械感,每次换挡如同亲手接合上排挡内的齿轮似的,可以从排挡杆上感觉到齿轮摩擦噬合的过程,这样直接与实在的手感,今时今日,屈指可数。
  脱离蜗行的车流,右脚忍不住向下一沉,立时感受到一股不讲理的蛮力涌来,高转时的扭力如洪水泄闸,车尾不安分地摆了两下,老天,后轮可是345mm的跑胎啊,换上2挡,再一脚油门,车尾的的蠢蠢欲动又吓我一跳。试问在当下,谁能见到600匹的怪兽竟然连车身动态稳定系统都没有。
  
  原始的魔力
  一个下午,我乐此不疲地享受那一脚脚粗犷蛮横的加速,它的加速味道,当量与法拉利的刺激加速感相当,但更为粗野。我甚至还玩了原地烧胎转上几圈再一骑绝尘而去,这时候,我知道美国佬搞出这种最原始的怪兽大玩具是那么的可人,要什么多余的动态稳定系统,那种驯兽而不是驯猫驯狗的快感与成就感是无法比拟的。
  SRT-10在我们这个汽车环境里,是一个异数,它实在太刺激、太好玩、太危险了,但就是有一种魔力,让你欲罢不能。我差点忘了同场还有两辆改装后性能更强的当世超跑――911 Turbo与GT-R,它们互为假想敌,也很厉害,一脚油门下去,便能令车子弹射到老远的地方。不过此时的我,尝过SRT-10的重口味后,已视之为买菜车。
  我在这里,是要向这辆文明时代的异数致敬,在超级跑车越来越易于驾驭,越来越豪华,连买菜的大妈都可以天天开的时代,SRT-10不变的个性、原始、机械,甚至有些廉价感,是现世的经典之一。
  对于这3辆车,是不同理念的竞争,我们不指望SRT-10的车主会出现在保时捷或日产的展厅里,反之亦然,就像SRT-10排气声浪吵到耳膜听力受损,近乎零的悬挂,造工粗糙的车厢对于911和GT-R的车主是不可接受的一样,但我们也不否认文明时代的跑车会让人变得正常一点。文明的成果,例如911,是保时捷几十年间不断地打磨历练所获得的,偏执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也要看到德国人在技术、工艺上的精益求精。
  对于911 Turbo,涡轮的弹射力令人动容,但我更喜欢自然吸气的911,那种动听的略带干涸的引擎声浪和更易驾驭的性能,以及经典的造型与RR布局,是世界最佳跑车之首;GT-R,日本人的目的性、功利性太强,一辆实用而全面的超跑,即便竞争数据上击倒对手,但我们更欣赏的是修为深厚的武功大师,我们都知道,能将人一击必倒的,却不是天下第一的武功,而是手枪。而SRT-10,终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它的个性与高性能,在带给我们的愉悦上却走得更远。
  
  色即是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这次我从Viper身上看到的东西,与性能无关,与超跑无关。
  
  当我用缩骨功成功地缩进Viper SRT10 Roadster的座舱,噼里啪啦地点着这个毫无正义感可言的8.4升怪兽,我非常镇定,这些“尤物”沉淀了几十年的底蕴让它们的魅力变得独一无二,用我们先人的话来形容――都成精了。
  1挡,左右脚开工起步,转速表似乎没有明白我意思,咻的一下就提升到⋯⋯没来得及看清,半热熔胎后轮就不安分地划出一道靓丽的弧线,略松油门,用方向盘顺着它蛮横的脾气,努力地调整着车头指向,起步了。2挡,依旧扭着屁股让我无法用最佳的起步方式来感受不属于这个时代的8.4L心脏。在弯道中大力踩下油门,车尾一定拽着你想要把你拖入深渊。如果你在高速时踩刹车紧急制动,我保证你的眼泪会不自觉地从眼眶里飞出来的。这是一款属于男人的跑车,机械结构让人畏惧――8.4升V10引擎,还有那个跟SLS AMG极其相似的底盘结构,更重要的是它没有稳定系统,没有抬头显示仪,没有卫星导航,以及不堪入目的内饰。
  
  异数与艺术
  这是三大汽车强国打造的性能传奇,两部还在延续,最让我们口沫横飞的那部,已经走进历史
  
  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性格薰陶下,Viper、GT-R与911 Turbo不论外在设计或是机械设计都展现截然不同的坚持。
  Viper的美式肌肉风格众所皆知,但知道和实际接触是两回事,我们常讪笑OHV是落伍且缺乏效率的设计,Viper的内饰质感甚至比起国产雅阁、凯美瑞还不如!虽然外形夸张,但细看却发现车身的钣件接缝每一处都不一样,如果以德国人和日本人龟毛的态度,Viper肯定上不了台面,So What?这本来就不是让你代步的交通工具,甚至它本来就不是一般人能够驾驭的车!美国超跑或许不够细腻,不够务实,不够迎合市场,但它自成一格的高傲姿态,却比很多习惯向市场妥协的品牌更让我们尊敬。
  单看售价,GT-R是最便宜的,要论性价比,GT-R在500hp等级的性能车市场中所向无敌,跟Viper相比,GT-R附赠的豪华与舒适配备足以让你笑得合不拢嘴。没有人会否认GT-R的快,五花八门的电子科技满足了追求性能买家的虚荣,还有东瀛战神的传奇身世,值了!若认真比较过欧美大厂制造超跑的火候,GT-R像是无数先进技术堆砌出的机器,少了点传承,少了点性格。
  行家说买日本人设计的电脑,德国人设计的机器,玩发烧音响的人很清楚,北欧或是德国设计的音响非常耐用,一套成熟的设计可以沿用数十年,而且,新器材与老器材之间非常重视传承的一贯味道。911 Turbo就是这样一丝不苟的德国机器,不论造型设计或是机械布局都无比严谨,就连德国改装厂Gemballa都是这样的调调,Turbo并不是最完美的911,但是对99%的玩家来说,它是将性能与豪华融合的最完美的911。
  
