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德林 德林的秘密使命
 

德林 德林的秘密使命

发布时间:2019-02-08 03:54:06 影响了:

  在俄罗斯退役上校工程师列夫・伊万诺维奇・德林(题图)的军旅生涯中,曾经有过一段极不寻常的经历。这位前苏联英雄、特别冒险分队的老战士向俄罗斯《红星报》记者讲述了他这段特殊经历。
  “1952年4月,”列夫・伊万诺维奇一见面就打开了话匣子,“红旗布琼尼军事通信学院无线电通信工程系毕业之后,还是一位年轻大尉的我被派往卡普斯丁亚尔科学研究和试验靶场服役。我们那届毕业生有四分之一的人都分配到那里。”
  当时,在阿斯特拉罕大沙漠深处的一座旧靶场,由前苏联英雄瓦西里・沃兹克上将领导的前苏联早期Р-1和Р-3型地地导弹的研制工作已经展开。与此同时,为了试验防空导弹综合系统,还建成了一座新靶场。前苏联英雄谢尔盖・尼洛夫斯基炮兵中将被任命为靶场的首任主任。于是,在这里开始了组建武装力量的新兵种――防空火箭兵的工作。早期防空导弹无线电技术装备的试验设计工作由亚历山大・拉斯普列京院士领导的第一试验设计局担任,其副手为贝利亚的儿子谢尔盖;另一批隶属于谢苗・拉沃奇金第301试验设计局的工程师们负责第204和第205号导弹的研制工作。
  一切从零开始,条件异常艰苦。没有宿舍,人们就住在阴暗潮湿的窑洞里。为了建立牢靠的防空体系,让防空导弹早日可靠地保卫莫斯科的天空,设计师和工程技术人员顽强拼搏,日夜奋战。两年以后,由他们亲手研制的С-25防空导弹综合系统在靶场试射成功。
  1954年夏,随着国防部决定С-25“金雕”固定式防空导弹系统列装,即完成了防空火箭兵的组建工作。第二年,首批防空导弹营就承担了保卫莫斯科天空的任务。它们在莫斯科周围组成两道防空圈,建立起50座防空阵地,其相互间距15~20公里。每座阵地都有代号,如:“小路”、“养蜂场”和“牧场”等。
  为了拓宽对敌空袭早期预警区域,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军事技术援助的框架内,应中国政府的请求,前苏联决定派专家小组将Р-3型地地作战导弹综合系统和一枚С-75“德维那”防空导弹样品一并转送中国。在转交防空导弹的同时,还准备提供全套经过认真核算的设计文件,以便日后安排中国生产这种导弹。于是,以著名飞行员、前苏联英雄格奥尔基・科杜科夫中将为首的国防部第4总局领导开始物色专家小组成员的人选。
  “1958年10月的一天,国防部第4总局副局长尼古拉・切尔维亚科夫中将突然找我谈话。”列夫・伊万诺维奇回忆说:“总局领导考虑到我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素养,决定让我参加专家小组,由政府派往中国工作。具体任务是: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讲授已转交中方的С-75防空导弹综合系统指挥座标室“К”方面的全套教材。最后,切尔维亚科夫中将特别提醒我:德林少校,你要明白,这是事关国家的重大问题,有关这方面的情况绝对不准向外泄露。”
  对于列夫・德林的情况,切尔维亚科夫中将十分清楚。此前,他曾在国土防空军弗拉基米尔和普希金无线电技术学校任教两年,后来又调往莫斯科市孔采沃工厂担任军代表。该厂是生产С-75防空导弹综合系统的牵头单位。在战争年代,该厂生产过举世闻名的“喀秋莎”火箭,后来生产炮位瞄准站,再以后专门组装防空导弹综合系统。列夫・德林在该厂工作时,切尔维亚科夫担任厂长。
  为了更好地担负起这一重任,列夫・德林开始在库宾训练中心认真阅读教材并拟定了详细的教学提纲。经过一个月的精心准备之后,列夫・伊万诺维奇与一批军官来到卡普斯丁亚尔靶场。军官们在靶场组装起С-75防空导弹综合系统,然后,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导弹试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靶场开始编组专列,将防空导弹综合系统运往中华人民共和国。
  专列由20节车厢和平板车组成。随车勤务组共计40人,其中包括:阿法纳西耶夫院士、卢热茨基上校、斯廖兹金上校、库兹明中校等军事专家及其它方面的专业技术军官、士官和士兵。为了保密,除列车警卫和押运分队之外,其他人员一律改换便装。专列于11月6日发车,途中一路绿灯,6天后抵达北京。当天夜里,全体人员及其防空导弹即离开北京,被转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靶场。
  在靶场的另一座发射阵地上,已经矗立起约十层楼高的苏制Р-3型作战导弹。工程技术人员顾不上长途跋涉的劳累,连夜动手组装防空导弹综合系统,并成功地试射了一枚导弹。第二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为苏联军事专家们举行了盛大的招待会。
  “紧张的战斗训练开始了。”列夫・伊万诺维奇继续回忆说:“由我培训的小组共计25名军官,这些未来的火箭兵全部来自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四分所。指挥雷达连翻译程济勤(音)负责讲义的翻译工作。要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为中国军官们讲完全套教材,教会他们正确掌握极为复杂的防空导弹综合系统,确实是一件极为艰巨的任务。我们放弃了一切节假日和休息日,每天授课8~10个小时。由于语言不通,在教材的翻译中还要耗费大量时间。”
  在与中国军人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列夫・德林与他的中国学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他离开中国之前,雷达连第八小组的学员们送给他一份珍贵的礼物,那是一封沉甸甸的、充满激情的感谢信。信中这样写道:“尊敬的列夫・德林老师……您在教学工作中高度负责,十分耐心,表现出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您时时处处为人表帅,永远都将是我们每个人的学习榜样!我们一定牢固掌握您传授给我们的全部知识,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
  “这封信对我们在中国短暂的教学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列夫・德林小心翼翼地找出一张珍藏多年的照片,满怀深情地说:“这就是我在中国的三位学生:卢玉良、巴克勤和江绪松(音)。对我来说,这张照片是极为珍贵的东西,我已珍藏了40多年。我很想知道,他们现在都在从事着什么工作……”
  1959年3月,列夫・伊万诺维奇・德林少校圆满完成在中国的教学任务返回莫斯科。在以后的年代里,他始终不渝地关注着中国军事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前苏联将С-75防空导弹综合系统转交给中国仅三年的时间,中国就实现了这种导弹在国内的批量生产。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兵开始独立战斗值班,警戒着自己祖国的领空。据军事专家们估计,中国生产的С-75防空导弹系统与前苏联的这一型号的导弹系统没有多大差别。
  列夫・伊万诺维奇・德林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对中国防空导弹盾牌的建立,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简 言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