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离你最近的科普秘密]原创科普剧《火山的秘密》
 

[离你最近的科普秘密]原创科普剧《火山的秘密》

发布时间:2019-02-13 04:15:16 影响了:

  爱喝咖啡的人,也偏爱读书。赋品咖啡之乐趣予读书之中,或就着一本好书咂摸咖啡的香醇,真乃人生之幸事。读散文、读小说、读经典、读遍能够想到的热爱作品,恐怕脑中也不会闪现一个词――科学。大多数国人,与生俱来的想法便是科学的刻板与枯燥。读书,是儿时的你我了解科学的重要途径,但就是“书”板起了科学的面孔,让隐藏在文字背后的闪光学问,疏离于大众视野,让你我在捧着一杯醇厚香浓的咖啡时,视科学读物为打破氛围的洪水猛兽。
  科学与休闲、与一个暖洋洋的品咖啡的下午,相隔甚远。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或许说明你还没有真正遇到一部讲科学的好书。
  
  当科学照进现实
  
  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斥着科技带来的玄妙体验,但聪明的你,有否想过隐身于现实生活背后的科学秘密――产品的条码从何而来?如何区别?可口可乐流传千古,配方究竟是什么?玩扑克牌也能做假,你会吗?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就是这么简单,相信吗?香奈儿5号的成分也就不过如此,想看看吗?音乐唱片里除了音乐,是不是还有你不知道的东西?……
  好奇心开始作祟,揭开谜底的方案就掌握在他的手里――威廉・庞德斯通,一位怀疑论者。庞德斯通以他无所不及的观察触角,在自己的众多科普著作里向读者展示或揭开科学的奥秘。这些科学的奥秘可没有什么大道理,绝大多数都是你眼中再平常不过的事物。就像前文里提到的问题一样,它们是你天天接触的现实生活,有时让你惊奇万分,但少有人能够刨根问底地追究个“为什么”,庞德斯通就是这“少有人”里的杰出一员。他不仅问了“为什么”、“是什么”,还把这些秘密通过著述的形式告诉给了最广大的读者朋友。
  举个骇人听闻但十分有趣的小例子――《更大秘密》一书中揭示了一个1984年发生在的美国波士顿的购物中心窥视事件,一名曾在高档商店做过保安的人透露,这家商店在男女更衣室均安置了窥视孔和双向玻璃镜,用以监视偷盗事件,但同时也让保安们借了“大饱眼福”的光。原来,美国很多商店都有类似的情况,庞德斯通的书籍正是道明了这一点,并且还给想防止偷窥的读者支了几招。看了“秘密系列”,下次你在商场更衣时,是不是也该倍加小心了呢?
  类似这样的小故事,在书中比比皆是。正如“科学咖啡馆”系列之一《大秘密》一书的责编傅勇所言,“‘科学咖啡馆’系列与现实生活很贴近”。比如,《大秘密》、《更大秘密》和《最大秘密》从名字上来说,就已足够吸引人了,更别说其中涉及的可口可乐、肯德基、诺贝尔奖得主、大卫・科波菲尔、迪斯尼等等大机构和大人物的各种秘密。庞德斯通还在书中向很多人表示了致谢,这些可不是一般的合作伙伴,很多是为庞德斯通提供秘密的“告密者”,他们来自哪些神秘的大机构或有着神秘职业背景或是知名科学家,正是这些人的配合,让“秘密系列”充满秘密。
  “这些秘密其实也不是密不可透的商业机密”,傅勇说,“但书中讲解到的很多事例确实又是大家非常想知道的,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这些事例中蕴含了许多科学道理和知识,又与现实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做科普图书最重要的就是要吸引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但科学本身又具有枯燥性,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讲述科普就显得非常重要。”
  不得不说,庞德斯通和他的“秘密”系列找到了一处绝佳的科学与兴趣的结合点,是他,让科学照进现实里。
  
  没有国界的“秘密”
  
  引进“科学咖啡馆”系列的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一直在科普图书的出版领域享有盛名,捧以“秘密”系列奉献读者,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策划‘科学咖啡馆’系列时,我们就是想以一种比较通俗化的方式,向读者推广科普知识”,傅勇说,“‘秘密’系列乃至整个‘科学咖啡馆’系列让版权编辑眼前一亮。”
  缘何“一亮”?除前文赘述的贴近生活等优点以外,“秘密”系列最让责编看中的就是它的“入乡随俗”。多年从事科普图素出版的傅勇也承认,出版社的科普图书出得不少,但很多都是内容专业、咀嚼生涩,别说激发阅读兴趣,能被读者看上就算烧了高香。其实,这何尝不是整个中国科普出版的尴尬境地。好在,“秘密”系列虽是引进图书,但庞德斯通揭露谜底的这些对象却没有国界,或者说是全世界读者都喜闻乐见的东西――可口可乐几乎人人爱喝,肯德基的美味也难以被拒绝,佳洁士牙膏每日必用,世界大师的魔术被人津津乐道,而入口的食物、保洁品的成分是什么、魔术又是怎么回事,这些没有背景差异、没有国别限制的内容,正应了那句俗语――科学无国界,科学的读者当然也没有国界之分。虽然如此,庞德斯通还是在书中保留了一些“美国特色”,但这些特色却也是世界人民津津乐道的噱头,比如FBI的车牌代码是什么、奥利奥饼干为什么让全世界着迷、美国电影里的潜意识镜头是怎么回事等等,对科学感兴趣的你,一定能从中收获点什么。
  虽说对“秘密”的窥视与好奇世界大同,但毕竟作为一本引进图书,真正做到入乡随俗还需要编辑的妙“手”生花。“书中部分内容沿用美国说法,这也是很多引进版图书面临的一个尴尬境地”,傅勇解释说。但出于对原作知识产权的尊重,作品本身不可能大篇幅的改动。“具体问题的文化和生活差异还是有的”傅勇坦言,“但这种不同毕竟是细枝末节,中国的开放让人们的眼界更宽广,恰好能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让读者产生共鸣和兴趣,并不会妨碍阅读。”
  
  长期从事科普图书出版的傅勇,略带无奈的表示说,这些年做科普读物的最大感触,是国外科普作品比较全,“不得不承认,国外科普书高端的、通俗的各个层次的都有,这与国外整个科学发展的兴盛程度有关。客观来讲,欧美一些国家的科技水平确实要领先于中国,国民对了解科学文化、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也更为浓厚。”
  长期以来,科普工作“吃紧”的一个方面,是中国本土原创科普作品的不济。许多国内知名的科学工作者,虽有满腹经纶却很少从事科普工作,也少有平民化的作品出版。“就好比这套‘秘密’系列,是以欧美国家的主流生活为主,但纵览近几年的国内科普出版,还没有原创、贴近百姓生活的科普书。所以我们出版者,就需要通过引进好的科普书,来促进国内原创作品的产生。”
  “秘密系列”无疑是成功引进的一个卓越案例,她将一位幽默可爱的怀疑论作者带到中国,让读者打开眼界,或许也能够成为中国原创科普的一个范本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