  结语
  在顶尖的超跑市场,玩家的口味很大程度决定了它们的命运,就像Porsche Cayenne之所以热卖,是因为买Cayenne的人多数只知道这个斯图加特的品牌,却不了解这个品牌背后的内涵一样。为了创造营利来延续产品生命,不论保时捷或是日产都选择更贴近使用者,这样的机械艺术少了点纯粹,但本质里科技含量并未打折扣。
  与Fiat合并重生的Chrysler表示将在2012年重新推出新一代Viper,估计将在现行8C平台上打造,未来的Viper将不再是美式肌肉超跑的代表,血统也不再纯正,所以,这也许是我们此生仅有与纯正Viper相处的机会,仅以此文表示纪念。
  
  特别感谢 GARYDESIGN(Viper)
  GARY DESIGN特色专业汽车改色喷绘:专门设计各类特别效果的车身颜色及VIP改装,设计的个性化车身颜色,其利用美国进口的PPG汽车油漆调配出一系列特别效果的油漆颜色。PPG油漆是法拉利、LAMBORGHINI,玛莎拉蒂等指定专用油漆。
  
  地址:番禺区南大公路138号华美工业园22栋
  联系人:GARY 1382444107
  
  0~200km/h加速G值比较
  3位主角马力在550hp~600hp之间,后置四驱的911 Turbo在起跑瞬间取得先机,Launch Control精准地控制转速与打滑,冲出接近1.2G的瞬间加速度,一直到200km/h都不见衰退。Viper受限于手排,且驱动轮打滑抑制困难,起步表现不理想,不过高转区域发威,160km/h已经逐渐将GT-R抛诸脑后。GT-R初段实力不弱,但高速的衰退比较明显。
  
  0~200km/h速度比较
  a. 911 Turbo一射而出,一马当先,一直到200km/h过后才被Viper拉近。
  b.后驱的Viper打滑浪费些许时间,扣除4次换挡时间,Viper明显快过911 Turbo。
  c. GT-R 4挡以后加速力不强,速度斜率明显逊于Viper与911 Turbo。
  d. Viper在200km/h已经进入5挡,3~6挡绵密的齿比设计摆明针对高速赛道打造。
  
  
  这确实是我很喜欢的那种很原始的纯机械享受,但在震耳欲聋的Viper座舱内,美国人的造车理念第一次这么吸引我,跟噪音无关,跟8.4升引擎无关,跟手动变速箱无关,跟超跑无关,跟性能无关。
  
  过头的神话
  在GT-R那里,我从来没有怀疑GT-R接近超级跑车的性能,但那种强悍得让许多人无法拒绝的性能始终无法吸引我的注意。因为对于这个大家神化的GT-R而言,我更喜欢早期的GT-R,定位没有那么脱离现实,是典型的扮猪吃老虎。而R35却打出了超跑的旗号,这让我更怀念R32那个时候在澳门东望洋大赛挑战最强的宝马M3赛车,并且赢出了一大截的历史,那个时候的GT-R可没有把自己当超跑。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日本人太过于算计消费者心态,你始终能从各个方面看出日本人更愿意把汽车当成一门生意。电子产品化的内饰,迎合大众审美观的外观还有那些漂亮的数据,可以很肯定地说,在你驾驶过它之前,它在你心目中就是神。驾驶过之后,结果就因人而异了。
  保时捷身上呢?跟Viper那个不堪入目的内饰相比,坐进GT-R你就跟坐进奔驰一般,911 Turbo呢?简直就是宾利,到处你都能看到精致的真皮包裹,还有密密麻麻的按钮和一整套精密的电子辅助系统,让你轻易地就能把车开到极限而不用手忙脚乱。不相信可以跟我一样,把电子设备全关之后,你就知道这个双涡轮增压引擎和后置四驱的魔力所在,德国人在完成这件作品的时候,只要能做10分,就绝对不会只做9.9分。
  
  什么是梦想
  只有Viper,我能感受到美国人对汽车那种率真、强烈的情结。你能看到州长到处开着悍马溜达,而一个老头可以开着一辆野马,一个小职员也能开上凯迪拉克,汽车对于他们来说更是自身喜好的一种延伸,因此它始终秉持率直的个性,坚持汽车就是梦想的载体。德国人不断追求品质追求技术、日本人不断地迎合消费者口味而精雕细琢的这些对手中间,美国人的这种坚持,或者说不违背最初的意愿,显得尤为珍贵,丝毫不会让人觉得别扭。
  佛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早就说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造车也如此,在意大利人不断地追求艺术、德国人不断追求技术、日本人追求市场不断迎合消费者,甚至是中国人只知道山寨的时候,美国人却很少扭曲他们最初对汽车的那种情结,甚是值得钦佩。要知道道奇Viper自从1992年露面起,走的便是纯种跑车路线,摒弃一切电子装置,只追求强劲生猛的动力,直到现在它还是坚持着Viper工程师最初的梦想。
  或许这种大排量的怪物最终的结局不会很好,但是它和美国车带给我们的东西是法拉利458和911或者是GT-R永远无法企及的境界。当大家都变得圆滑的时候,它继续坚持汽车就是梦想的载体,这已足够让我们驻足三思。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