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六朝文絜笺注》误典及误字商兑] 六朝文絜笺注
 

[《六朝文絜笺注》误典及误字商兑] 六朝文絜笺注

发布时间:2019-03-30 04:37:24 影响了:

  摘要:许梿所辑《六朝文絜》,经黎经诰笺注于前,史海洋、李竹君、骆礼刚、曹明纲校之于后,几臻完善。然经笔者深察之,其注文之中仍有数处典故及用字值得商榷。  关键词:六朝文絜笺注 误典 误字
  六朝骈文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曾风靡一时,流传数代。许梿所辑《六朝文絜》计收六朝文士赋、诏、敕、令、教、策问、表、疏、启、笺、书、移文、序、论、铭、碑、诔、祭文合一十八类、七十二篇,选录虽不多,然几尽涵盖六朝骈俪名家,全显南北文士风流。黎氏笺注尤值瞩目,所引典籍颇涉经、史、子、集诸类,三教九流各家;其注引之细密,校雠之审慎,足令后学以为踪范。
  智者千虑,尚有一失,纵以黎氏注引之博,审校之精,亦难免纰漏;比年经史海洋、李竹君、骆礼刚、曹明纲(后文涉此四君或其中某君,则简称其姓)反复校之,几臻完善。然所谓百密一疏,诸书于注释典故及用字方面,仍存可商榷处。今条例诸误处如下,以俟方家教正。
  一、误典四则
  庾信《为梁上黄侯世子与妇书》“当学海神,逐潮风而来往”句下,倪璠注:“《神异经》曰:西海水上有人,乘白马,朱发、白衣、玄冠,从十二童子,驰马海上,如飞如风,名曰河伯使者。或时上岸,马迹所及,水至其处。所之之国,雨水滂沱。暮则还河。”史、李、骆、曹皆依倪注。察《神异经》所载,皆奇闻轶事,人世间罕有,此典但述海神之奇,不及琴瑟。窃以为此典故重在“逐潮风而来往”,即言伉俪情深,当如潮汐,以时相会。倪氏引《神异经》所载之典为注,只释其表意,而全不体衷情,不确。今察,《吴越春秋》卷三《夫差内传》载:“乃弃其(笔者按:即伍子胥)躯,投之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1]《水经注》卷四十《渐江水》“北过馀杭,东入于海”句下,郦道元注:“昔子胥亮于吴,而浮尸于江,吴人怜之,立祠于江上,名曰胥山。……文种诚于越,而伏剑于山阴,越人哀之,葬于重山。文种既葬一年,子胥从海上负种俱去,游夫江海。故潮水之前扬波者,伍子胥;后重水者,大夫种。”[2]故知,伍子胥殁后,精魂随潮汐朝夕必至,吴人立其为神以祀之。据笔者察,今浙江海宁盐官仍存海神庙,其中供潮神伍子胥。此庙虽建于清代雍正年间,然祀伍子胥久矣,伍子胥虽为潮神,但吾国人于诸神职司本不甚分明,以潮神为海神,不足怪也;或由钱塘江潮自海上来(子胥从海上负种俱去),因称之,亦为有理。故以为,此海神非西海水上之神,乃乘潮风来往之子胥也。另察,昔吴越之人因钱塘潮涨落有定时,比之人去归有信,呼为“潮信”。李益《江南曲》言:“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3],即用此典。上黄侯世子彼时与妇隔绝,无所投诉,《与妇书》满纸离诀之情,其曰“当学海神”,乃反用其典,即谓归家无期,己非海神,不能乘潮水以时探望夫人。
  鲍照《药奁铭》“凤子藏花”句下,原注:“《修真录》曰:仙人名凤子与笙进会与九口,各以生生二肆之符相授。《古今注》曰:蛱蝶大如蝙蝠者,或黑色,或青斑,名为凤子。”史海洋、李竹君、曹明刚皆采《修真录》为注,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亦引《修真录》为注,骆礼刚则并采《修真录》、《古今注》为释,且言:“借仙人名与蛱蝶名称的巧合,涉笔成趣,故云‘藏花’。”[4]然察鲍照此铭,其意乃赏赞药奁,所言当与药石、药具、修身之事相关涉;且“凤子藏花”与其上句“毛姬饵药”对举,毛姬既为神人,则凤子亦当为神人之属。试观诸注,引《古今注》者,不察个中之意,以蛱蝶释凤子,显然有误;引《修真录》者,虽释凤子为仙人,然未能发明“凤子藏花”之典,亦属不确。今察,“凤子藏花”实为旧典,出自《神仙传》卷一《凤纲》篇,其文载:“凤纲者,渔阳人也。常采百草花以水渍泥封之。”[5]凤纲,神人也,所用药具必异凡世之物,鲍照言“凤子藏花”,即谓药奁非同一般,犹如神器;凤子,即凤纲。
  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翼训姒幄”句下,李善注:“《列女传》曰:涂山氏之女,夏禹娶以为妃。既生启,涂山,独明教训,而致其化焉。《史记》曰:禹,姒为姓。”史、李、骆、曹皆承李善之说。今依李善说,则“姒”当指涂山氏之女,因夏禹娶其以为妃,从禹姓姒,故曰“姒幄”。初观李善说,似亦可自圆;然深察之,则知其说不确:古之帝王妃、后名书竹帛者甚多,然多以本姓或谥字称之,鲜有从帝王姓称之者;如《史记》称吕雉为吕后或吕太后,而不以刘后称之;《旧唐书》亦称太宗皇帝长孙皇后为文德顺圣皇后,而不以李后称之。鉴此,谢庄如欲以涂山氏比宣贵妃,则当言“翼训涂山”,而非“翼训姒幄”。又察《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母曰太姒”句下,张守节正义曰:“《列女传》云:‘太姒者,武王之母,禹后姒氏之女也。在郃之阳,在渭之涘。仁而明道,文王嘉之,亲迎于渭,造舟为梁。及入,太姒思媚太姜﹑太任,旦夕勤劳,以进妇道。太姒号曰文母。文王理外,文母治内。太姒生十男,教诲自少及长,未尝见邪僻之事,言常以正道持之也。’”[6]以太姒之贤比宣贵妃,言宣贵妃善相夫教子也。又《后汉书》卷十《和熹邓皇后纪》“齐踪虞妃,比迹任姒”句下,李贤注亦曰:“任,文王母;姒,武王母也。”[7]故以为李善释“翼训姒幄”中“姒”为禹之妻、启之母涂山氏实误,而当指文王之妻、武王之母太姒。
  于以上三例外,尚有孔稚珪《北山移文》“昔闻投簪逸海岸”之典,李善注:“投簪,疏广也,东海人,故曰海岸也。”所言简甚,难索其意,亦未明出处。黎氏无补注;骆氏止释其喻义,谓弃官归隐;史、李、曹三君承李善说,且史、李、二君更误疏广为后汉时人(疏广,乃西汉时人,其事载于《汉书》卷七十一)。然则,此典实系鲁仲连逃隐海上事,据《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载,“(田单)归而言鲁连,欲爵之。鲁连逃隐于海上,曰:‘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8]此处简言之,不再详为其证。
  二、误字三处
  徐陵《〈玉台新咏〉序》“散在鸿都”句下,黎经诰补注引《后汉书》曰:“元和元年,置鸿都门学士。”史、李、骆、曹皆仅释其意,无及其设置时年者。今察《后汉书》知,“元和”乃系东汉章帝刘炟之年号,计四年(公元84年八月—87年七月)。然察《后汉书》所载,东汉设置鸿都门学士始于灵帝刘宏光和(公元178年三月—184年)元年,据卷八《孝灵帝纪》载:“光和元年春正月,合浦、交阯乌浒蛮叛,……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己未,地震。始置鸿都门学生。”[9]章、灵二帝上下相隔几至百载。以此知黎氏补注“光和”当为“元和”,今据之以正。
  此误例另有,谢朓《辞随王子隆笺》“效蓬心于秋实”句下,黎经诰补注引《三国志?魏志?邢颙传》,误将“颙”字写作“禺”字。史、李、骆、曹四君皆不能察。徐陵《〈玉台新咏〉序》“心赏穷于六箸”句下,吴兆宜注引《战国策?苏秦为赵合纵说齐宣王》中苏秦与齐宣王言,误以“齐王”作“秦王”。黎氏并史、李、骆、曹诸君皆不察。此两例,今据《三国志》、《战国策》以校之。
  注释
  [1] 赵晔.吴越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85:106
  [2] 陈桥驿.水经注校释.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696
  [3]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北京:中华书局.1959: 12(卷七)
  [4] 骆礼刚.六朝文絜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203、168
  [5] 邱鹤亭.列仙传今译?神仙传今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26
  [6] [8]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1563、2469
  [7] [9]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427、34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